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許我就這樣一輩子單身。
1.
我覺得我是個很自私的人,我不喜歡有人突然闖進我的小世界。
年輕的時候,我也談過兩段不短不長的戀愛,我指的“年輕”,是我尚且還在剛剛對愛情萌生了許多想法和期待的時候,那個時候有著對美好事物的追逐。
我們像大多數(shù)情侶一樣看電影、逛街、旅游、吃飯、親吻、壓馬路,我們會在下雨天彼此記掛對方,有那么一瞬間我覺得,哇,有個人能關(guān)心自己,真好。
我是個很缺愛的人,誰對我好,哪怕一點點,我都會記好久好久的那種。
以致于我對愛很有道德感,認定了一個人就會一直堅定,但在嘗試了”愛情“這個東西后,我才懂了情緒的波動和起起伏伏的心情。
更多時候,我其實很喜歡自己一個人待在一起,和其中一任男朋友因為合租而住在一起,兩個人卻在合住的這段時間里,發(fā)生了巨大的摩擦,他看不怪我,我看不慣他,兩個人誰也不顧著誰,只管發(fā)泄自己的情緒。
一件很小的事,他比我早下班后會先給自己做一頓好吃的,等我回來,看到他吃剩的飯菜,還需要我來收拾的東西,我就氣不打一處來。
他還會美名其曰的說,那是給我留的,諸如此類的事太多太多了,導(dǎo)致我每次回到家之前都要做一番心理建設(shè),談了半年多,我們就分了手。
分手后,我并沒有著急找男朋友,而是經(jīng)過了長達兩三年的單身生活,某短時間,我有種很奇怪的現(xiàn)象,一邊渴望戀愛,另一邊排斥戀愛。
2.
直到再次談戀愛后,我的內(nèi)心才開始明確,原來我不適合談戀愛。
前幾年,因為工作原因,認識了一個比我小兩歲的男生,他很黏我,時時刻刻都想和我待在一起,我上班也在不停的給我發(fā)消息,我吃飯也要給我打視頻,我本是個冷漠的人,不太喜歡跟人分享。
他對我的確蠻好,做什么事都會先考慮我,但我天生就自帶著一種疏離感,其實我也想關(guān)心照顧他,但到了現(xiàn)實生活中,就好像變了一個人。
我們分手的原因也是如此,他覺得我不夠愛他,也不關(guān)心他,沒有承擔(dān)起一個女朋友該有的態(tài)度和角色,我也沒有做過多的解釋,或許我就該適合單身吧。
和他分手后,很長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再主動找男朋友,也不像年輕的時候那么渴望愛情和戀愛了,對我來說,當下重要的事情是搞錢。
目前,沒有什么事比搞錢更重要了,我可以一輩子單身,我身邊有很多優(yōu)秀的女性也都是單身主義,她們不結(jié)婚也不找對象,比起兩個人的約束,一個人的自由更是難得。
我以后可以有更多的選擇,可以去旅居,可以去創(chuàng)業(yè),可以換座城市生活,體驗感,對于我來說,比戀愛重要多了。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我和異性相處,總擔(dān)心自己什么行為、舉止就把對方嚇跑了,或許對于我這種淡淡的人格來說,哪怕什么都不做,都足以讓異性望而卻步,他們說我太冷了。
當下的愛情太講邏輯,以至于我們開始懷念那種不計得失、只問真心的年代。
當我們懷念起過去的愛情,往往是因為它足夠緩慢,也足夠純粹。那個年代沒有房車作為“入場券”,情緒穩(wěn)定與否也不是必要條件,甚至彼此背景差異巨大也無法阻擋真情。愛情不是一時的心動沖動,而是日復(fù)一日的堅定守候。
電影《春光乍現(xiàn)》里有句臺詞說:“孤獨不是因為‘一個人’,而是因為‘少一個人’。”
一段好的感情,給人的感覺就是,嘴上說了成千上萬次的“好累,好麻煩”,但心里卻永遠會多一次的“我愿意”。
然后會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遇見那一個合適的人。
他的出現(xiàn)會讓你覺得之前經(jīng)歷的所有,都只是為了他的出現(xiàn)做下伏筆與鋪墊。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