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寒露作為二十四節氣中承秋啟冬的關鍵節點,它標志著天氣從 “涼” 轉向 “寒”。此時太陽到達黃經195°,氣溫比白露更低,夜晚的露珠也逐漸凝結成霜,民諺云:“寒露吃豆,入冬打虎”,說的是這個節氣要注意進補,為即將到來的寒冬儲備能量。豆類營養豐富,含有優質蛋白和植物油脂,是“以食養身”的代表食材。
![]()
那“寒露吃豆”,到底吃什么豆?怎么吃?今天就給大家介紹四種應季“豆食”,溫潤補益,簡單易做,最適合寒露時節。
一、紅豆
紅豆性平味甘,有助于健脾利濕、補血養顏,寒露喝碗紅豆粥,既能補充水分,又能驅散涼意。
![]()
【紅豆燕麥粥】
所需食材:燕麥片半碗(約 50g)、紅棗 8 顆(約半碗量,與紅豆、燕麥 1:1 比例)、紅豆半碗(約 50g)、蜂蜜或紅糖適量
![]()
1、紅豆清洗干凈后提前浸泡2小時以上(最好提前一晚),紅棗去核切片浸泡20分鐘備用。
![]()
2、鍋中加入約2碗清水,倒入紅豆,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15分鐘。
![]()
3、加入紅棗片,繼續煮10分鐘。
![]()
4、放入燕麥片,攪勻后再燜煮5分鐘。
![]()
5、出鍋后可根據喜好加入少量蜂蜜或紅糖調味,香甜暖胃。
![]()
二、黑豆
黑豆被稱為 “腎之谷”,搭配生姜煮水,還能驅散體內寒氣,特別適合早晚怕冷的人。
![]()
【黑豆姜湯】
所需食材:黑豆、姜、紅棗、紅糖
![]()
1、黑豆用清水浸泡 1 小時;紅棗洗凈去核,生姜去皮切片。
![]()
2、鍋中加 3 碗清水(約 750ml),放入泡好的黑豆,開大火煮開后轉小火煮 20 分鐘,至黑豆輕輕一捏就能軟爛。
![]()
3、加入生姜片和紅棗,繼續煮 5 分鐘,讓姜香和棗甜充分釋放。
![]()
4、最后放入紅糖,攪拌至完全融化,再煮 1 分鐘即可關火。趁熱喝,姜的暖意從喉嚨滑到胃里,搭配軟糯的黑豆,驅寒又養身。
![]()
三、毛豆
寒露前后正是新鮮毛豆上市的季節,毛豆富含蛋白質和膳食纖維,有助于健脾開胃,搭配肉末炒著吃,咸香入味,特別下飯。
![]()
【毛豆炒肉末】
所需食材:新鮮毛豆、豬肉末、大蒜、小米椒、料酒、生抽、老抽、蠔油、鹽、白糖、雞精。
![]()
1、挑揀去壞豆,剝殼取出豆仁,清洗干凈。
![]()
2、毛豆焯水:鍋中加鹽和少許油,放入毛豆煮約5分鐘后撈出,立即過涼水保持脆嫩。
![]()
3、熱鍋下油,炒香蒜末和小米椒,加入肉末翻炒至散發香氣、微微出油。
![]()
4、加入料酒、生抽、老抽調色調味,倒入毛豆一起翻炒。
![]()
5、加入少許清水、蠔油、白糖、鹽、雞精炒勻,略收汁即可出鍋。
![]()
四、扁豆
扁豆有助于健脾祛濕,切成絲炒著吃,爽脆鮮香,還容易消化,老人小孩都適合。
![]()
【炒扁豆絲】
準備食材:扁豆 1 把(約 300g)、紅椒 1 個、大蒜 5 瓣、干辣椒 3 個、蠔油 2 勺、生抽 1 勺、豬油半勺、鹽少許、雞精少許
![]()
1、扁豆去除兩端的尖頭,撕掉中間的豆筋;紅辣椒去籽洗凈,大蒜切末,干辣椒剪段備用。
![]()
2、扁豆洗凈后平放在案板上,菜刀斜著 45 度角切絲,紅椒同樣切成細絲,備用。
![]()
3、煮鍋中加水燒開,加入 1 勺鹽和半勺油,倒入扁豆絲,焯水 1 分鐘,撈出后瀝干水分。
![]()
4、炒鍋中放少許食用油,油熱后放入蒜末和干辣椒段,小火炒出香味,倒入焯過水的扁豆絲,轉大火快速翻炒 2 分鐘,讓扁豆絲恢復爽脆口感。
![]()
5、扁豆基本炒熟后,加入半勺豬油,再放 2 勺蠔油、1 勺生抽,大火翻炒均勻,讓調料充分融入扁豆絲中。
![]()
6、最后出鍋前,放入紅椒絲,加適量鹽和雞精,翻炒 30 秒即可出鍋。
![]()
——老井說——
除了吃豆,寒露后還要注意及時添衣(尤其是早晚溫差大,避免受涼),多喝溫水滋潤津液,閑暇時可賞菊、登高,順應秋季 “收斂” 的節氣特性。愿大家在這個寒露,吃好、穿暖,養好身體,安穩迎接接下來的秋冬時光。
我是市井覓食記,與世界交手多年,依然光彩依舊,興致盎然!每日更新社會新聞,分享市井生活和美食,關注我,不迷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