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甘肅白銀市平川區人民醫院,作為一家二級甲等公立醫院,突然宣布停診了,引發了很大的輿論討論。其實如果細看近幾年,發現公立醫院停診的新聞還挺多,發生在全國各地不少地方。這些醫院過去在當地擔當了重要的醫療責任,為何現在沒人去看病了呢?那么到底是因為醫改之后進行分級診療導致病人減少,還是其他原因導致的呢?
![]()
根據查詢到的信息顯示,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在2023年末,我國公立醫院達到11772家,但是有43.5%的公立醫院都是虧損的,總虧損額超1萬億元,也意味著平均每日虧損將近30億元。2024年,共有83家縣級二級公立醫院被合并或改制,其中17家完全停止運營。
到了2025年第一季度數據更是驚人,我國三級公立醫院虧損率已攀升至37.8%,比去年同期上升了8.6%。其中二級及以下公立醫院的虧損率高達52.3%,這些醫療機構的病人少,存續能力堪憂。現在分級診療體系,讓民眾患病之后的最佳選擇是,先去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或者鄉鎮衛生院進行診治,發現是大病或者疑難重癥,則直接前往大型三甲醫院就醫。
不過二級公立醫院出現這么大的生存窘境,背后的更多原因在于我國城鎮化進程的推進,出現了部分地區的人口外流。人口可以自由流動,那么醫療資源就需要進行重組,假如一個公立醫院周邊已經沒有太多的民眾了,但是醫院工作人員還是那么多,看病的患者分流診療之后過二級醫院的也是寥寥無幾,那么需不需要將這家醫院的人員進行分流,要不要將這家醫院改作他用?
白銀市就是甘肅省人口外流最多的前三城市之一,在第6次人口普查時還有170萬人,到了第7次人口普查時僅剩下151萬,下降了19萬。同樣平川區又是白銀市人口遷出的重點區縣之一,它離著白銀市區遠達90多公里,過去是以工業為重點產業。但是現在人口都逐漸進入到了白銀市區范圍,平川區的常住人口也是越來越少,人口下降的比例更高。
平川區人民醫院是一個二級甲等醫院,相當于我們所說的縣級醫院。這類醫院就是大病治不了,小病民眾也不去看,在分級診療的新體系下,確實地位越來越尷尬。民眾可以去看看三線城市或者更小城市的這種類似的縣級醫院,真的可以說沒有太多人看病,住院的人更少。但是醫院配置的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還是按照門類齊全的綜合醫院一樣配置,虧損就是無法逃避。
那么如果去優化呢?總結來說不就是撤銷合并,分流重組嗎?平川區人民醫院領導也在解釋,這事在前幾年早已經確定好了,只不過現在開始實施而已。醫護人員也不是下崗而是會分流到白銀市中心醫院、平川區中醫院等單位。患者仍然會在醫院就診在出院后才會結束。未來像這個區域可能也只會留下一個二級醫院,那就是平川區中醫院。
大的醫改背景之下,大的城鎮化背景下,在人口可自由流動的趨勢下,公立醫院資源調整,人口外流地區就是需要縮減和關閉,否則就會產生新的醫療浪費和新的資源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