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深秋,山東寧津的玉米地剛收完最后一茬。謝阿姨在浴室搓澡時,指尖觸到左側(cè)脖頸有個鵪鶉蛋大小的硬塊。那時她正幫兒子帶孫子,只當是“上火”,但孩子得知后急了:“咋不去濟南查查?”第二天清晨,她攥著保溫杯坐上去省城的大巴,窗外的楊樹飛馳而過,沒人料到,這個不痛不癢的疙瘩,會徹底改變她的生活。
![]()
被癌癥按下“快進鍵”的兩年
省醫(yī)院的PET-CT報告如冰錐扎心:右上肺癌,已雙肺轉(zhuǎn)移、淋巴結(jié)多發(fā)轉(zhuǎn)移。病理結(jié)果出來那天,謝阿姨暈得站不穩(wěn)。
治療隨之而來:先做了右肺癌微創(chuàng)手術(shù),接著用靶向藥兩個月,無效;又經(jīng)歷6個周期化療、8次增效小化療。2019年4月復查,病灶稍有縮小,但她的身體已千瘡百孔——貧血、白細胞低,連爬樓梯都喘。醫(yī)生建議繼續(xù)用“培美曲塞”,可這次化療效果微弱,身體卻更虛了。手術(shù)、靶向、化療,像一場停不下的風暴,謝阿姨被卷得疲憊不堪。
![]()
租房閑聊引來的轉(zhuǎn)機
2019年8月1日,謝阿姨老伴在家門口遇到租房的中年人。閑聊得知對方妻子患卵巢癌多年,靠鄭州袁希福院長的中藥穩(wěn)定了病情。“中藥?”老兩口對視一眼——他們從未想過,除了手術(shù)刀和藥水,還有另一條路。
8月7日,鄭州蟬鳴正噪。謝阿姨攥著一沓CT單走進診室,心里直犯嘀咕:“幾味草根樹皮,能比化療管用?”頭一個月,她抵觸中藥,老伴逼著才肯喝。但意外來得很快:復診時她眼睛發(fā)亮,“咳嗽輕多了,能睡著覺了,身上也有勁!”
從“被迫喝藥”到“主動跳舞”
三個月后復查,肺部病灶縮小了。謝阿姨主動說起變化:“以前覺得中藥慢,現(xiàn)在信了——能吃飯、能喘氣,比啥都實在。”2020年夏天,袁院長建議她“春秋鞏固即可”。停藥那天,她特意買了條紅裙子。
廣場舞隊伍里,60歲的她踩著《好日子》的節(jié)拍旋轉(zhuǎn),銀發(fā)在夕陽下閃著光。誰也看不出,這是與癌癥纏斗三年的老人。
![]()
2024年春天,抗癌明星分享會上,謝阿姨展開錦旗,十四個金字“華佗在世希福中醫(yī),望聞問切克頑疾”被燈光照亮。有年輕患者問秘訣,她想了想:“哪有啥秘訣?別把自己當病人,該吃藥吃藥,該跳舞跳舞,日子總得往前過。”
![]()
抗癌五年,她讀懂了“活著”的答案
謝阿姨最難忘的,不是某次CT的好結(jié)果,而是袁院長每次問診必問:“夜里睡得著嗎?吃飯香不香?”“以前盯著腫瘤大小,現(xiàn)在才明白,能吃能睡能跳舞,比指標正常更珍貴。”如今她坐在自家小院,遠處廣場舞的音樂響起——五年前那個惶惶不安的清晨,早已在草藥香與舞步里,釀成了歲月的甜。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