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向雪山的小溪
雪松
一、青溪河邊的女
![]()
(2)東北人
靜寧寺的青磚黛瓦間藏著幾分靈秀,連風掠過古柏都帶著溫柔。在這里執教、學習的中山中學師生,大多是從東北來的,人們都叫他們“東北人”。母親從威遠小縣城來,第一次接觸的外縣、外省人,就是這群帶著北方爽朗氣的東北人。
他們講話像裹著冰碴兒的糖,聽著格外新鮮——“人”字念得軟乎乎的,成了“銀”;“肉”字一出口,倒像是在說“油”。
那天,一位東北老師揣著錢,往靜寧寺外的半邊街肉攤走。他指著案上一塊鮮紅的瘦肉,亮著嗓門說:“掌柜的,給我稱塊‘豬油’!”賣肉的把刀往案上一放,笑著擺手:“您說笑了,今兒只有豬肉,沒熬豬油哩!”老師急得往前湊了湊,指著瘦肉又強調:“咋沒有?這不就是‘豬油’嘛!我就要這塊!”
賣肉的捧著肚子笑出了聲,最后還是把瘦肉當“豬油”,樂呵呵地稱給了他。
東北人還有個讓母親覺得新奇的叫法——把南瓜喚作“倭瓜”。母親每次聽見都忍不住抿嘴笑:明明是圓滾滾的南瓜,咋偏要叫“倭瓜”呢?
一旁的東北老同學見她笑,忽然把臉一板,瞪著眼問:“你知道俺們為啥叫它倭瓜不?”
母親愣愣地搖了搖頭。
“倭!就是倭寇!倭寇就是那些燒殺搶掠的日本強盜!”老同學攥著拳頭,聲音里帶著咬牙的狠勁,“俺們恨透了這些強盜,恨不得把他們剁成泥!叫南瓜‘倭瓜’,就是要像切南瓜那樣,把這些殺人不眨眼的鬼子,一刀刀砍碎!”
![]()
母親臉上的笑瞬間僵住,兩顆亮晶晶的淚珠順著臉頰滾下來,砸在衣襟上洇出小印子。那一刻,她覺得和東北人不再是陌生的同鄉,倒像是心貼在了一起的兄弟姐妹——他們的話里、心里,都裝著對日本鬼子沉甸甸的深仇大恨啊!
一天清晨,起床的鐘聲“當——當——”撞碎了寂靜,把母親從夢中驚醒。母親剛摸過衣服,就聽見有人帶著哭腔哼起了歌: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緊接著,全屋子的東北人都跟著唱了起來,聲音里裹著化不開的愁:
“那里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里有我的同胞,
還有那衰老的爹娘……”
唱到這兒,有人先哭出了聲,大家邊抹眼淚邊接著唱: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悲慘的時候,
脫離了我的家鄉,
拋棄那無盡的寶藏,
流浪,流浪……”
到最后,全屋的東北同學都放聲大哭,哭聲混著歌聲,隨著清晨的空氣飄得很遠。
大同學李淑昭湊到母親身邊,聲音發顫:“今兒是九月十八,是東北三省被日本鬼子侵占的日子……”
母親攥著李淑昭的手,眼眶早紅了,跟著加入了這悲壯的合唱。
隔壁房間的歌聲也飄了過來,四合院東西兩廂的宿舍里,同學們都跟著唱了起來!整個女生大院,都浸在哭聲里,用嘶啞的嗓子,紀念那個刻在骨血里的悲慘日子。
早飯后沒上課,全校師生都聚在考仙院的大臺階前,要開“九一八國恥紀念大會”。
校長鞠秀芝邁著沉重的步子走上臺階,還沒開口,眼圈就紅了。“同學們,今兒是九一八,咱們全校聚在這兒,開這個沉痛的國恥紀念會……”說到這兒,他的聲音像被堵住似的,哽咽著說不出話。
“唱校歌!”
音樂老師陳醒鐘走上臺,他個子不高,脊背卻挺得筆直,臉上滿是悲壯。他輕輕扶了扶鼻梁上的近視鏡,揚起雙臂,用力揮動起來。
隨著他的手臂起落,全校師生齊聲唱起了《國立東北中山中學校歌》,歌聲里滿是激昂:
“白山高,黑水長
……
校以作家,桃李蔭長,
爽吟與太,奉淮相望,
學以知恥,今乃知恥。
唯楚有士,雖三戶秦必亡!
我來自北方,回北方!”
![]()
歌唱進行中,有人泣不成聲,有人邊哭邊唱,有人捂著胸口放聲痛哭!
四川籍的同學看著眼前的場景,也跟著紅了眼,和東北師生一起哭著、唱著,心里燃燒著與東北同學一樣的愛國情,民族恨!
鞠校長接著作報告,說起“九一八事變”的慘狀,說起中山中學從北京,跟著抗日局勢的變代遷到南京、遷到湖南,最后落腳在靜寧寺的顛沛。最后他強調說:“如今國土丟了,家沒了,俺們能在靜寧寺安安穩穩辦學,已是不幸中的萬幸!”他攥著拳頭,聲音陡然拔高,“同學們要好好學!學文化、學軍事,把自己鍛練成能扛事的愛國志士,把日本鬼子趕出去,打回東北老家去!”
會場上立刻響起了震天的呼喊:“打回老家去!”“中國不會亡!”“打倒日本帝國主義!”“收復東北失地!”
老師代表、同學代表輪流上臺發言……,最后,陳醒鐘老師又揚起手臂,指揮大家唱《打回老家去》:
“打回老家去!
打回老家去!
趕走日本帝國主義!
東北地方,是我們的。
他,殺死我們同胞,
他,搶占我們土地。
東北同胞快起來,
我們不做亡國奴隸!
打回老家去!
打回老家去!”
母親站在人群里,心被這股悲壯的愛國情揪得緊緊的。她望著周圍一雙雙含淚卻閃著怒火的眼睛,忽然懂了:這些東北人,是可敬又可愛的親人啊!“把四川當成你們的家吧!”母親在心里默念,“等將來打回東北,我也把那里當成自己的家!東北人、四川人,都是中國人,都愛著同一個中國!”
午飯時,每桌都擺著一碗倭瓜。同學們拿起筷子,夾起倭瓜,狠狠咬下去,仿佛那不是軟糯的瓜,而是日本鬼子的骨頭。母親也夾起一塊,放在嘴里,慢慢嚼——從前覺得“倭瓜”這個名字新奇,如今才懂這兩個字里藏著多少血淚,嚼著嚼著,母親眼眶又發熱了。
日子一天天過去,母親跟著東北人也能學著說幾句東北話了。看見同學搬東西,她會喊“俺來幫你”;吃到好吃的,會說。“這玩意兒真得勁”。東北的老師們聽見了,總會笑著拍拍她的肩:“丫頭,越來越像俺們東北銀了!”母親笑了,她知道這不是簡單的學說話,是四川人和東北人越來越相互了解,越來越靠近了。
![]()
(注:本文插圖均來自網絡)
作者簡介:
雪松:本名唐雪松,生于1957年4月。1975年高中畢業后到西昌鹽源縣衛城公社下鄉。1977年高考進入大學學習。大學畢業后被分配到成都市金牛區政府工作至退休!
![]()
作者:雪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