NBA中國賽第二場,籃網以111-109逆轉太陽,但所有人的目光卻聚焦在一位始終坐在板凳席的年輕人身上——曾凡博。整整48分鐘,他沒有獲得任何出場機會,盡管這里是他的主場,盡管看臺上無數球迷高呼著他的名字。
![]()
當鏡頭掃過板凳席,曾凡博坐在第二排最靠右的位置,幾乎被籃板擋住了視線。這個畫面仿佛是一種隱喻——在中國賽的喧囂中,他反而成了最不被看見的人。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曾凡博在整個中國賽期間參與了大量宣傳活動,成為籃網推廣的重點人物。這種商業利用與實際出場時間之間的反差,引發了球迷的強烈不滿。
首場比賽后,籃網主帥費爾南德斯的評價值得玩味:"事實上無論是曾凡博,還是其他球員,都應該好好利用自己得到的時間,因為在NBA比賽得到出場時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這番話的潛臺詞再明顯不過——在有限的出場時間里,曾凡博沒能證明自己。
![]()
當籃網隊帶著曾凡博來到中國,利用他的知名度賣票、做宣傳,卻在最關鍵的比賽時刻將他按在板凳上,這不可避免地讓人質疑:曾凡博是否僅僅成了"賣票吉祥物"?
但從另一個角度看,NBA畢竟是競技體育,表現說話。曾凡博在有限的出場時間內確實沒有拿出令人信服的表現,而籃網教練組有著自己的評估標準。
對于22歲的曾凡博來說,這次中國賽的經歷無疑是一次沉重的打擊,但并非世界末日。從目前的情況看,他想要拿到籃網最后一個雙向合同名額已經希望渺茫。
![]()
如果他最終無法留在籃網,返回CBA對他也并非失敗。在北京男籃,他能獲得穩定的出場時間,繼續磨煉技術。夢想可以暫停,但不應終結。在22歲的年紀,曾凡博的籃球生涯才剛剛開始。一次中國賽的失意,不應成為追夢的終點。
或許多年后回望今天,我們會發現,所有這些遺憾與不甘,都是成長路上必不可少的磨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