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在《定風波》中這樣寫道:“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人生這輩子啊,真正的難關,從來不是外界的風雨,而是自己心里那道坎。
當你的內心足夠強大了,心態足夠豁達了,那么生活里的雨天也好,晴天也罷,都不過是一時的心境而已。
![]()
恐懼,是最大的心魔
怕這怕那,什么都做不成。
就像一句話是這么說的,怕,你就輸一輩子。
五代時期的馮道,歷經五朝八姓十一帝,一直穩穩當當。
別人罵他“無恥”,他卻說:“我非不知恥,但更知百姓苦。”
所以即便是在亂世之中,他也會盡力保全百姓,推行善政。
一個人啊,在面對困境和莫大的挫折時,第一時間的表現就是擔心自己搞不定。
然后,內心恐懼,猶豫難安。
但是,怕什么,都是怕,而怕是沒有用的。
《道德經》說:“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
人生在世,一個人最大的禍患,其實就是太在意事情本身,恐懼事物本身。
不如及時放下對恐懼的這一道難關,慢慢地才能活出真正的格局和能耐。
認知,是最大的牢籠
其實,自己在給自己設限,最是可悲。
因為當你給自己設定了某個位置固定著的時候,最大的銅墻鐵壁難關就已經鑄成了。
實際上,哥白尼在提出日心說時,所有人都認定他是瘋了。
連最好的朋友都勸他:“難道你認為全世界的人都錯了??
但他沒有辯論,而是繼續堅守自己的真理。
最終,在病榻上撫摸剛印好的《天體運行論》,哥白尼輕聲說:“我終于推動了地球。”
培根說:“真理是時間的女兒,不是權威的女兒。”
人最大的滿足,就在于自身的認知在某個不知不覺的時刻里,突然爆發。
然后,唯有自己的內心最為清楚,自己覺醒了,蛻變了。
其實,人越是在突破認知的牢籠時,越是需要一種赴死的勇氣。
而這種勇氣,無非也是一種很大的難關。
人生在世,其實我們只需要記得,心關過了,天地就寬了。
情緒,是最大的敵人
當你控制不住情緒時,再聰明也白搭。
《小窗幽記》說:“眉上幾分愁,且去觀棋酌酒;心中多少樂,只來種竹澆花。”
人在煩惱,在憂愁來了的時候,與其就地苦惱,不如當下就找點事做。
慢慢就會發現,自己早已樂在其中,甚至自然就忘記了煩惱。
說白了,倘若自己能管理好心緒這一個難關,就相當于過了情緒這一關。
最終,就相當于戰勝了自己最強大的敵人,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自己的人生。
情緒這東西,就像空氣那樣既抓不住也摸不著,可這東西卻無處不在,很容易讓人感到難熬。
但奇妙的是,當自己每成功突破一次,就相當于自身蛻變一次。
當你覺得無路可走時,不妨這樣做一下,戰勝恐懼,提升認知,戰勝情緒。
慢慢也許就會知道,人生其實沒有那么難,可非要說有,恰恰只是心里那道坎罷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