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素的狂草,不僅僅是草書“巔峰”,也是書法藝術性的“最高峰”,雖然與之同時代的張旭,出現時間早,水平也不容小覷,但是懷素的意韻、體系更加完善,榮獲“草圣”稱號。
![]()
而且近期,日本發現一幅懷素真跡,更是顯露他的高超水平,此帖就是《秋興八首》,據黃錦祥考證,是其16歲創作,聽聞杜甫的詩歌后,頗有感觸,順應情感,自如揮筆而寫。
![]()
觀察此作的水平,頗為高妙,不夸張的說,懷素早期法帖,就已勝過張旭,這點李白也認可,當年游歷零陵,見到少年的懷素酒后作書,被他的氣勢震撼,夸贊曰:“草書天下稱獨步”。
![]()
全卷共計400余字,彼時處于早年,用筆沒有故弄玄虛,極具個性和自我風格,筆法精到,提按豐富,筆觸時而輕靈跳躍,提筆細線,盡顯飄逸,時而按筆加重,線條粗壯,以顯山峽之峻偉。
![]()
“蓬萊宮闕對南山”這句,“蓬萊”2字或取縱勢,顯得高聳,“宮闕”則進行壓扁,形成橫向塊面,通過“對”字牽絲引帶,與“南山”的穩重形成軸線對抗
字字如宮闕依山而建,險中求穩,意韻方面,懷素做到與情感結合,沒有一味恪守古法,行筆暢意自如,富有跳躍的節奏感,極具動勢和生命力。
![]()
后世很多學者,經常臨摹懷素草書,但是寫了一輩子,也比不過他一個字,可見實力之強悍,當然學不透的原因,也有其他因素,比如多是晚年作品,筆法深厚,很難參透。
![]()
其次,拓本漫漶嚴重,筆畫模糊不清,無法學到正確、精善的技法,幸好這幅《秋興八首》沒有這些問題,它是早期創作,尚存少年氣,筆鋒時而外露,路徑鮮明可察,易于參透和掌握。
![]()
并且日本大東文化大學書道研究所,珍藏的這一拓本,字字清晰完善,筆畫微小細節,均清晰可察,其他范本卷首,缺失的“秋興八首”4字,此本尚存,利于臨摹、參悟,初步了解懷素的技法和風韻,奠定基礎。
![]()
而今,我們對懷素《秋興八首》,進行1:1超高清復刻,推出便攜經折裝,加入現代字注釋,幫助初學者識讀,非常適合臨摹與欣賞,與原作毫無二致,見此品如見原作,市面獨此一家,若您喜歡可點擊下方商品鏈接一觀。
作品為我店獨家版權,侵權抄襲者必究!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