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無限輪回,綻放出時光隧道的五彩繽紛,決定著生命枯榮往復。讓人對四季格外憧憬,格外珍惜!我喜歡四季分明的層次,更對秋情有獨鐘。我愛秋天高遠的天空,愛秋天厚重的大地,愛秋天細膩的清風,愛秋天溫潤的細雨!
秋天的晴空,天高云淡,明凈如洗。唐代詩人劉禹錫曾以“秋澄萬景清”描繪出秋日天空的清澈、疏朗與寧靜。深邃蔚藍的蒼穹中,浮云如絮,蓬松似棉,又若銀線工筆細細勾勒,輕盈透亮,恍若天仙繡成的巨幅綢緞,令人塵慮盡滌。他又吟“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讀之不由心生幾分陶醉,幾分釋然。秋天的夜空,湛藍而空明。天穹高遠,星河潺潺,星斗粲然。最耀眼的北斗,觀之恍惚遙見牛郎織女相會之景。秋月最近、最亮、最圓,近的觸手可及,亮能映出天仙,圓似巨型玉盤。花好月圓夜,尤以八月十五為最。蘇軾“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的詩篇,成為中秋之絕唱。“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名句更是千古傳誦,備受人們喜愛。秋日之天,溫潤如玉,仰望則感浩瀚無垠,方知高之為何,渺小如己。天如嚴父,令人敬畏,教我們處謙卑而行正道。
![]()
秋天的大地,如披錦繡,滿山碩果,稻浪千重,正如“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所繪,處處洋溢著豐收的醇香。牛羊雞鴨,膘肥體壯,成群結隊,撒歡歌唱!“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秋色斑斕,登臨遠眺:“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大地明凈,五彩紛呈,疊翠流金,蒼茫壯麗,令人心曠神怡,目不暇接。駐步秋野,深吸一口氣,便覺渾身暢快,力量充沛。漫步秋天的大地,讓人思接千載,回味無窮。我敬仰大地,她如慈母,以博大胸懷無私哺育眾生。無論狂風暴雨,還是地動山搖,她始終堅韌承載萬物,有默默承受,有怒吼,卻從不放棄孕育生命的責任。感恩大地,使萬物知來路、明歸途,循環往復,生生不息!
秋風深情,蕩滌身心,溫潤清涼。她不似春風微拂,不似夏風匆促,更不似冬風凜冽刺骨。她如天才畫師,將大地繪成美輪美奐的巨幅畫卷;又如超級樂團,奏響天地和諧共鳴的旋律;亦似辛勤的園丁,將落葉歸攏,讓天空煥然一新。一陣秋風裹著涼意鉆進衣領,她像暖心的小棉襖,輕聲提醒人們添衣保暖。雁群時而排成“一”字,時而排成“人”字南飛,留下一串悠長的鳴叫,仿佛在告別秋天。
秋雨是財,落之有道,潤物有度,滴滴嗒嗒,淅淅瀝瀝,綿綿柔柔,清清爽爽。她不狂不暴,不急不躁,溫順細膩,潤物無聲。體味秋雨,好像飽含了多種維生素,滴在臉上滑入口中,柔軟清冽,如飲瓊漿;落在身上,洗去塵埃,清凈清爽;灑入土中,補足地力,滋養出一片豐收的希望!
人過五十,而知天命。仰望天空,天更高遠;放眼大地,浩瀚厚重。驀然回首,自己亦入秋。歷經歲月的洗禮打磨,人愈發沉穩、理性、睿智、成熟。褪去了年少時的沖動與莽撞,增添了包容與智慧。正如秋實,春日開花、夏天青澀,終于換來飽滿的水分與醇厚的甘甜。更重要的是,人生至秋,收獲滿滿:事業有成、家庭美滿、積淀深厚,可從容迎接余生輝煌,照示后人前進的方向!
真想拉住秋天的衣角,讓她走慢點!再走慢點!
我深深的閱讀品味著秋天!
我愛秋天!
【作者簡介】
![]()
戴用堆,生于1951年 ,1968年參軍, 在部隊工作了20年,從戰士升任正團職干部。1988年轉業到鄭州市工作, 歷任中原區政府常務副區長、 鄭州市建委常務副主任、鄭東新區管委會常務副主任、 鄭州市軌道公司董事長等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