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4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就《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強制性國家標準公開征求意見。
編輯:張濤
根據汽車車門把手安全技術要求(征求意見稿)編制說明,為應對電動隱藏式車門把手新技術、新安全需求,進一步規范和提升車門把手安全性,筑牢汽車安全底線,組織開展了門把手標準的制定工作。本標準旨在引導企業規范車門內外把手產品設計,提升門把手安全性能,全面提升車輛安全水平。
![]()
征求意見稿明確要求:禁止全隱藏式設計,完全嵌入車身、無外露操作空間的門把手將全面禁用;允許半隱藏/傳統設計,保留部分外露結構的半隱藏式或傳統外拉式門把手仍可使用;機械冗余強制化,所有車型必須配備機械解鎖裝置,確保車輛斷電、碰撞或動力電池熱失控時,車門可手動開啟,且操作空間不小于60mm×20mm×25mm。該標準計劃于2027年1月1日正式實施,為車企設置過渡期(2027年7月前新車需滿足部分要求,2028年7月前所有在售車型全面達標)。
一個小小的門把手,正在成為衡量汽車工業“安全底線”與“創新邊界”的標尺。近年來,隱藏式門把手帶來的隱患層出不窮,事故中隱藏式門把手未被打開成為外界的關注點之一,國標出臺將有助于推動汽車行業安全性生產和使用。這場圍繞門把手的規范制定,背后是中國汽車產業從“速度優先”到“安全筑基”的深刻轉型。
· 隱藏式門把手之爭
![]()
隱藏式門把手曾被視為汽車電動化、智能化的標志性設計之一。2024年中國汽車市場銷量排名前100名的新能源車型中,隱藏式門把手的搭載率約60%。然而,這一追求美觀和降低風阻的設計卻帶來了嚴重安全隱患。中保研2024年碰撞測試報告顯示,配備純電控隱藏式門把手的車型,側面碰撞后車門成功彈出概率僅67%,遠低于傳統機械門把手的98%。近年來,多起交通事故暴露了隱藏式門把手的致命缺陷。2019年,美國一名特斯拉車主在事故中因門把手無法彈出被困車內身亡;2024年發生在山西運城的一場追尾事故中,隱藏式門把手無法打開,延誤了救援時間。除安全事故外,隱藏式門把手的用戶體驗問題也日益突出。消費者協會數據顯示,2024年關于隱藏式門把手夾傷兒童手指的投訴數量增加了132%。在北方地區,冬季門把手凍結問題頻發,哈爾濱某4S店數據顯示,2024年冬季因門把手凍結引發的維修案例同比增長65%。
· 車企轉向半隱藏+機械冗余方案
![]()
面對新規,汽車行業正在積極調整產品設計和供應鏈布局,多家車企已明確表態將嚴格執行新標準。零跑汽車表示會“嚴格遵循相關部門規定來適配門把手的配置”;吉利汽車作為標準起草單位之一,稱已積累不同技術方案來滿足法規要求;大眾安徽、比亞迪等已轉向“半隱藏+應急撥片”方案(如大眾新車型將隱藏解鎖孔置于車門邊緣);特斯拉亦承認“正重新設計門把手系統”。
隱藏式門把手的維修成本是傳統設計的20-50倍,而新規要求的機械冗余裝置將增加零部件成本(電子門把手原成本為機械款3倍),成本結構重組不可避免。據數據分析,半隱藏設計風阻系數僅比全隱藏高0.002,對續航影響微弱。車企亦在嘗試鍍鉻飾條、撞色結構提升半隱藏門把手美觀度,避免“廉價感”。
一些品牌的新車型已改用半隱藏式門把手或傳統外露式設計,如問界全新M7、M8,極氪9X,吉利銀河M9等,這些車型此前采用的正是全隱藏式門把手。隨著征求意見稿發布,技術路線也將發生轉變,進而推動供應鏈變革。如全隱藏式設計逐步被淘汰,機械拉線、液壓接口等技術方案可能成為行業新標準。供應鏈端,3D熱成型門環、碳纖維增強尼龍等新材料需求預計將增長。
· 消費市場:安全意識覺醒與購車決策變化
![]()
門把手新規的實施將深刻影響消費者的購車決策和二手車市場。安全優先級提升成為消費者共識,在多次安全事故曝光后,消費者對汽車安全性的關注度明顯提高。網友對門把手新規普遍表示支持,認為“安全應高于顏值”。二手車保值率可能分化。新規實施后,采用全隱藏式門把手的車型保值率預計將下降5%-8%,而符合新規的車型將更受市場歡迎。消費者教育需求增加。調查顯示,超過40%的消費者在首次使用隱藏式門把手時需要30秒以上才能找到開啟方式。新規實施后,車企需加強對消費者的操作指導,確保應急情況下能正確使用機械開啟裝置。
· 汽車設計理念回歸安全本質
![]()
門把手國標的制定是中國汽車工業發展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行業從“造型優先”到“生命至上”的理念轉變。安全底線思維將成為創新邊界。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專家委員會委員李顏偉指出,好的設計要方便用戶而非帶來麻煩,任何設計都要以安全為底線,這意味著未來汽車設計創新必須在安全邊界內進行。而監管體系完善剛剛開始,門把手標準是智能汽車安全監管網絡化的一環,繼電池“不起火、不爆炸”新國標后,電子后視鏡等爭議設計也可能納入審查。此征求意見稿的發布,也標志著中國引領全球標準初現端倪,中國作為全球首個針對隱藏式門把手制定強制標準的國家,此舉具有標桿意義。
特斯拉的隱藏式門把手曾引領行業風潮,而今天,中國用一紙國標為這場“科技感”與“安全性”的博弈劃定了邊界。隨著2027年實施節點的臨近,我們可能將告別全隱藏式門把手的時代,但迎來的將是一個更可靠、更安全的汽車使用環境。當科技美學與生命安全沖突時,冗余設計不再是選擇題,而是必答題。
(圖片來自網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