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六記》有言,萬事到頭皆前定,浮生勞碌空自忙。
為什么會“萬事到頭皆前定”?
就跟兩個字有關——氣數。
正如《推背圖》所說,茫茫天數此中求,世道興衰不自由。
有很多事兒,都是天數(氣數)說了算,而不是凡人說了算。
要是事事都由凡人說了算,那人世間不就沒有窮人了嗎?
一個人的氣數,可以走到哪一步,關鍵要看這四點。
![]()
一、大環境的運勢。
常言道:“時勢造英雄,英雄亦應時也。”
永遠都是時代的大環境,去塑造英雄本身。而英雄本身,也在順應大環境的發展。
你一個普通人,可以挑戰大環境的運勢嗎?無法挑戰。
要知道,時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的頭上,就是一座大山。
三年大疫,整個世界走了那么多人,難道是他們自己想走的嗎?
沒有人想離開這個世界。只是大環境的運勢,碾壓了他們的運勢,以至于他們不得不離開這個世界。
這就是自然界“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殘酷之處。
適應環境的人,才能長久地生存下去。反之,就只能被大環境所淘汰。
![]()
二、當事人的機遇、走勢。
常言道:“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時機到來,哪怕是天地萬物,都會跟你同心協力。可一旦時機遠去,哪怕是大英雄,也都沒有任何的用武之地。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楚霸王項羽。
項羽厲害吧,年紀輕輕就力拔山兮氣蓋世,橫掃天下無人能敵。
可是,項羽剛愎自用,在鴻門宴上放走了劉邦,失去了鏟除勁敵的機會。瞬間,局勢反轉,項羽走到了窮途末路。
而劉邦呢?因為逃過了一劫,大難不死,必有后福。
前者,失去了機會,無奈英雄氣短。而后者,遇到了機會,一遇風云化作龍。
他們都是英雄、強者,只是大家的機遇、走勢,存在不同,也就有不同的命運罷了。
![]()
三、 當事人的悟性、認知。
肯定有很多人會疑惑,大家都是人,為什么在悟性、認知上,會存在差距呢?
這就是所謂的“同人不同命,同傘不同柄”。
大家都是人,可就是因為命數不同,所以大家的悟性、認知,就會存在差距。
有的人天生窮命,注定他們悟性不行,認知膚淺,比較愚鈍。
有的人天生富貴命,注定他們悟性不錯,認知深刻,比較聰明。
所以很多人都感慨,聰明,這是天生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
難道說,一個人的悟性、認知,就不能在后天,通過努力、讀書、總結,來提升嗎?
可以提升,只是很多人都做不到罷了。要是人人都能做到,這個世界豈不是沒有笨蛋、蠢材了嗎?
![]()
四、一個人的命硬程度。
有一個命數的標準,命硬與否。
這里談到的“命硬”,指的是,當事人的命數,特別堅韌,以至于當事人就跟打不死的小強一樣,總是可以逃過一劫,卷土重來。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東漢末年的劉備。
劉備一開始,只是織席販履之徒,根本不是董卓、曹操、呂布、袁紹等人的對手,別人可以輕輕松松捏死他。
但是,劉備的命,特別硬朗,不論去到哪里,投奔到誰的麾下,他都能頂住壓力,躲避是非,逃過一劫,甚至于反客為主。
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殺不掉劉備;荊州的蔡瑁兄弟,殺不掉劉備。哪怕是最終之戰,夷陵之戰,劉備也能跑回白帝城。
當然了,在這個世界上,命硬的人總是少數。絕大多數人,基本都是命淺福薄的。
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
文/舒山有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