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弗蘭克·伯納德·迪克西(Sir Francis Bernard Dicksee KCVO PRA,1853年11月27日—1928年10月17日)是一位英國維多利亞時代畫家和插圖畫家,以描繪戲劇性文學、歷史和傳說場景而聞名。他還擅長時尚女性的肖像畫,這為其在當時帶來了巨大成功。
迪克西出生于倫敦一個藝術世家,其父托馬斯·弗蘭西斯·迪克西(1819-1895)是一位肖像畫家和插圖畫家,從小教授他繪畫技巧。他的姐姐瑪格麗特·伊莎貝爾·迪克西和弟弟赫伯特·托馬斯·迪克西也都是知名畫家。家族居住在倫敦布盧姆斯伯里的菲茨羅伊廣場。
![]()
![]()
1870年,迪克西進入皇家學院學校學習,并迅速嶄露頭角。1875年,他憑借畫作《以利亞在挪亞葡萄園中對抗亞哈和耶洗別》獲得金獎。
![]()
迪克西的藝術風格深受浪漫主義影響,強調人物情感、主觀性和歷史敘事。他早期作為插圖畫家活躍,從1870年代起為多家出版社工作,包括為卡塞爾公司插圖亨利·沃茲沃思·朗費羅的詩集《伊萬杰琳》(1882年)和威廉·莎士比亞的悲劇《奧賽羅》(1890年)及《羅密歐與朱麗葉》(1884年)。
![]()
![]()
他的代表作包括:
浪漫主題:《羅密歐與朱麗葉》(1884年)、《激情》(1892年)、《保羅與弗朗西斯卡》(1894年)、《鏡子》(1896年)和《騎士精神》(Chivalry,1885年)。
![]()
肖像畫:《貝婭特麗絲》(1888年)。歷史主題:《基督在麥田》(1883年)和《維京人的葬禮》(1893年)。
![]()
1900年,他的中世紀場景畫《兩個王冠》被評為皇家學院夏季展覽最受歡迎的作品。 維多利亞時代評論家對他的作品褒貶不一:贊揚其精湛技巧和展示性,但批評其戲劇化和舞臺化效果。
![]()
迪克西于1891年當選皇家學院院士,并于1924年繼任阿斯頓·韋布爵士成為院長,直至1928年。他于1925年獲封騎士爵士,并于1927年由喬治五世國王授予皇家維多利亞勛章。 1921年,他參加了倫敦圖形藝術協會的首次展覽。
![]()
隨著20世紀現代主義興起,迪克西的作品被視為過時,他的聲譽漸衰。 1928年10月17日,他于倫敦逝世,享年74歲。2016年,Simon Toll出版了一本關于迪克西生平和作品的書籍,包含其已知繪畫和素描的完整目錄。
迪克西的作品體現了維多利亞時代浪漫主義的高峰,至今仍被收藏于曼徹斯特美術館、大英博物館等機構。
![]()
![]()
![]()
![]()
![]()
來源:油畫世界 (ID:ArtYouhua),轉載請注明。
聲明:本文所使用的文字、圖片及音視頻等內容,僅為學習分享與學術研究交流使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