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行星
來源|貝多商業&貝多財經
又一家科創板上市國產半導體企業,計劃赴港。近日,晶晨半導體股份(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晶晨股份”,SH:688099)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中金公司、海通國際為其聯席保薦人。
天眼查App信息顯示,晶晨股份于2019年8月在科創板IPO,股票代碼為“688099”。此次開啟“A+H”雙平臺資本之路,是晶晨股份基于進一步提升其資本實力和綜合競爭力,深入推進國際化戰略考量后做出的決定。
![]()
據貝多商業&貝多財經了解,晶晨股份成立于2003年,能夠為智能機頂盒、智能電視、音視頻系統終端、無線連接及車載信息娛樂系統等多個產品領域提供多媒體S0C芯片和系統級解決方案。
誠然,深耕無晶圓半導體領域多年的晶晨股份已經在市場中立穩腳跟,但激烈的行業競爭使得其近年來的收入、凈利潤等關鍵指標如乘過山車般波動不已,此時仍選擇以高溢價收購的方式擴大業務規模,也為其穩健經營增添了一份不確定性。
機遇與挑戰并存的背景下,晶晨股份能否順利走通港股之路?
一、半導體龍頭,海外撐起收入
晶晨股份在招股書中介紹稱,其自成立以來便聚焦于具備高系統復雜性和多維度迭加技術的系統級SoC芯片,截至目前已深耕SoC芯片設計30年,并成長為一家系統級半導體系統設計廠商,產品可廣泛適配多元智能終端場景需求。
具體來看,晶晨股份能夠面向智能家庭、智能辦公、智慧出行、娛樂教育等場景提供智能終端控制與連接解決方案,包括智能多媒體與顯示SoC主控芯片、AIoT SoC主控芯片、通信與連接芯片、智能汽車SoC芯片等。
![]()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照2024年的相關收入計算,晶晨股份在家庭智能終端SoC芯片領域位列中國大陸第一、全球第二,全球市場占有率約為17.7%;在專注于智能終端SoC芯片的廠商中位列全球第四。
![]()
根據同一資料來源,2024年全球每3臺智能機頂盒即搭載一顆晶晨股份的智能機頂盒芯片,每5臺智能電視即搭載一顆該公司的智能電視芯片。截至2025年6月末,晶晨股份的芯片累計出貨量超10億顆。
晶晨股份表示,該公司的業務遍布全球,覆蓋全球主流運營商250余家、全球前20大電視品牌的14家,以及眾多AIoT廠商及汽車廠商,已成為超過100個國家和地區的家庭中數億塊屏幕的“大腦”。
值得注意的是,海外市場是晶晨股份創收的主陣地,2022年、2023年、2024年度和2025年上半年(即“報告期”),來自中國內地以外地區的收入占該公司總收入的比重分別高達84.5%、90.2%、91.4%和88.9%。
![]()
也正因如此,外匯匯率波動對晶晨股份的綜合財務表現存在一定影響,2022年至2024年該公司分別實現外匯收益凈額1.19億元、4707.2萬元和5560.1萬元,2025年上半年則錄得外匯虧損凈額926.9萬元。
![]()
二、行業弱周期,業績波動明顯
近年來,全球消費電子市場持續處于周期性衰退階段,供需錯配、價格跳水、內卷加劇等不利因素使得芯片行業正經歷著一場凜冽的寒冬。
以晶晨股份為例,該公司的收入由2022年的55.45億元降至2023年的53.71億元,降幅約為3.1%;2024年雖然回升至59.26億元,但相比2021年將近74.5%的收入增速而言,10.3%的增幅算不上顯著。
在銷量低迷的影響下,晶晨股份的各項利潤指標同樣存在較大波動,2022年至2024年的毛利率分別為35.1%、33.2%和37.1%,凈利潤分別為7.32億元、4.99億元和8.19億元,均在2023年出現了負增長的情況。
![]()
直到進入2025年,得益于新產品上市后迅速打開市場,產品銷售規模不斷提升,晶晨股份在上半年實現收入33.30億元,同比增長10.4%,創歷史同期新高;實現凈利潤4.93億元,亦實現了36.2%的同比增長。
不過,晶晨股份目前仍存在一定的存貨管理風險,該公司報告期各期的存貨分別為15.18億元、12.45億元、14.10億元和18.53億元,整體呈上升態勢,且同期已分別錄得1.54億元、3.07億元、2.24億元和1.95億元的存貨減值。
![]()
一方面,居高不下的存貨吞噬了晶晨股份的部分利潤,對其整體業績產生了一定影響;另一方面,全球智能終端SoC以及通信與連接芯片市場具有行業標準及需求不斷變化等特點,一旦晶晨股份出現庫存過時的情況,將面臨更大的減值挑戰。
還需注意的問題是,報告期內晶晨股份來自五大客戶的收入占比分別達到了57.9%、65.5%、63.3%和66.3%,其中來自最大客戶收入占其總收入的17.3%、24.5%、18.8%和20.4%,說明該公司對主要分銷商存在一定的依賴。
晶晨股份坦言,考慮到行業格局,其預計上述客戶將繼續貢獻其未來銷售收入中的很大一部分。這也意味著,一旦晶晨股份出現無法滿足產品規格等問題,導致失去或減少任何關鍵客戶的業務,其經營業績將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
三、高溢價收購,補足技術短板
結合招股書內容可知,此番沖刺港股IPO晶晨股份計劃將募資金額用于在未來五年用于提升研發能力,推動全球客戶服務體系建設,推進“平臺+生態”戰略的戰略投資與收購,以及一般營運資金及公司用途。
其中,智能汽車SoC芯片是晶晨股份近年來的業務重點拓展方向。該公司致力于艙駕SoC與車載通信芯片(車內Wi-Fi和車網4G/5G)的適配耦合,為客戶提供“智能座艙+智能駕駛+車載通信”高集成一體的完整解決方案。
但就目前的產品結構來看,晶晨股份的智能汽車SoC及其他芯片業務對收入貢獻非常有限,報告期各期,該板塊分別實現收入1624.8萬元、3203.9萬元、483.7萬元和136.5萬元,在總收入中的占比不到1%。
![]()
為補全自身技術短板,晶晨股份于9月16日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擬以3.16億元現金收購芯邁微半導體(嘉興)有限公司(下稱“芯邁微”)100%股權,交易完成后,芯邁微將成為晶晨股份的全資子公司。
![]()
據公告介紹,芯邁微目前在物聯網、車聯網、移動智能終端領域擁有6個型號的芯片完成流片,其中一款芯片產品在物聯網模組、智能學生卡、移動智能終端場景,已在客戶端產生收入,本次交易將實現雙方技術能力的深度協同與互補。
晶晨股份方面表示,此次收購是為了擴展該公司在蜂窩通信上的技術能力,并進一步增強其Wi-Fi通信的技術能力,助力自身構建起“蜂窩通信+光通信+Wi-Fi”的多維通信技術棧與產品矩陣,最終形成具有獨特競爭力的泛AIoT解決方案。
但需注意的是,芯邁微的盈利能力并不理想,2024年及2025上半年的累計虧損超1.3億元,核心產品未形成規模化收入,且其截至2024年末的經審計凈資產為5096.76萬元,晶晨股份給出的3.16億收購價格的實際溢價率高達500%。
也就是說,芯邁微如果無法在短期內實現扭虧為盈,不僅將拖累晶晨股份的整體盈利指標,還會形成商譽減值風險。而超500%的高溢價收購能否為晶晨股份帶來可觀的回報,只有時間能夠給出答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