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秋天的第五個節氣,也是深秋的開始。
輕輕念一聲“寒露”,仿佛能感受到一絲清冷的氣息,看到大地被一層薄霧輕輕籠罩,萬物開始收斂生機,準備迎接冬日的沉睡。
在寒露的時節,總有一些古詩,能精準地描繪出這個節氣的獨特韻味,讓我們在千年后依然能感受到古人眼中的寒露之美。
![]()
01
唐·錢起《晚次宿預館》
寒露驚秋晚,朝看菊漸黃。
千家風掃葉,萬里雁隨陽。
化蛤悲群鳥,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蒼蒼。
寒露時節,菊花漸黃,秋意漸濃。
錢起在詩中描繪了一幅秋日的畫卷:寒露驚動了秋天的晚景,菊花在秋風中漸漸變黃。千家萬戶的庭院里,秋風掃落了樹葉,大雁隨著太陽的方向南飛。
群鳥化為蛤蜊,人們在收獲莊稼時擔心早霜的到來。只有松柏,無論冬夏,都保持著蒼翠的顏色。
這首詩讓我們看到了寒露時節的自然景象,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對秋天的感慨。
在這個寒露,如果你也感受到了秋天的蕭瑟,不妨讀一讀這首詩,也許能從中找到一絲慰藉。
![]()
02
宋·朱淑真《寒夜》
寒露初寒寒草邊,夜夜孤眠月前。
秋深漸覺羅衣薄,獨倚欄干不自憐。
寒露時節,朱淑真在詩中描繪了一幅寒夜的景象:寒露初降,寒草邊的夜晚,月光清冷,她獨自倚靠在欄桿前。秋意漸深,羅衣顯得單薄,但她并不自憐。
這首詩充滿了女子的柔情與堅韌,在寒露的夜晚,她獨自面對著秋夜的清冷,卻依然保持著內心的堅強。
這首詩讓我們感受到了寒露夜晚的清冷與女子的柔情。在這個寒露,如果你也有孤獨的夜晚,不妨讀一讀這首詩,也許能從中找到一絲溫暖。
寒露是一個充滿詩意的節氣,古人們用他們的筆墨為我們留下了無數描繪寒露的佳作。
在這個寒露,讓我們一起讀一讀這些古詩,感受古人的智慧與情感,也讓我們在這個秋天,留下屬于自己的美好記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