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十年,日本政壇好像總離不開保守派主導,外交上緊跟美國,國內事上迎合右翼勢力。
石破茂看起來說話慢吞吞,不愛出風頭,甚至被媒體取笑是“木頭人”一樣,卻在2024年到2025年的短短任期里,干出了一些跟別人不一樣的選擇。
他沒去靖國神社,也沒完全聽美國的,在巴勒斯坦問題上還公開表態支持,這在日本首相里頭,算是少見的清醒勁。
![]()
石破茂1957年出生在東京,不過他的根在鳥取縣八頭町,那地方是日本人口最少的縣之一。
父親石破二朗是當地政治人物,當過鳥取縣知事,還進過中央政府做自治大臣。石破茂在1975年考上慶應義塾大學法學部,1979年畢業后,先去三井銀行干了幾年普通職員,處理貸款。
1981年,父親因為胰腺癌去世,這事讓他下定決心轉行。兩年后,他辭掉銀行工作,在前首相田中角榮的幫忙下,進入政界。
![]()
1986年7月,石破茂第一次當選眾議員,那年他29歲,是當時最年輕的議員之一。從那以后,他一步步往上爬,積累經驗。
進國會后,石破茂先從基層干起,參與各種委員會。2002年9月,他當上防衛廳長官,那時候日本防衛廳剛升級成省,他負責防務政策,推動自衛隊改革。
2007年9月,他升為防衛大臣,在職期間處理過自衛隊派往伊拉克的事,還強調區域對話來解決爭端。
![]()
2008年9月,他轉去當農林水產大臣,管農業和漁業,關注農村經濟。2012年9月,石破茂出任自民黨干事長,這個職位是黨內協調大管家,他負責派系平衡和資源分配。
多年來,他多次挑戰自民黨總裁職位,輸了四次,但沒放棄。2024年9月27日,他終于贏了黨內選舉,當上自民黨總裁。
10月1日,國會指名他為首相,石破茂當時67歲。
![]()
上臺沒多久,石破茂就面臨選舉考驗。
2024年10月27日,眾議院選舉結果出來,自民黨和公明黨聯盟丟了多數席位,成了少數派政府。這讓他執政起步就磕磕絆絆,但他還是堅持推進政策。
在歷史問題上,他雖然沒去靖國神社,但以自民黨總裁名義供奉了祭祀費。靖國神社供奉著二戰甲級戰犯,日本領導人去總會惹得周邊國家不滿。
![]()
安倍晉三在任時去過幾次,菅義偉和岸田文雄雖沒親自去,但也送過祭品。
這舉動讓右翼勢力不爽,自民黨內保守派批評他軟弱,媒體也發文質疑他不尊重陣亡者。但他堅持立場,用“反省”這個詞來談歷史,強調正視過去才能避免錯誤重演。
這在日本政壇算是個小突破,因為很多首相為穩固權力,會迎合右翼,但他沒那么做。
![]()
外交上,石破茂也沒完全綁在美國身上。
日本在過去十年里,首相們基本把日美同盟當核心,安倍推“印太戰略”配合美國圍堵中國,岸田加強同盟紐帶。石破茂上臺時,美國正鬧關稅戰,2025年特朗普政府施壓盟國對中國和印度商品加稅50%到100%。
自民黨內很多人想答應,以換取美國補償,但石破茂拒絕了。
![]()
他說日本經濟靠鄰國貿易,不能隨意加稅傷到自家企業,還強調日本遵守世貿組織規則,不會針對特定國家征收額外關稅。
這話讓美國不高興,大使館找他談,黨內鷹派也聯合施壓,想通過國會質詢逼他讓步。
2025年4月,美國要日本帶頭對中國商品加稅,石破茂公開說“不”,還推動日本跟中國在汽車和半導體上合作。
![]()
2025年7月,美國抱怨日本不買美國大米,他優先保護國內農民,沒讓步。6月在G7峰會,他跟特朗普談關稅,沒達成協議,但同意繼續談判。
這顯示他想走中間路線,對中國談合作,對美國說不完全聽你的。
在巴勒斯坦問題上,石破茂更顯得獨立。2025年9月23日,他在紐約聯合國大會上講話,說日本承認巴勒斯坦國不是“如果”而是“何時”的問題。
![]()
他支持兩國方案,如果以色列繼續阻礙巴勒斯坦建國,日本會重新評估對以色列的援助政策。
日本以往在巴以問題上跟美國走,很少批評以色列。這次的發言讓保守媒體跳腳,說他破壞日美以關系。但石破茂堅持外交不能有雙標,人道底線不能因同盟妥協。
這跟他的背景有關,石破茂早年當防衛大臣時,就反對過度軍事化,主張對話解決爭端。
![]()
當自民黨干事長時,推動日中民間交流,認為鄰國關系別被意識形態綁架。就算當首相,他也保持務實,沒搞作秀。
石破茂的外表和風格,讓他看起來不像典型政客。他說話慢,公開場合不愛繞彎子,直來直去,不搞華麗辭藻。媒體說他沒有領袖魅力,但這也讓他避開政客常見的假把式。
他的任期只有11個月,短得很多人還沒適應,他就下臺了。
![]()
在這段時間,他守住歷史底線,沒盲從美國,維護國家利益,還在國際上挺巴勒斯坦,守住人道立場。這些沒給他帶來高支持率,相反,黨內壓力越來越大。
2025年7月21日,參議院選舉又敗,自民黨聯盟在兩院都成少數派。經濟上,日本面臨通脹、日元弱、美國關稅影響,民眾不滿生活成本上升。
黨內右翼和對手派系聯合施壓,要他負責選舉失敗。他抵抗了一陣,說想等美國貿易協議談成再走,但最終頂不住。
![]()
2025年9月7日,石破茂在首相官邸記者會上宣布辭去自民黨總裁職位,說是為了避免黨進一步分裂。新總裁選舉隨即啟動,他履職到10月4日新首相產生。
那天石破茂正式卸任,結束任期。辭職原因主要是選舉連敗和黨內斗爭,自民黨丑聞纏身,民眾對執政黨失望。
他繼承了岸田文雄留下的爛攤子,黨派分裂嚴重,加上安倍派影響還在,右翼勢力不滿意他的政策。
![]()
經濟通脹讓物價飛漲,日元貶值進口貴,美國關稅威脅汽車業,日本出口受阻。他想改革自衛隊,提“亞洲版北約”,但沒來得及深推。
辭職后,自民黨選出高市早苗接班,她是保守派,可能調整政策,比如考慮去靖國神社,但也可能避開以穩關系。
石破茂下臺后,日本政壇進入新階段。高市早苗上臺,面臨同樣挑戰:修復黨形象,應對經濟壓力,對外平衡美中關系。
![]()
石破茂的任期雖短,卻留下印記。他不像安倍那樣強勢推改憲,也不像岸田那么順從美國,他的選擇顯示,日本首相也能有獨立空間,不用總迎合保守勢力。
在近十年日本首相里,他算是個異類,沒搞民族主義撈票,堅持原則。這份篤定,讓人覺得政壇不只看表面熱鬧,還得有底線。
也許日本需要更多這樣的“木訥”首相,才能在國際上站得穩。
![]()
參考資料:
1、石破茂回應高市早苗勝選:希望她帶領日本朝正確方向前進 觀察者網 2025-10-04
2、石破茂“被辭職”前后:微妙時機達成日美關稅協議,自民黨“長老會議”上涉險過關 環球網 2025-07-24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