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年紀的朋友或許都有過這樣的體驗:晚上躺在床上翻來覆去,好不容易睡著又容易醒,要么凌晨三四點就醒了再也睡不著。要是你還患有高血壓,可能會發(fā)現一個明顯的規(guī)律 —— 睡不好的日子里,血壓特別容易 “鬧脾氣”。
這其實就是醫(yī)生常說的 “高血壓和睡眠密切相關”。具體表現很直觀:比如晚上睡不踏實的老人,早上醒來測血壓,數值往往比平時高,有時甚至會超出正常范圍;還有些人白天總覺得頭暈、沒力氣,測血壓時忽高忽低,細想一下就會發(fā)現,前一晚肯定沒睡安穩(wěn)。不是說睡眠不好直接讓血壓升高,而是身體沒得到充分休息,調節(jié)血壓的 “小開關” 就容易失靈,血壓自然穩(wěn)不住。
![]()
休息時的 3 個核心注意事項
無論是調適周邊環(huán)境,還是變更生活習慣,追本溯源都是為讓睡眠更安穩(wěn)、血壓更平穩(wěn)。以下3點,切不可忘卻:
臥室環(huán)境別忽視:溫度控制在舒服的范圍(夏天不低于 26℃,冬天注意腳部保暖),夜間用低亮度小夜燈,減少對睡眠和血壓的刺激;
睡前行為有講究:1 小時內不碰手機、電視,不喝太多水或濃茶,讓腦子和身體慢慢進入休息狀態(tài);
睡眠質量比時長重要:不用強求睡夠 8 小時,只要晚上少醒、早上起來不覺得累,血壓就不容易出波動。
![]()
選對睡眠姿勢,躺著也能幫血壓 “穩(wěn)一穩(wěn)”
很多老人沒在意過睡覺姿勢,其實姿勢不對不僅會腰酸背痛,還可能悄悄影響血壓。尤其有高血壓的朋友,不妨試試這兩種姿勢:
側睡時選 “右側臥”:左側臥可能會壓迫到身體里的血管,讓血壓輕微波動;右側臥時身體更放松,血管也不會受擠壓,血壓能保持平穩(wěn),還能減少半夜憋醒的情況;
仰臥時別 “窩著脖子”:有些老人喜歡把枕頭墊很高,或者縮著脖子睡,這樣容易讓頸部血管變窄,血壓跟著升高。枕頭高度以 “躺下后脖子不酸、頭不歪” 為準,一般 10-15 厘米就合適。
![]()
白天小睡不是 “越多越好”,掌握 2 個細節(jié)更護血壓
不少老人有白天小睡的習慣,這是好事,但要是睡不對,反而會讓晚上睡不好、血壓更不穩(wěn)。關鍵之處,需著重留意兩點:
小睡時間別超 30 分鐘:睡眠時長過度,易陷入“深睡眠”狀態(tài)。醒后,頭腦常感昏沉混沌。而且,這會擾亂夜間睡眠節(jié)律,致使半夜易蘇醒,影響整體睡眠質量。哪怕只瞇 15-20 分鐘,也能緩解疲勞,又不影響夜間休息;
小睡別在傍晚后:下午 3 點前小睡最合適,要是到了四五點再睡,晚上就容易翻來覆去睡不著,睡眠一亂,第二天血壓就容易 “失控”。要是傍晚覺得累,不如站起來走走、看看遠處,別躺著睡。
![]()
對有高血壓的老人來說,好好休息不是 “偷懶”,而是在給血壓 “減負”。不管是晚上睡覺,還是白天小睡,只要記住這些簡單的細節(jié),慢慢調整,就能讓睡眠更香、血壓更穩(wěn),身體也能更舒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