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約翰·克拉克、米歇爾·德沃雷和約翰·馬丁尼斯三位物理學家,表彰他們在宏觀電路中觀測到量子隧穿效應與能量量子化的突破性成就。這個發現被譽為“宏觀世界穿墻術”。這里的穿墻術與神話傳說中的穿墻術是什么關系?
在過去的十多年,我與不少這個領域的功能人、道長、專家交流過。有些人是修穿墻術的,有些人已經完全掌控了這個能力。李連杰曾經因為親眼目睹了穿墻術而價值觀大變。通過交流,我大致總結了他們反饋的相同觀點,估計大家一定有興趣。
要想窗墻,首先要開腦屏,類似開天眼,但與普通的開天眼又不太一樣。好幾個大師都給我描述了同樣的場景:
“站在墻前,腦子里有一個屏幕,把墻體投射到屏幕上,然后用意念放大屏幕中的墻體。一直到墻體擴大到無數倍,墻里的水泥、磚頭縫隙可見。繼續放大,直到空隙可以穿過去,然后跳過去即可。”
十幾年間,我采訪了幾十個有此功能的人,以及正在訓練該功能的人,給出的答案都是一模一樣。一直以來,我們把此類功法視為迷信,甚至全面打擊。其實,這類功法是真實存在的。然而,為何很少人公開展示呢?
這里涉及到一個嚴重的問題,如果你心不夠靜,欲望太多,很容易穿進墻體出不來。因此,絕大多數穿墻術的功夫人都憑空消失了。到底是死在了墻里,還是去了另外的維度,不得而知。不過,穿墻術是失誤率極高的法術,不要輕易碰。
2025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有可能給這些功能人練功提供一些理論基礎。在量子力學的世界里,"穿墻"并非傳說,而是微觀粒子的日常行為。這種被稱為"量子隧穿"的現象,允許電子等微觀粒子穿越經典物理學中不可逾越的能量屏障,如同道士穿越堅硬的墻壁。
道家穿墻術講究"心如止水,不動如山,精神貫注",認為徹底參透開合便能知曉陰陽;而在量子世界中,粒子則憑借其波動性,以概率波的形式滲透到勢壘另一側,完成穿越。兩種截然不同的解釋體系,卻共同描繪了超越物理障礙的可能性,只是科學用精密的數學語言取代了玄學的心法口訣。
三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偉大之處,在于他們將這種僅限于微觀世界的量子行為,首次帶入了宏觀領域。上世紀80年代,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實驗室里,他們利用超導材料構建了名為"約瑟夫森結"的特殊電路——兩個超導體中間夾著一層極薄的絕緣層。
在超導狀態下,電子結成"庫珀對",無數電子對協同一致,使整個電路表現得如同一個巨大的量子粒子。實驗中最令人驚嘆的時刻到來時,這個宏觀系統突然從零電壓狀態"躍出",產生了可測量的電壓變化,完成了人類首次在宏觀尺度上觀測到的量子穿墻證據。
更引人入勝的是,研究還證實該系統的能量變化并非連續,而是呈現出一份一份的量子化特征:。這好比道士的穿墻術需要特定的心法和步驟,量子世界的穿墻同樣需要遵循嚴格的能量等級。當科學家向電路中注入特定能量的微波時,系統只會選擇與自身能級匹配的能量進行吸收和躍遷,這種精準的能量對應關系,與玄學中強調的"時機"與"條件"不謀而合。
站在量子力學百年發展的歷史節點,202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向我們展示的,不僅是科學對玄學的回應,更是人類智慧如何將天馬行空的想象,轉化為可以握在掌中的現實。道士的穿墻術終歸是難以規律重復的特殊功法,但通過三位科學家的巧思,我們確實"觸摸"到了量子世界的穿墻奇跡,并為未來技術——量子計算、量子加密與量子傳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科學的魅力,或許就在于它總能用確鑿的證據,證明那些最大膽的想象,或許某天,都會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如果科學的思維可以破解道家穿墻術的物理基礎,那么未來,我們真的有可能實現“五行遁法”,輕松在量子世界,自由穿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