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廣西的南寧和崇左一帶又遭受了洪災。網上有消息說,這次洪澇災害,除了廣西南部下了大雨以外,越南境內進行開閘泄洪是重要的原因。這種說法準確嗎?
為什么越南發大水,廣西會遭災呢?我手繪了一張地圖,簡單說明一下。
![]()
西江有一條一級支流叫做郁江,郁江上游的南寧段又叫做邕江。邕江在南寧的上游被分為左江和右江。左江的上游又有兩個源頭,北面的支流叫作水口河,南面的稱為平而河。
水口河發源于中越邊境的廣西那坡縣平孟 ,流經越南的高平等地,在廣西龍州縣水口鎮進入中國境內。平 而河的 源頭又叫奇窮河,發源于越南境內的諒山,在廣西憑祥市的平而關進入中國境內。平而河在古代為越桂水上通道,越南的木材經這條水道進入中國。
水口河和平而河在崇左市的的龍州縣交匯,形成左江。
了解上世紀七八十年歷史的朋友可能會覺得很熟悉,這一帶正是當年中越邊境戰爭的主戰場。
水口河和平而河的流域面積大部分位于位于越南境內,達到了一萬多平方公里。這一帶的地形是溫暖濕潤區,降雨量很大。因此在強降雨天氣,來自越南的洪水往下游奔涌進入中國境內,疊加上中國境內的降水,就形成了洪峰。每年的雨季,這種情況經常性發生,給廣西境內的崇左和南寧等市造成了很大的防洪壓力。
國內有些網友為了煽動情緒,吸引流量,說越南故意在半夜開閘泄洪,加大下游廣西的防洪力度,這種說法純屬謠言。無論是水口河還是平而河,越南境內的上游均沒有修建大壩,因此不存在開閘泄洪的說法。
洪水侵襲廣西,只能說越南的上游防洪不利,國家財力不夠,沒有能力在喀斯特地形修建調節水位的防洪工程,對洪水放任自流,不能說越南蓄意放水。
這種跨國河流,在水情信息實時共享和 統一防洪調度等方面,往往存在天然的壁壘和滯后,雙方溝通不及時的話,防洪工作往往陷入被動。因此,跨國河流的防洪以及水資源共享,有關國家一定要加強協作,尤其不能以鄰為壑和開展報復性開閘放水活動。在這一點上,我相信越南政府不會犯傻。
道理很簡單,如果進行放水大戰的話,中國將對東南亞國家形成壓倒性優勢。
![]()
中國有世界水塔之稱的青藏高原,雅魯藏布江、瀾滄江(湄公河)、怒江、紅河等大江大河都發源于中國。這些河流干流大部分在中國境內,徑流量也很大。如果中國在上游隨便筑壩,隨意放水的話,東南亞的印度、緬甸、泰國和越南等國將會是什么樣子?一條紅河,就足以讓越南膽戰心驚。
這一點上,中國無愧為負責任的大國。
原創不易,感謝支持,敬請關注本公眾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