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十年前來成都,我們一起討論貴族的消亡還記憶猶新。那時,我覺得他思維非常敏捷。而今70歲高齡還在挑戰自己的舒適區,值得晚輩學習。如果他能像曹操那樣跳出動畫片一定要善惡分明的舊傳統,打造曹操、漢獻帝、袁紹三個悲劇英雄的新傳統,就更厲害了。
看了《三國的星空》,很有新意和腦洞,但總感覺意猶未盡,隔靴搔癢。所以,想借此文把腦洞開到底,也把三國的癢撓到爽。
![]()
《三國的星空》當然首先顛覆了曹操,這并沒有什么稀奇。從傳統評書到羅貫中《三國演義》,曹操都是白臉,因為挾天子攬權,再加上法家風格的執政風格,比如不論德行,只看能力。嚴刑峻法等。這些都悖逆了儒家價值觀。所以奸雄的形象已經刻在了中國人的集體意識里。至于曹操真正干過的滅絕人性之事——屠城,反而很少有人知道。
但曹操的形象自魯迅開始就顛覆,魯迅認為曹操是英雄,而不是奸雄。魯迅那代人,正處于背離儒家價值,走向五四價值的風云轉換時,對于曹操這種殺伐果斷,殘忍又快刀斬亂麻的人情有獨鐘。五四那一代人也像曹操一樣開始時意氣風發,開明包容。德先生賽先生。后來在嚴酷的斗爭中慢慢變得法家那樣權力意志,魏武揚鞭。
動畫電影《三國的星空》里對曹操的改編一開始是成功的,少年駑馬,英雄氣。英雄氣是三國那一代豪杰的特征。大一統時代條條框框太多,思想和行為都被壓制,在政權松動,禮崩樂壞時最容易爆發個人的英雄氣。東周的問鼎中原,秦末的爭霸中原和三國的逐鹿中原,都是英雄輩出的時代。隨著思想與皇權的逐步收緊,亂世的英雄出得少,滅霸出得多。比如唐末的黃巢朱溫,元末的陳友諒,明末的張獻忠,李自成,清末的洪秀全等。
英雄和滅霸的區別是,英雄的第一性是匡扶之志,他也殺人如麻,但一切都是為了重建秩序。滅霸也會建立秩序體制,但第一性是流寇,甚至以燒殺奸淫和毀滅為快樂。
![]()
曹操當然是英雄,但《三國的星空》簡直把曹操塑造成了圣人,從白臉走向了另一個極端:紅臉。
曹操后來的屠城雖然是不得已,但從中可以看出文明的軟肋,大英雄在叢林世界也不得不在自保中變得猜疑變態;大詩人看多了白骨露于野,千里無雞鳴后也對殺人屠城變得麻木。如果我來寫劇本,會塑造曹操的英雄氣和英雄在叢林社會里的不得已之間張力,這種張力讓曹操這個人物立體,既不是白臉,也不是紅臉。而是悲劇的英雄,多棱角的角色。
看電影時能隱約感到易中天想塑造曹操的張力和掙扎,比如電影里袁紹謀士勸袁紹“挾天子以令諸侯”,曹操那邊說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這是對《三國演義》的顛覆,卻是對歷史真相的還原,事實就是如此。
然后,電影里曹操說,令不了諸侯,那就伐。把曹操的戰爭行為變成了為了天下和天子的不得已。但這種張力還是弱了點。
不過,易中天對曹操的改編已算可圈可點,據說《三國的星空》劇本大改了51次,小改無數。不容易。
更不容易的是漢獻帝。電影最成功的角色顛覆是漢獻帝劉協。漢獻帝在三國演義里是個窩囊的傀儡,但他從幾歲的小孩被董卓扶上皇位,把幾乎要垮掉的漢朝國祚又延續了幾十年。后來連曹丕、劉備這代人都熬死了,他都還沒死。難度之大絕非傀儡能做到的。
![]()
漢獻帝在董卓、曹操、曹丕之間輾轉騰挪一輩子后,實現和平交接,亦算是個隱性英雄。謚號獻帝,不是把江山獻出去的意思,而是聰明睿智之意。
電影最出彩是顛覆了漢獻帝的“衣帶詔”,說漢獻帝當時面臨權臣逼迫的可能,不得已寫下誅殺曹操的衣帶詔,只是防范曹操造反,是被董承等奸臣利用,才讓人去殺曹操。這一幕改編得很漂亮。最后漢獻帝與曹操解釋清楚,君臣又默契起來,重歸于好。在官渡之戰最危急時,漢獻帝站出來幫助曹操,也是幫自己穩定軍心。
電影多少還原了點漢獻帝的本來面目,成功塑造了這個角色。但對袁紹的改編則是一個敗筆。也許是受限于動畫電影正邪分明的傳統,把袁紹完全塑造成一個奸邪懦弱奢靡的反派,既不符合歷史的真實,也不符合藝術的真實。
袁紹雖然祖上四世三公,但他是庶子,丫鬟生的,從小在家就被看不起,袁術是正房生的,把他視作奴才。所以袁紹擁有的地盤和地位主要靠自己打拼出來。而且,東漢亂世就是從袁紹殺了宦官,趕走外戚開始。也是他第一個站出來和董卓硬剛,后來還是討董聯盟的盟主。這樣的人怎么可能是奸邪懦弱奢靡之人。袁紹也有膽有識有英雄氣。
曹操是在叢林社會中掙扎,反派袁紹的掙扎則更能體現那個時代的風云。
![]()
袁紹的軟肋在哪里?
當董卓廢長立幼,擁劉協為帝時,袁紹依據禮法和權斗需要就站出來反對。
董卓以漢獻帝名義派人去盟主袁紹那里講和時,被袁紹給殺了。他殺的不僅有董卓的人,還有漢獻帝朝廷的人。
所以,袁紹為什么沒有接受下面謀士提議的把漢獻帝弄到身邊?挾天子以令諸侯。
袁紹的怕在于要是和漢獻帝在一起,兩人本來就有嫌隙。如果漢獻帝壓制自己,豈不是給自己找了個婆婆。如果自己用武力像曹操那樣架空漢獻帝的權力,那有會破壞自己的人設,四世三公的大族啊,挾天子則完全不合當時的禮法,讓自己失去道德制高點,也不利于自己號令天下。
面子加上自己世家大族的法統道統來源,讓袁紹不得不放棄漢獻帝這塊誘人的肥肉加燙手的山芋。
曹操就沒有這些顧慮。首先,面子根本不叫事兒,當年張繡殺了他兒子,曹操過幾天就和殺子仇人共戴天了。亂世生存就得臉皮厚。第二,曹操確實承擔了挾天子的代價,當時都以這個原因說他是漢賊,沒有合法性。但這個燙手他承受得起。如果在和平時期,漢賊將會全天下共討之。但在亂世,法統動搖時,曹操借用漢獻帝這個法統構建了新的道統。
曹操用人從來不看孝廉操守這些,他自己就是個人妻控。重用平民里,平時出不了頭,又有才華有能力的人。沒錢了就去盜墓,也不信咒詛,結果反而揭開了金縷玉衣讓靈魂不死的謊言。曹操之后就沒人再用金縷玉衣陪葬了。
在曹魏政權穩定后就沒屠城,反而曹魏統治內的百姓幸福指數相對最高。最講仁義的劉備反而在成都造成民有菜色,軍隊打仗時人吃人。
不談虛的,重實效。不要面子,看結果。不說仁義,保護自己地盤內不打仗就是對人民最大的仁義。漢家大旗不倒,軍事經濟猛漲,這就是曹操構建起來的新道統。袁紹還守著原來的道統,在風云變幻的亂世,如露亦如電,成了夢幻泡影。
所以,曹操袁紹的勝敗是兩個時代的道統之別。
袁紹一世英雄,輸給了時代。連導火索許攸叛變把烏巢軍事情報給曹操,也是因為世家大族派系眾多明爭暗斗,自己又無法在舊道統的規則內,做出最有利的決策所導致。電影也可以把袁紹塑造成悲劇英雄,在自己的道統里,無論如何選擇都走向注定失敗的結局。
![]()
然而,依然對易中天致以敬意。他十年前來成都,我們一起討論貴族的消亡還記憶猶新。那時,我覺得易中天的思維非常敏捷。而今70歲高齡還在挑戰自己的舒適區,更是難得,值得晚輩學習。如果他能像曹操那樣跳出動畫片一定要善惡分明的舊傳統,打造曹操、漢獻帝、袁紹三個悲劇英雄的新傳統,就更厲害了。
總體來說,這是一部值得你走進影院的好電影。

歡迎轉發本文給你關心的他/她
傳遞真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