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第二次辭職了。
第一次是宗慶后去世數月后,宗馥莉面臨“部分股東”對其經營管理合理性的質疑,其結果是她迅速回歸,等于是贏了一把。
“為確保公司的平穩健康發展,經各股東友好協商,宗馥莉女士決定繼續履行娃哈哈集團的相關管理職責”,潛臺詞蘊含宗馥莉占據主動的地位,而這次不一樣了。
在宗馥莉大刀闊斧的企業變革中,娃哈哈各方的不滿都在被引爆,關停、注銷、更名、改簽合同……宗馥莉動了太多人的奶酪。
但宗馥莉明確表示不會因為風波改變方向,她要堅定“做自己”。
![]()
霸道女總裁,豈能委曲求全?
在很多人看來,宗馥莉應該是多忍讓,反正企業是交班給你了,把大家的利益都照顧好,很多事都可以慢慢處理。
但娃哈哈內部情況復雜,靠和聲細氣是解決不了問題的,股東、家族利益、員工訴求、經銷商意見等都需要平衡好,各方面的制約下,宗馥莉難免束手束腳,她做不到父親那樣,也不愿意委屈自己,所以“另起爐灶”貌似才是最好的選擇。
不過這樣做就招致了更大的反彈,因為在很多人看來就好像宏勝在占娃哈哈的便宜,你宗馥莉性格強勢,難道其他人的性格就不強勢嗎?
核心矛盾還是利益,利益矛盾調和不了,那總要分個勝負。
![]()
宗馥莉再次辭職,娃哈哈何去何從?
從好的一面看,宗馥莉一系列動作實際上是打破了一些舊的格局,娃哈哈這次由誰來執掌是最關鍵的。
不管是國資一方選聘總經理,還是杜建英或宗慶后家族成員執掌,都需要盡快恢復渠道,穩定軍心,保護好“娃哈哈”這個品牌。
工廠關停還可以再啟動,娃哈哈的員工還在,經銷商渠道還在,如果宗馥莉執意啟用“娃小宗”的話,想必很多經銷商還是愿意回到“娃哈哈”這邊的,這既是利益取舍,也未嘗不是對宗慶后和娃哈哈的感情。
但可惜的是,如果娃小宗和娃哈哈成為競爭對手,那真的是“內斗”了。
畢竟宗馥莉繼承了宗慶后的股權,她還是娃哈哈的重要股東,所以從某種意義上,娃哈哈的故事只是告一段落,后面還不知道怎么樣呢。
![]()
從“并購式”繼承的角度看,宗馥莉是敗了一局。
如果宗馥莉做得好,她確實可以“并購”娃哈哈,通過這種方式繼承,這體現了宗馥莉的雄心,她不甘心只是作為一個繼承人的角色,她有更大的追求,想要超越父輩的成就,乃至改變中國的食品飲料行業。
但她可能是低估了其中的難度,而且其他股東愿不愿意是一回事,愿意的話還有個價格多少的因素,事實證明宗馥莉沒有取得成功。
所以只能是通過她執掌的宏勝來證明自己了,生產廠有了,渠道也有,只要打造出一個新的品牌來,那也是一條路。
“娃小宗”是宗馥莉為繞過娃哈哈商標使用限制而打造的獨立新品牌,推出新品牌有風險,但也沒有包袱,現在主要的問題是市場、消費者認不認可它。
![]()
職工持股會和娃哈哈改制的歷史遺留問題不容忽視。
宗慶后生前主持的對持股員工的股權回購從流程來說好像是沒問題,但從老員工現在提出異議來看,娃哈哈職工持股會24.6%的如果都歸于宗馥莉一人貌似也不合理。
更重要的是國企改制過程中有沒有“定價不公”的問題,包括員工的股權回購也是一樣,國資股東歷年的收益是多少,以娃哈哈為主要客戶的宏勝飲料集團收益又是多少,這其中有什么關聯呢?
宗馥莉此次辭職,表面是商標合規問題,實則是家族控制權、國資監管、遺產分配三重矛盾激化的結果。她選擇“另立門戶”,既是無奈之舉,也是戰略突圍。
另外宗馥莉還有跟家族成員的遺產訴訟,宗慶后到底有沒有給其他子女安排信托是問題的關鍵,如果法院判對方有理,那就說明宗馥莉在道義上站不住腳了,這對宗馥莉的“人設”也是一個打擊。
多事之秋啊。打江山難,坐江山也是不容易,企業的二代要接班,都需要經受住各方面的考驗才行。
無論如何娃哈哈這個事都給企業老板們帶來了很多警示,要想把事業傳承下去,基業長青,內部的關系要理順,接班人的選擇是根本,這需要早做準備才行。
最后,娃小宗這個名字是不是太隨意了一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