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演員惠英紅代言高奢LOEWE,43歲的賈玲和85歲的吳彥姝代言Prada,爺爺不泡茶請了49歲的舒淇和62歲的葉童代言,霸王茶姬也選擇了47歲的孫燕姿和45歲的容祖兒……
![]()
流量為王的時代貌似變了,時尚終于與年齡無關,畫風突變的背后發生了什么?
二十年前的代言人,明星一張臉,能頂半條生產線。
2000年至2010年前后,品牌代言人都是當年明星的霸屏期,“誰紅找誰,越紅越好”。那會兒沒有短視頻,大家獲取信息全靠電視、報紙,央視黃金時段廣告位比黃金還貴,品牌只能賭最眼熟的明星。
周杰倫巔峰期同時扛著德爾惠運動鞋、動感地帶、優樂美奶茶三個代言。一句 “我的地盤聽我的”,讓中國移動年輕用戶暴漲千萬。2007年優樂美重金邀請到了周杰倫代言,憑借一句“你是我的優樂美”迅速流行,一時間風頭甚至蓋過香飄飄。2009年上半年,優樂美的銷量一度幾乎追平香飄飄。
![]()
晉江的運動品牌更瘋狂,安踏簽孔令輝、金萊克找王楠。1999年,安踏體育創始人丁世忠做出了一個瘋狂的決定,花80萬請孔令輝代言,再花300萬到央視打廣告。據說此事在安踏內部爭論不休,最后丁世忠撂下一句話“是知道安踏的人多,還是知道孔令輝的人多?”而事實也證明,丁世忠賭對了。2004年孔令輝悉尼奧運奪冠,安踏的營業額從2千萬增長到2個億。
那時候的代言費也很夸張,王菲2005年拍個洗發水廣告就拿2000萬,相當于現在一個中小品牌全年預算。但品牌愿意砸錢,因為效果立竿見影。劉德華代言班尼路,門店里貼滿海報,家長帶孩子買衣服都直奔“華仔同款”;張曼玉說句“玉蘭油,驚喜從肌膚開始”,貨架能被搶空。
畢竟那會兒消費者認 “明星同款 = 好產品”,哪像現在還會查成分、看口碑。
流量時代的“甜蜜陷阱”:紅得快,塌得更快
2010年以后,伴隨著博客、微博等社交媒體與移動互聯網的崛起期,流量明星成了新寵。品牌發現不用砸央視廣告,找個粉絲千萬的偶像,發條微博就能賣爆,粉絲經濟也飛速發展。
2019年以來,肖戰、王一博持續在流量塔尖端,2022年左右代言數量達到巔峰。今年2月,蜜絲婷押注流量明星成毅,官宣代言人并上線代言人禮盒,上線3分鐘售罄10萬份。
這幾年還有“待爆生(花)”的說法,如果劇火了,商務合作蹭蹭漲,但合作時間都不長;劇播撲了,就會影響商務。95后的流量演員代言仿佛流水落花,增得快、掉得也快,留存率相當低。
但流量的甜蜜期沒持續多久,“塌房”比翻書還快。
2021年,吳某凡作為當時頂流,他手握路易威登、寶格麗、康師傅等10多個代言,卻因違法犯罪被刑拘,品牌連夜下架相關物料。2022年,李某峰因違法行為被刑拘后,塌房前他手握Prada、人頭馬、六福珠寶等10多個代言,所有品牌連夜解約。同年,云米官宣鄧某為其“全球品牌代言人”僅2小時,他卻因偷稅漏稅被通報,創“史上最短代言紀錄”。
但最慘的還是Prada,有著“塌房”的魔咒,五年內7位代言人接連翻車。2025年初簽了金秀賢,剛四個月就因丑聞終止合作,評論區全是“塌房退錢”的罵聲。網友調侃“Prada財報增長靠的不是賣包,而是收違約金!”
產品翻車也是常見的事,薛之謙的羽絨服被查出有害物超標,鹿晗的潮牌被吐槽“1500塊成本才60”。最尷尬的是“水土不服”,京東請楊笠代言引發男性用戶退款潮,周大福找杜海濤拍海報,網友調侃“從黃金愛馬仕變華萊士”。
這時候品牌才發現,流量是虛的,一旦代言人形象和消費者對著干,反而砸了自己招牌。麥肯錫的數據更直接:只有18%的人還認流量代言,72%的人更看重品牌和代言人三觀合不合。現在的代言:不看流量看“適配度”,安全比啥都重要。
吃過虧的品牌終于轉向“價值觀匹配”。
孫穎莎、馬龍這些運動員簡直是“代言安全牌”,零負面還自帶“拼搏人設”。修麗可請李娜和皮膚專家同臺,直接把“科學護膚”的標簽焊死。肯德基和麥當勞更會玩,簽了“莎頭CP”孫穎莎、王楚欽,硬生生把競品變成話題熱點。
![]()
Prada吃過虧后,轉變策略,簽約85歲的吳彥姝作為品牌大使。很多人不解“奢侈品為何找老年藝人”,但吳彥姝“優雅老去”的形象,正好戳中兩類人:一是追求“timeless beauty”的銀發族,她們覺得“終于有品牌懂我們的審美”;二是反感“年齡焦慮”的年輕人,認為“這才是真正的高級感”。孫燕姿代言奶茶品牌,都不止吸引年輕人——70后、80后沖著“青春回憶”下單,千禧一代跟著湊單,單月銷量比平時多賣50萬杯。
這種策略多聰明:既抓住了新銀發族的需求,又不用跟其他品牌擠破頭搶年輕市場,靠著“差異化”穩穩占了一塊陣地。還有些品牌盯上了“價值觀同路人”。
今年9月,65歲影后惠英紅成為LOEWE史上最年長全球代言人,代言后 LOEWE 中國區熟齡客群消費占比提升18%。赫蓮娜找楊紫瓊,看中她“無畏挑戰”的勁兒和品牌精神契合。Lululemon簽賈玲,因為“感受更好的自己”的口號,和賈玲減重逆襲的故事完美搭調。
現在的人買的不是“明星同款”,是“認同的生活方式”。
老牌明星的職業黃金期,與過去十余年流量經濟、商務代言黃金期錯位。而當下后流量時代,其個人魅力獲得認同,商業價值也被二度挖掘。
2022年新規出來后,明星代言要查信用記錄,一旦踩雷,品牌得跟著罰。品牌現在靠數據算“代言回報率”:不僅看銷量,更看客群變化、口碑好感度。
從“誰紅找誰”到“找誰合適”,代言也似乎在找“時間的朋友”。
來源:星河商業觀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