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慶前,我到美國、墨西哥和牙買加等地調研。2000年,我在洛杉磯的加州州立大學北嶺分校做過一年訪問學者,后來出了一本書,叫《美國秀》。
時隔25年,再回北嶺,腦子里跳出來的概念則是“中國秀”。
白天,我們去Costco,進門不遠,赫然擺著兩臺100多英寸的大彩電,一臺是海信,一臺是TCL,再往里走才是LG。
晚上,我們到valley大道的世紀城(Westfield Century City)吃海底撈,雖然不是周末,五六十張臺也基本坐滿,花式甩面表演最受歡迎。我們還點了霸王茶姬,是今年4月開業的。我們也去了泡泡瑪特,不少IP都賣斷了貨。
![]()
在牙買加,我們看到5000牙買加元的紙幣上印著一條高速公路的形象,是中交集團旗下的中國港灣公司投資建設運營的。
在旅游城市蒙特哥貝,我們去了當地最大的商場海港城(Harbour city shopping mall),商品琳瑯滿目,櫥窗上則是統一的形象標識——“876 SHEIN FASHION”,一問,876是牙買加的國際電話區號,SHEIN FASHION則是說這里的商品像SHEIN一樣時尚。
![]()
SHEIN(希音),一家全球領先的時尚和生活方式在線零售商,它創立于中國,但因市場都在海外,國內并不太為人所知,讓我想到了老子《道德經》里面的一句話:大音希聲。而在國外,它卻是無數年輕消費者心目中的時尚象征,和TikTok一樣覆蓋全球,備受歡迎。
如果說GDP和高精尖技術是一場硬實力之秀,在洛杉磯的世紀城,在蒙特哥貝的海港城,我感受到的是中國軟實力的啟航。
產業升級下的新韌性
25年前,中國制造基本還在做代工,那時國人推崇的大都是國際品牌。
25年后,大量和中國相關的品牌,以及這些品牌所代表的生活方式,正在成為國際的時尚、風尚,其對全球消費者的吸引力甚至可以用“魔性”來形容。
比如SHEIN,它是美國Z世代消費者最喜歡、在社交媒體上異常火爆的時尚服裝品牌,其快閃店只要一開,就會大排長龍。
![]()
真的是滄海桑田!
過去十年,經濟全球化不斷遭遇“逆風逆流”,中國制造卻總能逆風前行,逆流勇勝。如同兩位國際知名學者在《韌性社會》一書中所說的,“面對風暴,挺直的橡樹會被連根拔起,柔軟的蘆葦卻彎而不折,風暴過后又恢復原狀”,中國制造恰恰具備了這種能夠“抵御沖擊、反彈復原”的韌性。
今年4月,美國“對等關稅”風暴襲來,執行了長達90年的小額包裹免稅政策也被取消,當時很多機構發布的報告都對中國外貿的前景表示擔憂,甚至認為中國的跨境電商將遭遇“滅頂之災”。
幾個月之后,海關數據顯示,今年1-8月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增長3.5%,其中出口增長6.9%;上半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1.32萬億元,同比增長5.7%,其中出口約1.03萬億元,增長4.7%。
國際機構的數據也印證了這些趨勢。今年9月電商營銷公司Omnisend發布的消費者調研報告顯示,價格波動并未嚇退美國消費者的熱情,8月SHEIN網站的每周購物者占美國受訪者的比例攀升到了12%,比2024年還高1個百分點。數據分析網站Similarweb的數據顯示,8月SHEIN的訪問量在全球時尚與服飾類別中仍然排名第一。
從中國貨物出口和跨境電商出口的情況看,中國制造、中國供應鏈已經有了非一般的無懼風雨、厚積薄發的新韌性,背后則是持續投入和創新下的“聚沙成塔”,是產業整體升級所構建出的核心競爭力。
中國制造的這種新韌性,究竟從何而來?
中國制造在價值鏈上的攀升,究竟因何而變?
從我在國內外所做的調研看,我感到最近這些年,尤其是“十四五”期間,中國制造基本完成了一次產業整體升級——從過去少數產品、少數企業“單兵作戰”“孤軍突破”的升級,進入到市場響應速度、產業效率、基礎創新能力全面提升的新階段,構筑起了全產業鏈和生態圈意義上的新優勢。
制造業轉型升級不是新命題,但把這個命題置于全球供應鏈重構的背景下,與“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相關聯,則是一個全新方向。
“十四五”規劃提出,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進制造業補鏈強鏈,“實施領航企業培育工程,培育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
眾所周知,中國制造的競爭力在于有大量的產業帶,形成了集群效應。但過去很多產業帶都是加工貿易型產業帶,大而不強,寬而不深,缺少品牌,一旦國際市場出現重大波動就非常被動,命運完全被國際品牌商、零售商所左右。
在這一輪中國力推的大力培育“鏈主”企業、補鏈強鏈、帶動整個制造生態升級的過程中,情況開始發生根本性變化。
例如,一批本土“鏈主”企業通過互聯網開展全球營銷,并進行相應的全球物流和服務布局,由于能直接控制終端市場,徹底擺脫了過去那種受制于人的局面。
這些“鏈主”企業還通過數字化技術引領和整合分散的本土中小企業,通過大力投資研發為它們提供技術創新的工具,由此打造出既有敏銳市場嗅覺,又有統一品質保證的新型供應鏈,全面提升了產業帶的競爭力、創新力。
表面看,還是原來的中國制造。實際上,是品牌化、數字化、柔性化、精益化、綠色化的中國新制造,是產業上下游質變、有全球競爭力的中國新制造,這是一次巨大的“產業整體升級”。
這種產業整體升級的新力量,鑄就了中國制造在全球的新韌性。
作為鏈主企業,SHEIN無疑是中國產業整體升級這一趨勢的一個典型樣本和窗口。
![]()
SHEIN的產業升級基因
百年時尚產業史,一直由歐美發達國家的品牌主導。
當“生于中國,生而線上,生而全球”的新一代全球化企業SHEIN出現,歷史開始改寫。
從2012年初創,SHEIN就探索直接面對海外消費者,通過在線銷售的新模式,它迅速崛起,很快就和ZARA、優衣庫、H&M并稱為“全球時裝零售品牌四巨頭”,時至今日,銷售量和訪問量更是遙遙領先。
SHEIN是怎么做到的?業界公認的答案是“小單快反”這四個字。即以銷定產,通過對實際市場需求的洞察,有效預測銷售前景,按需調控生產節奏。
SHEIN品牌的服裝,一開始都從非常小的訂單做起,一般是100-200件起訂,然后上線測試市場反應。如果趨勢好,立刻返單,不達預期,就中止生產。
依靠這種方式,SHEIN能將未銷售庫存水平降到很低的個位數,而行業其他品牌的平均水平為30%左右。由于減少了浪費,節約了成本,就可以用更普惠的價格走向大眾。
在我看來,作為后浪的SHEIN能超越ZARA等前浪,是因為它有一種更先進的基因——把互聯網、數字化技術與中國制造相結合,從而更快、更精準地滿足全球消費者的需求。這恰好也順應了中國打造制造強國、互聯網+、人工智能+的大勢。
我去過SHEIN在廣州番禺的服裝制造創新研究中心(下稱“創研中心”),也去過SHEIN上下游的珠三角面料工廠和成衣工廠,我看到的SHEIN是一個生態——以全球市場洞察和品牌營銷為牽引,以數字化、智能化、精益化為紐帶,把成千上萬家上下游工廠串聯在一起的柔性創新生態。
在這種“整體大于部分之和”的品牌制造生態中,不是SHEIN“一個人在戰斗”,也不是一個個分散的傳統工廠在單打獨斗,而是SHEIN用統一的品牌和標準,以及數字化技術,將大家集成在一起,共同征戰全球市場。
在這個生態中,作為“鏈主”的SHEIN發揮了關鍵作用。
時尚產業的起點是對潮流趨勢的判斷。和傳統的經驗主義不同,SHEIN通過對流行趨勢的洞察和分析,構建起豐富的各類用戶洞察,以此來預判產品的需求熱度。
之后,在設計、生產、物流等環節,SHEIN都充分運用各種數字化的工具。如在生產環節,SHEIN基于實時訂單流,將生產流程分解為200多個微工序,并給所有供應商都部署了物聯網設備,產品的生產和質量要求實時同步到供應商那里,發現有延誤可能就及時預警,發現有問題就及時調整,確保訂單按時交付。
中國有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紡織工業基礎,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方面又有最豐富的產業應用場景,因此提供了一個機會,即用互聯網和人工智能把時尚產業重新做一遍。
SHEIN正是抓住了這個機會,彎道超車。SHEIN成功的本質是精準洞察全球消費者的向往,發現世界的美,再用被數智化、柔性化、精益化武裝起來的中國制造加以實現。
所以說,SHEIN的產業升級基因,是體系化的創新:從生產制造到原材料、從技術創新到智慧倉儲、配套硬件的智能化,帶動產業上下游質變。
比如,SHEIN“小單快反”模式的特點決定對倉儲物流的準確性、時效性有更高的要求。SHEIN與一家智能倉儲機器人服務商共同研發出一套柔性倉儲方案,結合倉庫的硬件改造、改變機器人形態和升級數字化系統,實現了更高效靈活的倉儲管理。
![]()
該公司高管舉例說,經過SHEIN的項目經驗,他們得以提高柔性能力,甚至還幫助其他服裝客戶及其他行業客戶解決了難題——有一家國外頭部汽車公司,出于多車型研發的需求,需要倉庫里的零部件調配快速響應,也借鑒使用了先前與SHEIN探索的柔性倉儲系統能力。
“大音希聲”,用中國力量,創世界時尚,讓全球消費者分享,也給其他行業帶來啟發。這就是SHEIN在做的事:當柔性能力不斷外溢,中國制造進行全球升維,帶動產業升級駛向縱深。
產業升級的系統變革
中國不缺制造,各個產業帶都分布著數量眾多的工廠,過去缺的是智能制造和精益制造。
SHEIN推動產業升級的本質,是將數字化、柔性化、精益化、綠色化深植進產業基因,通過技術創新重塑生產邏輯。
通過珠三角的多地走訪,我了解到,很多服裝工廠和SHEIN合作前,基本都是依賴人工、Excel、郵件等方式安排生產。有供應商說:“用Excel表格填數據,因為花型相似、缺乏分類標簽等,每個月都會出現七八次‘東貨西送’。以前的生產流程也不完善,客戶稍微多一些,訂單稍微復雜一些,就很頭疼。”
SHEIN的定位不是自己開服裝廠,而是創品牌,抓設計,做營銷,立標準,建平臺;然后與廣大的服裝工廠合作,化零為整地串聯起成千上萬家上下游工廠,從開發、生產、倉儲、物流等各環節幫助它們進行全鏈路數字化升級,從而形成產業的新生態。
在廣東順德,我參觀過一家大型數碼印花工廠。其創始人是學徒出身,2011年在番禺創業,給別人畫服裝圖紙。后來,他的工作室發展成一家印花廠,但還是作坊式作業。2018年他和SHEIN合作后,SHEIN幫助工廠從0到1搭建起了數字化體系,從設計到測款、下單、生產、物流等環節,都通過數字化工具跟進、提醒。對退單率高的工藝問題、品控問題,SHEIN也有專人進行研究,給出技術解決方案。
由于訂單持續增加,他在順德建了新工廠。10米挑高的智能立庫,在地面穿梭不停的智能搬運機器人,由24個攝像頭以及人工智能技術進行輔助學習的自動驗布機,搭載24個打印頭、1小時可以打印五六百米面料的數碼熱轉印機,還有許多實時展現上下游流程和進度的顯示屏……完全脫胎換骨。
![]()
以驗布為例,傳統模式下經驗豐富的老師傅一天可以驗1000多米,而自動驗布機,一臺機一天至少驗6000米。從人效比看,新廠相當于同等規模的傳統印花廠的十多倍。
數字化并不是SHEIN賦能的全部。我在實地調研后發現,對制造業來說,數字化和精益化像人的兩條腿,缺一不可。
數字化強調柔性,強調對訂單的快速靈活響應;精益化強調剛性,強調要輸出可靠一致的品質標準。
SHEIN創研中心,不僅對供應商進行數字化賦能,還進行精益化賦能。中心匯聚了服裝行業的不少專家級人才和工程師、“老裁縫”,迄今已研發出170多項工藝、工具和設備,向供應商交付了近6000件自研的創新工具。
精益化的創新工具,極大優化著供應商工廠的工藝水平。比如過去老師傅縫制一副手套要20分鐘左右,現在通過研發的手套模板機只要3分鐘。傳統測量常常會有誤差,現在用“智能E尺”就能自動疊加核算數值,避免誤差。還有“智能克重測量儀”,它能突破樣品的形狀限制,支持藍牙數據傳輸,實現精準快速測量。
![]()
除了生產環節的數字化和精益化,在印染技術、循環再生等原材料方面,SHEIN也在持續進行技術創新。比如和傳化化學公司合建“SHEIN&傳化化學聯合實驗室”,致力于打造國際一流的紡織印染技術創新中心;聯合東華大學研發推出了新一代再生滌綸解決方案,可以對再生滌綸進行反復回收,而且對紡織物的材料性能沒有顯著影響。
再生滌綸是一種環保型紡織材料,主要通過回收廢舊聚酯再加工制成。過去行業里也有機構在進行再生滌綸的研發,但基本都是研究型的,成本較高,很難在市場上廣泛應用。SHEIN則立足市場需求,反向推動研發。相比傳統技術,新一代再生滌綸解決方案創新了工藝,可以實現更大范圍的回收,如廢舊紡織材料、PET瓶等消費前和消費后的滌綸材料都能回收,這就為原料采購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因為技術可以大范圍應用落地,成本就會降低,效率就會提高,更多的供應商就會參與。
由此可見,一項創新要大面積推開,一定需要市場的土壤。這正是SHEIN的強項。無論是生產制造的數字化、精益化創新,還是原材料的技術創新,SHEIN作為市場需求的深度洞察者、了解者,總是能以最有效的方式,反向推動產業鏈上下游的各個環節升級,并帶動產業鏈上下游一大批行業百萬級人員的就業發展。
隨著SHEIN在供需兩端市場影響力的逐步增強,這場柔性制造引發的產業系統變革正突破傳統的產業邊界,既縱向延伸至產業鏈上下游價值環節,又橫向拓展至更多關聯產業領域。
按需柔性變革借由SHEIN平臺向美妝、家居等更多產業進行裂變,點動成線,線動成面,面動成體,讓這些產業同樣具備這樣的系統能力,制造產業在此底層的操作系統能力基礎之上,在全球開出優質中國制造和品牌之花!
![]()
結語
如同古希臘神話中的巨人安泰,被大地母親賦予了源源不斷的力量;SHEIN能成為時尚產業的世界級標桿和跨境電商平臺,背后是中國制造、中國產業鏈數字化、智能化的堅強根基。
在中國制造的轉型升級中,SHEIN做出了獨特的貢獻。它推動了傳統制造業的數字化、柔性化、精益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用技術創新提升了行業的全要素勞動生產率;它穩定并帶動了數百萬級就業,也讓遙遠的世界市場,對廣大中小企業來說變得觸手可及。
這是中國制造的新特征,也是過去幾年所發生的深刻而激動人心的新變化。
今天中國的很多產業帶,不再只是配套完善之地,也是新技術、新模式、新思維的積聚之地。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知識鏈,深度融合,互相促進,帶動供需協同,突破共性技術,提升創新效能。
中國的產業集群,正在向著創新集群的方向,大踏步前進。
SHEIN的努力證明,無論在怎樣的外部環境下,中國制造都可以靠著突破自我的勇氣和無畏創新的智慧,再寫新篇,再開新局,從而創造性地幫助世界各地的消費者得償所愿,讓人人盡享時尚之美。
在新全球化時代,我們需要這種重新定義世界、創造世界的嘗試。
SHEIN已經走了很遠,SHEIN還可以,也應該走得更遠。
No.6573 原創首發文章|作者 秦朔
開白名單 duanyu_H|投稿 tougao99999
歡迎點看【秦朔朋友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