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稀土管制可以說達到了有史以來最嚴的時刻,不僅僅是中重稀土資源的出口管制,還涵蓋了稀土產業的全鏈條。根據公告,不僅傳統的礦石分解冶煉、稀土分離萃取、提純稀土單質和稀土產品加工等技術被納入管制,連稀土二次資源回收利用這一新興領域的技術,以及相關生產線的裝配、調試、維護、維修乃至升級等技術,都明確列入了“未經許可,不得出口”的清單。
![]()
值得注意的是,管制范圍超越了國界,首次明確了域外適用效力。根據公告,任何境外組織和個人,若其出口的物項中含有、集成或混有原產于中國的特定稀土物項,且價值比例低至0.1%,在向中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出口前,都必須向中國申請出口許可證。這相當于中國對全球稀土供應鏈行使了關鍵的管理權。
![]()
而讓西方崩潰的是什么,申請許可證不接受其他語言,必須要寫中文申請,而且文檔軟件也必須要用中國的。
這下子,美軍工高精尖武器停產已成定局了,要知道,中重稀土可以大幅度提高用于制造坦克、飛機、導彈的鋼材、鋁合金、鎂合金、鈦合金的戰術性能,比如,一小塊釹鐵硼磁鐵就可以吸起比自身重幾十上百倍的鋼鐵,是導彈制導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件。從一定意義上說,美軍在冷戰后幾次局部戰爭中壓倒性控制,得益于稀土技術的發展。
![]()
而美國的六代機項目更是嚴重依賴這些材料,因為它們直接關系到戰斗機的核心性能,比如,鋱和鏑被添加到稀土永磁材料中,能讓電機和發動機在高溫環境下保持強大磁力,這對六代機超音速巡航所需的推進系統至關重要。
但是對于美軍工的重創早在上次中國出口管制7種中重稀土的時候,就已經顯現了,而這一次,美國更擔心的是,這一下,連芯片都要買不到了。為什么會這樣說呢?因為中國特別表示,對于最終用途涉及研發、生產14納米及以下邏輯芯片、256層及以上存儲芯片,以及制造這些芯片的設備、材料,或研發具有潛在軍事用途的人工智能的出口申請,將采取逐案審批的嚴格程序。
比如,美國媒體《紐約時報》就直接發文表示擔憂,美國這下連芯片都買不到了,因為芯片產品都含有中國稀土成分,比如英偉達生產的一款電容器,需要極難提純的超純鏑制造,而全球的超純鏑都來自于無錫一家精煉廠。
![]()
除了英偉達以外,日本和韓國的半導體企業也需要從中國進口大量稀土物項以生產芯片等組件,而中國的新規規定了,只要含有0.1%中國稀土成分的產品,在出口前需要申請許可,用美媒的話說,這等同于使中國掌握了全球人工智能和現代電子產品供應鏈。
的確如此,在芯片領域,尤其是推動人工智能發展的AI芯片,其制造與性能高度依賴稀土元素,比如如金屬鈧被添加進先進邏輯芯片的柵極介質層,能有效降低漏電流,提升FinFET/GAA等精密晶體管的效能,而銪和鋱用于極紫外光刻膠,能增強光源的吸收效率和圖案分辨率;釔的化合物則在EUV光刻中作為掩膜材料,并在存儲芯片的蝕刻工藝中至關重要。
本來中美在人工智能的競賽上已經處于白熱化的狀態,而此次中國的出口管制,將對美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造成重創。
那美國有沒有辦法自己攻克稀土提純分離技術呢?答案是,最少要20年,因為稀土提純分離技術,是中國徐光憲院士獨創的,全球僅有中國具備了4N級純度中重稀土大規模生產的能力,中國再4N級以上中重稀土提純分離占據了100%市場。
大家可能不明白,中重稀土的提純純度的重要性,從1N到7N,只有純度越高,才可以應用在高新技術產業和高能武器領域,而全球在中重稀土領域,只有中國可以大規模提純分離4N級以上稀土。
![]()
也就是說,全球開采的中重稀土都必須要送到中國來進行提純分離。而且讓歐美最崩潰的是什么,中重稀土不同礦區稀土有不同的原料特性,它們受到了母巖成分、風化程度、地質環境、pH值及礦物組合等多種因素控制。也就是說你攻克了稀土的提純分離技術,也要根據不同礦區進行優化調試,
而中國經過數十年的持續研發和生產實踐,積累了大量關于不同礦區稀土原料特性、萃取劑配方、工藝參數調整的“工藝包”和“訣竅”。這些知識大多以經驗數據的形式存在,并非簡單的專利文件就能完全覆蓋。
![]()
可以說,等到美國花了20年的時間攻克了稀土提純分離技術,那個時候,中國估計10N級純度稀土都搞出來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