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為新經濟學家智庫專稿,轉載請注明來源
本賬號接受投稿,投稿郵箱:jingjixuejiaquan@126.com
劉國恩答饒毅教授:醫改十余年,我們為何仍困在“虹吸”的局里?
饒毅教授好,中秋節快樂!
昨日拜讀您對我在"太學"頻道關于"人人如何看得起病"發言的評議,受益良多。醫改這道世界性難題,能在佳節之際得您如此用心點評,實在是公共討論的一件幸事,特此致謝。
說來我們討論的焦點,主要在于如何看待中國"大醫院與社區醫療"的復雜關系。這個問題確實頭緒很多,三言兩語難以說透。不過在我看來,要改革當前以大醫院主導資源配置的醫療體系,關鍵還是要回到2009年醫改提出的"分級診療"這個方向上來。加強社區醫療、解放醫生,這個大方向,我始終堅信不疑。至于我的演講,因為是即興發言,難免有表述不周之處,若因此引起聽眾誤解,還望海涵。
您提醒"不能盲目模仿美國",這話說得在理。不過我想補充一句:借鑒他國經驗,重在取其所長。我們研究發達國家的醫生流動模式,取的是他們"尊重專業價值、暢通人才流動"這個理,具體做法當然要符合中國國情。
從經濟學資源配置的角度看,我之所以反復強調"解放醫生"和"社會辦醫",主要是針對當前醫療服務過度集中的中國“特色”問題。大醫院的"虹吸效應"確實令人擔憂,以下三方面的觀察或許能說明問題:
其一,資源配置失衡的問題日益突出。2009到2019這十年間,醫院衛生人員增長了96.6%,基層卻只增長了32%。在基層調研時,常常看到醫療設備閑置,而大醫院卻總是人滿為患。2022年鄭州那起"40名專家集體跳槽"事件就很能說明問題——這不是普通的人才流動,而是典型的"虹吸式挖人"。一個科室的骨干集體離開,導致原醫院的診療能力大幅下降,患者不得不轉向本已擁擠的大醫院。研究數據顯示,三甲醫院比重每增加10%,城鄉醫生資源配置不均衡就會擴大16%-21%,西部地區這個問題尤其明顯。
其二,醫療服務效率的提升遇到瓶頸。新醫改推行十余年,分級診療的進展如何?讓我們看看數據:2011到2021年間,基層診療人次從38.1億增至42.5億,增長12%;而三級醫院則從9億猛增至22.3億,增長148%。除非這十年國人的健康狀況出現了什么大問題,否則這個數字背后反映的,恐怕是體制上的癥結。實地調研發現,三甲醫院七成以上的門診患者,其實都是普通常見病。這些病癥完全可以在社區解決,既方便又經濟。現在這樣的就診格局,把本該有序的分級診療網絡打亂了,基層醫療機構漸漸淪為"開藥窗口",還談什么健康守門人?
其三,"虹吸效應"的成本最終要由醫保基金來承擔。雖然各國都存在過度醫療,但我們面臨的是住院與門診不分的結構性矛盾。有研究顯示,這方面的浪費可能占到醫保支出的12%-15%,我個人覺得這個數字還可能被低估了。當然,反過來看,這也說明醫改的潛力還很大,關鍵要看勁往哪里使。
說到改革路徑,或許見仁見智。但我認為根本還在于"解放"大醫院的醫生,讓他們成為能夠自主執業的社會力量。這不是要把醫生都趕出去開診所,而是要讓這支專業隊伍像活水一樣,該匯聚時成深潭,該流動時潤四方。現在全國2188個縣推行醫共體,去年雙向轉診達到3656萬人次,增長兩成,這說明改革的方向是對的,只是需要更多時間和耐心。
我理解您對"社區醫生收入推高費用"的擔憂。但我們要看到,當前國內基層醫生的薪酬水平遠低于大醫院,全科醫生的收入差距尤其明顯。關鍵是要改革"收支兩條線"的補償機制,建立以服務質量為核心的考核體系,讓基層醫生"留得住、有干勁"。試想,如果數百萬中國醫生在執業發展、收入待遇、社會保障等方面能夠自主選擇,"強基層"或許就是水到渠成的事。研究表明,"強基層"不僅能改善居民健康,還能降低醫療費用和個人負擔。同時,"解放醫生"促進社會辦醫,有利于形成良性競爭,從而降低整體醫療成本。
說到醫療費用控制,美國的教訓確實要引以為戒——他們的醫療開支占到GDP的18%,而我們還在7%上下。但德國通過疾病基金覆蓋96%人口,英國實現全民醫療,新加坡用個人賬戶平衡責任。在這些國家,社區醫生大多是自由執業者,是居民健康的"守門人",而不都是窩在大醫院的"單位人"。這些經驗告訴我們,醫療服務效率和醫生自由執業并不矛盾,他們的做法值得我們認真研究。
說到底,醫改既要懂天下大勢,更要解中國難題。十多年的實踐表明,如果不能從制度上破解"虹吸效應",再好的政策都可能流于形式。解放醫生、重構資源流動機制,絕不是要照搬西方模式,而是針對中國"集中式醫療"頑疾的對癥之藥。您我或許看問題的角度不同,但讓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的初心是一致的。醫改之路任重道遠,更需學界同仁如你我之輩秉持理性、共同探索。
盼再交流。
劉國恩
2025年10月6日(中秋之夜),神戶■
入群可參加全年至少12場精彩閉門研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