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微信改版,常有讀者朋友錯過文章更新
大家記得將“掘金日本房產”設為星標
不錯過任何一篇精彩文章
◎掘金日本房產(ID:Japan_gold)| 弗誒非
在資本市場上,有人追逐短期波動,就有人堅守長期價值。
但當92歲的沃倫·巴菲特再度做出重大動作時,全世界的投資者都不得不重新思考:財富的方向,正在被怎樣的力量推動?
9月22日,投資界迎來了一個標志性時刻。巴菲特用“真金白銀”投出自己最新的判斷:一場長達17年的投資故事落下帷幕,而另一場可能持續半個世紀的布局正在展開。
![]()
當天,巴菲特旗下的伯克希爾公司宣布清倉比亞迪全部股份。
![]()
這筆投資始于2008年,當時,伯克希爾以每股8港元的價格買入比亞迪,那時新能源車還只是停留在未來想象的故事。17年后,這筆投資收獲了最高38倍的回報,也完整見證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從邊緣走向主流的過程。
選擇在此刻清倉,并不是對企業的否定,而是巴菲特對產業節奏與估值階段的再判斷。
新能源車的增長邏輯已經發生變化。當下,市場滲透率提升,競爭者蜂擁而入,價格戰此起彼伏,行業進入分化期,增長的確定性不再像過去那樣充足。
地緣政治風險之下,歐美的貿易壁壘加碼,也讓未來的全球擴張蒙上陰影。對長期資金來說,這意味著外部的支撐在減弱,而行業風險在放大。
資本層面,比亞迪股價已從個位數漲至百元以上,在巴菲特的視角里,即便企業依然優秀,但價格已經提前透支了成長空間。
因此,拋售的背后,是巴菲特一貫的投資哲學。他向來強調“安全邊際”與“順勢而為”。新能源車的故事屬于時代紅利,而當紅利開始轉向激烈競爭,他不會固執停留,而是選擇將利潤兌現,把資本轉向下一個更具長期確定性的方向。
全球聰明錢的流向,往往代表著時代的風向。如果你也對資產配置、日本樓市感興趣,歡迎下方掃碼加入我們的【內部群】,會不定時分享研判資訊和干貨:
![]()
幾乎在同一時間,伯克希爾將日本五大商社(三菱、三井、住友、伊藤忠、丸紅)的持股比例提升至10%以上,并明確表示這些倉位可能會持續50年。
![]()
巴菲特常說,“投資就是投國運”。這一次,他的動作依然延續了這一邏輯。
之所以把目光投向日本,和宏觀環境的變化密切相關。溫和通脹回歸,企業利潤修復,經濟復蘇顯現,長期低迷的日本正在被重新定義為一個大周期的起點。
這也是一次主動的全球分散。美國市場波動加劇,利率走向難料,把資本押在單一市場已不再穩妥。而日本憑借穩定的政治環境、健全的金融體系和逐步復蘇的經濟,成為理想的平衡標的。
![]()
日本的商社也是個特殊的存在。它們不僅僅是貿易公司,而是全球資源的中樞。能源、糧食、金屬……這些最稀缺的要素,商社都有深度參與,業務覆蓋世界各地。
比起講故事的成長股,巴菲特的投資邏輯已經開始轉向為“擁抱現金流”。他清倉估值高企的成長股,轉而配置能夠提供穩定現金流的優質資產。
這種轉變背后,是對未來經濟環境的預判:在不確定性加大的時代,現金流才是穿越波動的真正護城河。
![]()
從清倉比亞迪,到重倉日本商社,巴菲特的操作不是簡單的換倉,而是一種投資邏輯的切換:從成長到現金流,從單一賽道到全球分散,從抓住紅利到守住確定性。
在資本的世界里,他始終是那個“用時間做朋友”的人。17年的比亞迪,可能50年的日本商社,再一次印證了:真正的投資,不是短期的博弈,而是站在大勢之上,順周期,耐心持有。
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也許無法像巴菲特那樣調動數百億美元,但我們可以借鑒他所秉持的核心智慧——在未來的不確定性中,尋找那些能夠長期提供現金流、并且具備復蘇潛力的優質資產。
像東京不動產這樣,處于復蘇周期、能產生穩定現金流、同時具備全球化配置價值的市場,正逐漸顯露出長期吸引力。
巴菲特的眼光揭示的,并不僅僅是一筆投資的勝負,而是一個關于周期與趨勢的提醒:真正的財富,永遠屬于那些能看見未來,并敢于長期持有的人。
想了解更多關于東京不動產的一手資訊,例如新房、二手房最新房價數據報告,可下方掃碼加入【房產交流群】,有任何關于房源篩選、投資疑問等,可隨時咨詢: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