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缺 8 個月的總經理到位,竟是 “最年輕央企老總”
10 月 11 日東風終于敲定了新總經理,47 歲的馮長軍從總會計師升上來,成了三大汽車央企里最年輕的一把手。這人履歷挺有意思,早年在兵裝集團和長安汽車金融干過,2020 年才來東風,短短五年就從財務負責人沖到二把手。
![]()
最關鍵的是他的 “財務 + 法務” 技能點,之前在東風建了個 “司庫管理中心”,直接幫集團降了 15% 融資成本,資金效率提了 30%,還主導過長安汽車金融的扭虧,把壞賬率壓下去不少。現在東風最缺的就是 “止血” 能力,選他明顯是沖著抓管理、控成本來的。
![]()
東風太難了:合資拉胯,利潤暴跌
為啥說東風在 “背水一戰”?看數據就懂了:
- 合資板塊徹底啞火,前 9 月東風本田銷量跌了 25.8%,神龍更是跌了 27.9%,以前的利潤奶牛現在要靠集團輸血;
- 利潤慘到揪心,2023 年虧了 39 億,2025 年上半年凈利潤才 5500 萬,同比跌了 92%;
- 銷量從 2016 年巔峰 427 萬輛跌到 2024 年 248 萬輛,市場份額腰斬只剩 7%。
![]()
但也不是沒亮點,自主品牌成了救命稻草:嵐圖前 9 月賣了 9.54 萬輛,暴漲 86.1%,猛士更是翻了近 1.4 倍,9 月單月新能源車就賣了 10.3 萬輛。這也是東風最近瘋狂整合自主的原因。
新老總手上的三張牌,能打贏嗎?
![]()
馮長軍上任前已經開始布局了,現在手里攥著三張關鍵牌:
- 品牌整合:把風神、奕派、納米合并成奕派科技,猛士搞 “雙公司運營”,高端有嵐圖,硬裝有猛士,終于不內耗了;
- 資本運作:推動嵐圖港股上市,集團從港股退市,明顯是想把優質資產單獨盤活,他自己都說這是 “小試牛刀”;
- 智能化押注:搞了個 “一核雙基雙元” 戰略,用太極大模型做智能引擎,還建議擴大智駕試點,看來是想在智能化上追上來。
![]()
不過挑戰也大,比起一汽有大眾豐田撐著,長安自主勢頭正猛,東風兩頭承壓。但馮長軍 47 歲的年紀正是干事業的時候,又懂財務風控,說不定能把東風的 “錢袋子” 管好,集中火力砸向新能源。
結語:自主品牌是唯一出路
現在東風的思路很明確:合資保基本盤,自主沖增量。前 9 月新能源車賣了 36.19 萬輛,同比漲 35.6%,距離全年 100 萬目標還有差距,但增速擺在那。
![]()
這位財務大佬能不能帶領東風翻身不好說,但至少方向對了 —— 把錢花在刀刃上,靠自主品牌和新能源打翻身仗。畢竟 “馬燈精神” 不是白叫的,說不定真能闖出一片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