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你知道診斷是什么嗎?
撰文| 小池
病例資料
▌一般狀況
11歲男性患者,主訴為“視力模糊持續5天”。就診前曾有打噴嚏、流鼻涕與發燒病史,體溫最高為38.9℃。在視力障礙發作前約10天,患者服用退燒藥后癥狀消失,隨后患者視力逐漸下降,右眼出現盲點,伴輕度畏光、流淚與結膜充血。左眼無不適。
▌體檢與眼部檢查
患者全身淺表淋巴結未見腫大。眼部檢查顯示,他的右眼和左眼的未矯正視力分別為20/63和20/20,最佳矯正視力(BCVA)分別為20/63和20/16。右眼眼壓(IOP)為14.7mmHg,左眼為13.0mmHg。右眼角膜清晰,可見2+房水細胞與房水閃輝,晶狀體表面有色素細胞,以及大量玻璃體混濁。
眼底檢查發現,視盤上方約6PD的黃白色視網膜下結節性病變,周圍血管迂曲和血管擴張。此外,病變內部和周圍均可見滲出性視網膜脫離,延伸至視網膜的鼻側和下側。左眼前部和玻璃體正常。左眼眼底檢查顯示孤立性蒼白色指狀突起病變,延伸至玻璃體腔。該病變位于靠近鼻側鋸齒緣的區域。左眼周圍視網膜外觀正常。
![]()
圖1 眼底檢查,(a) 治療前廣角眼底照 OD: 右眼視網膜下結節性病變 OS: 左眼孤立指狀突入玻璃體腔的病變;(b) 治療6個月后廣角眼底照 OD: 右眼病變出現溶解和瘢痕 OS: 左眼突起病變消退,色素沉著;(c) 治療前熒光眼底血管造影;(d) 治療前光學相干斷層掃描
▌輔助檢查
右眼B超掃描顯示,玻璃體腔內漂浮著高回聲膜。左眼玻璃體腔內顯示少量點狀低至中等回聲,以及附著于眼球后部的中等指狀回聲(圖2a)。
熒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檢查顯示,右眼早期病變表現為斑駁狀強熒光,中期表現為熒光滲漏,晚期表現為彌漫性滲漏,視網膜下腔熒光聚集。病變周圍的外圍視網膜血管出現扭曲和擴張。左眼指狀病變早期覆蓋熒光,晚期病變周圍出現滲漏,表現為低熒光(圖1c)。
![]()
圖2 治療前的輔助檢查 (a)超聲檢查 (b)眼眶磁共振成像
光學相干斷層掃描(OCT)顯示右眼病變內部與周圍的視網膜神經上皮與色素上皮分離。眼眶磁共振(MRI)顯示,左眼眶內側壁可見邊緣清晰的影像,大小約為6.3mm×2.6mm,T1加權成像信號略高,T2加權成像信號混雜。眼眶CT與露骨CT顯示無腫瘤或占位性病變,胸部CT顯示右上肺野有3mm孤立性肺結節,腹部CT顯示多個腸系膜小淋巴結。
▌實驗室檢查
常規血液檢查顯示中性粒細胞比例下降(28.4%↓),白細胞比例上升(62.4%↑)。其他無異常。眼內液體檢查顯示右眼房水中IL-6、IL-8與VCAM水平顯著上升。特異性抗體的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表明單純皰疹病毒(HSV)IgG與帶狀皰疹病毒(VZV)IgG水平略有增加,而弓形蟲IgG與弓蛔蟲IgG水平在正常范圍內。對右眼玻璃體液樣片進行的宏基因組學NGS檢測顯示漢賽巴通體,相對豐度為0.71%。
診斷與治療
根據這些發現,醫生有了診斷方向,又詢問了病史,證實了自己的想法。
原來,男孩前幾天接觸過家門口的2只貓,最終醫生診斷為:
①貓爪病(CSD)(雙眼);②全葡萄膜炎(右眼)。起始給予患者口服鹽酸多西環素100mg bid,持續28天,此外,給予患者甲潑尼龍片并逐漸減量,從16mg qd(持續7天),隨后在7天內減量至8mg qd,最后在剩余的7天內減量至4mg qd。給予患者右眼擴瞳藥與皮質類固醇滴眼液。
開始治療后的7天隨訪中,患者報告視力主觀改善,右眼眼前漂浮物減少,且晶狀體前表面的色素細胞顯著減少。玻璃體混濁得到緩解,視網膜下結節病變呈扁平狀,右眼的滲出性視網膜脫離有所改善。左眼中,先前觀察到的孤立性指狀病變消退,殘余少量灰白色點狀滲出物。
治療1個月后,雙眼BCVA達到20/16,右眼和左眼眼壓分別為13.0mmHg和14.3mmHg。右眼前段清晰,玻璃體透明,視網膜正常,結節性病變溶解,血管迂曲改善,視網膜下滲液消退。在左眼中,影像大小與治療開始后1周觀察到的相似。治療6個月后,雙眼BCVA為20/16。右眼和左眼的眼壓分別為15.7mmHg和16.3mmHg。兩眼病變部位均呈藍灰色萎縮,無血管迂曲。
如何診斷CSD?
該病例為11歲男性,與未接種疫苗的貓間接接觸后,右眼出現葡萄膜炎,雙眼眼底出現結節性病變。值得注意的是,這是首個有記錄的CSD表現為視網膜下結節的病例。為了診斷疾病,研究者使用了NGS技術。
巴爾通體是一種有氧革蘭氏陰性桿菌,是多種人畜共患傳染病的病原體。貓是漢賽巴通體的主要宿主,可通過吸血節肢動物的傳播,導致貓對貓或貓對人的傳播。對中國人血清中抗漢賽巴通體IgG進行檢測,陽性率約為9.68%。
CSD通常表現為皮損部位的紅色丘疹和近端區域淋巴結炎,大約一半病例具有全身表現,如發熱和盜汗,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能會出現嚴重并發癥,包括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腦炎、骨髓炎、心內膜炎等。約5%-10% CSD患者具有眼部表現,且往往在全身癥狀發作2-3周后出現。值得警惕的事,一些患有眼部并發癥的CSD患者并無貓抓或昆蟲咬傷的病史,這或是因為患者在接觸貓后擦眼睛、導致跳蚤糞便污染結膜所致。
CSD的眼部癥狀多樣,通常為單眼,常表現為神經視網膜炎與POGS,而該病例是CSD患者中第一例報告雙眼眼底結節性病變的病例。但由于無法進行活檢,缺乏病理學證據證實該患者的結節性病變是否為肉芽腫淋巴結。
實驗室檢查在明確診斷方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傳統的血清學檢測對診斷漢賽巴通體感染的特異性與敏感性有限,然而,mNGS的出現徹底改變了這一狀況,它能對患者樣本中的微生物與宿主遺傳物質進行全面分析,一次性通過少量樣本提供有價值的序列信息。在本病例中,研究者通過對患者玻璃體液樣本進行mNGS,發現了相對豐度為0.71%的漢賽巴通體。研究者認為,這項新興技術將為傳染病的診斷提供強大的助力,從而使更多患者受益。但由于費用較昂貴,不建議將其作為初診的檢查項目。
小結
雖然大多免疫功能正常的患者而言,CSD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但它仍可能導致患者視覺功能受損。CSD相關眼部感染的治療目前仍缺乏強力的循證醫學證據,主要依靠病例報告或病例系列。在本病例中,患者對于鹽酸多西環素與激素聯合治療應答良好,視力得到了顯著改善。這可能是因為患者處于疾病早期,病變并未嚴重影響黃斑與視神經,以及患者在確診后接受了標準、有效的治療。患者的預后也表明,抗生素與皮質類固醇治療CSD具有良好的效果。
醫學界外科領域交流群正式開放!
加入我們吧!
本文來源:醫學界眼科頻道
責任編輯:葉子
*"醫學界"力求所發表內容專業、可靠,但不對內容的準確性做出承諾;請相關各方在采用或以此作為決策依據時另行核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