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跟跑”到“領跑”,中國的人工智能,再度加速了!
近日,第22屆“東博會”在廣西南寧舉行。
這次會上,不僅專為人工智能設置1萬平方米的專館,還有100多家企業來參展,其中不乏國內頂尖企業,眾多AI產品和技術讓人大開眼界。
在會上,不僅可以看到能讓人乘坐的機器狗,還可以看到現磨咖啡的機器人,更能見識到在10秒內就可以回答農作物病癥及其解決方案的“土諦AI”。
![]()
僅僅在本次簽約現場,就達成了44個與AI有關項目的合作協議。
如今,中國的人工智能產業,已經成為國內經濟領域的支柱產業。
按照規劃,5年后,人工智能將帶動10萬億元以上的產業規模,接棒房地產,孕育新的“時代紅利”。
![]()
去年,經中國信通院測算,我們國家AI產業的規模就已達9000多億元,比前年同期增長了24個百分點。
而房地產行業依然是經濟支柱產業,且直接帶動1400多萬人就業,但現在房子的銷售量持續下降,房價尚未止跌回穩,各大房企依然是“哀鴻遍野”。
當下,我國將支柱產業由房地產替換為人工智能是大勢所趨。
上個月,我國就如何深化執行“人工智能+”的問題,制定了方案。
明確了兩年內,中國要落實AI和6大領域的深層次融合,并將升級的智能設備普及率提高到70%。
五年內,升級的智能設備覆蓋率要超過90%,且經濟重心要更注重智能經濟。
十年內,中國須進入智能發展的新階段。
![]()
這次是自十年前,我國全方位推進“互聯網+”之后的又一關鍵之舉,也是中國戰略重心的轉折點。
殊不知八年前,中國就制定了關于人工智能的發展規劃,為AI領域的全面進步筑牢了根基。
4年后,在“十四五”規劃中,我國將人工智能列為國家重大級別的科技項目。這是國家戰略級別的科技力量。
自去年開始,中國就強化推進人工智能領域的進程,且倡導實行“人工智能+”的舉措。
今年,我國更是確定了“人工智能+”行動方案,并制定了相關條款,其中已有30項標準發布,84項標準在制訂中。
而我國,不僅在政策方面制定了相關內容,在產業規模方面,也有著巨大的潛力。
據海外網報道,僅去年,我國在人工智能方面的產業規模就超7000億元,且多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率。
![]()
到九月為止,我國現存在5300多家人工智能方面的企業,在全球的占比達15個百分點。
在國際權威大模型排行榜中,中國AI更是有兩款占據前十強,且均為開源。
故而,在人工智能方面,我們的祖國現在不僅有著可靠的政策保障,更有著堅實的發展基礎和良好的增長態勢。
![]()
不同于現在,在2022年年末,我國在AI領域距美國尚有明顯的差距。
當時,Open AI公司的Chat GPT突然出現。它是初代的人工智能,也是一款現象級產品。它的用戶破億僅用2個月。它也一度成為美國AI的領跑者。
而中國的人工智能,從前年起,才有科技公司和初創公司推出大語言模型。我國AI領域的發展按下快進鍵。
![]()
去年5月,美國在人工智能方面的權威學者埃里克曾說,他的國家在AI能具有2、3年的競爭優勢。
可在年底,中國的DeepSeek-v3就發布了。它直接位列開源AI的第一名,并能與頂級閉源系統OpenAI匹敵。
此時,埃里克的態度就明顯改變了,他震驚于中國AI的發展速度,且他認為中美在AI方面的差距正在縮小。
為何中美都這么關注AI的發展?
這是因為,人工智能可以推進科學技術的跨越式發展、眾多產業的優化、生產力的提升。
![]()
今年7月,在全球人工智能大會上發布了《中國智慧世界(2025)》的案例集。
在案例集中,它展示了中國AI發展的多個方面。
中國AI讓南非在鐵路方面的犯罪率下降到20%。
央企的AI采礦系統將泰國的采礦效率提升了16%,并節省了近百萬泰銖的成本。
另外,在今年緬甸大地震中,利用中國AI的開源屬性,相關人員在7個小時內就開發出了中緬互譯軟件,明顯降低了災后救援的難度。
如今,中國AI已與緬甸、日本、巴西等國開始了合作,在農產業、文化、教育等多方面都做出了成績。
一個如此有重大價值的領域,又怎能不被各國所重視。
![]()
任何產業的發展都沒有一蹴而就的。
我們能做的就是擁抱發展、抓住機遇、迎接挑戰。
在8月份的意見中,我們可以看出,AI要與六個重點領域進行深度融合。這六個領域幾乎貫穿了我們生活的各個維度。
![]()
那我們普通人要如何迎接AI呢?
AI加速了科學技術的發展,推動了多個領域的產業升級,既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加舒適便捷,又有助于我們改善環境,還能讓我們汲取到更快、更多、更廣、更新的知識。
對普通人而言,AI的快速推進,也加劇了大家對工作和經濟狀況的擔憂。
有人擔心AI會取代房地產,卻無法讓大量上下游產業和農民工實現就業。
有人擔心AI的發展,會讓很多低收入群體失業,讓大量畢業生難以就業。
有人擔心AI會讓網絡更加發達,導致更多人的隱私暴露。
確實,AI讓我們的生活出現了極大的變動,有人能夠擁抱這些變化,但有人卻無法接納這些。
可實際上,AI對社會全方位的拉動,在經濟上的重要性,遠超過去的房地產的能級。
房地產只能受制于我們的存量資源—土地,而AI卻可以穿透物理層面的限制,它依托的是我們無限的資產—數據。
況且,這次變革,不只是中國國內賽道的競逐,更是全球產業的深度重塑,還是大國力量博弈的重要方面。
既然勢不可擋,那我們就要順勢而為。
《意見》中提到,本次行動會催生一系列新的基礎性設施、技術架構、產業網絡、工作崗位等。
那我們普通人最需要做的,就是積極尋找與自身原有能力匹配的新工作崗位,如AI和各行業的融合型崗位。
![]()
就像以無人飛行器為核心的崗位,不僅有無人機操作崗,還可以有相關的技術開發崗,更可以有相應的運維服務崗。
而AI能在全球領域進行合作的性質,也表明屬于我們的機會將會更多。
新的支柱產業既已顯現,新的發展機遇正向我們招手。
雖然未來仍未可知,但只要我們能夠積極擁抱,相信必能讓我們的生活躍上新臺階。
參考資料:
1.工人日報:《AI元素貫穿全場!1200項前沿產品集中亮相——從東博會看中國—東盟人工智能合作新機遇》
2.國民經略:《取代房地產!中國最大支柱產業,要變了》
3.神樹中國研究院:《獨家洞見:中國實施“AI+”的機遇與挑戰》
4.數字生命卡茲克:《一文帶你通俗易懂地看懂人工智能,這是十年一遇的大機遇。》
作者:淺檸
編輯:柳葉叨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