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2021年部分機構給中國市場貼上“不可投資”標簽時,沒人預料到四年后會迎來資本回流的反轉。富達國際投資組合經理Joseph Zhang的操作頗具代表性:持續增持中國資產,同時對歐洲股票、全球債券和現金獲利了結。這并非孤立行為——2025年上半年,外資同時增持境內股票、債券、貸款和存款,創下2021年以來首次全域凈流入紀錄,截至6月凈流入已超2024年全年60%(中國人民銀行數據)。這場資本遷徙背后,是估值修復、產業升級與全球資產再平衡的必然邏輯,更給創業投資者提供了穿透周期的觀察視角。
外資回流的底層邏輯,始于估值洼地帶來的安全邊際,這正是價值投資理論的經典實踐。從全球主要市場估值對比看,截至2025年9月8日,滬深300指數市盈率13.98倍,不僅低于標普500的22.6倍,更顯著低于納斯達克100的35.09倍;即使是科技聚焦的恒生科技指數,21.76倍的估值也具備相對優勢。估值優勢直接轉化為投資吸引力,瑞銀證券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海外資金流入中國股市規模達1000億美元左右,北向資金同期凈流入836億元,推動外資持有A股市值攀升至2.57萬億元,占A股總市值比例回升至2%(Wind數據)。
更關鍵的是,當前估值修復并非政策刺激下的短期脈沖,而是基本面改善的必然結果。現代投資組合理論強調,資產價格最終由內在價值決定,而企業盈利是內在價值的核心支撐。以AI產業為例,寒武紀自研MLUarch指令集打破英偉達壟斷,2025年Q1實現凈利潤扭虧,新增訂單超15億元;中際旭創占據全球800G光模塊60%市占率,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86%。實體產業的突破直接反映在指數表現上,2025年三季度滬深300指數上漲16%,創業板指數漲幅近50%,成為全球表現最佳指數之一(《海峽時報》數據)。這種“低估值+高增長”的組合,恰好契合外資對風險收益比的嚴苛要求。
全球資產再平衡則構成資本流動的另一重推力,這與均值回歸理論的市場規律高度吻合。2021年后持續的低配使得外資存在顯著補倉需求,高盛數據顯示,2025年8月全球對沖基金在中國大陸股票市場的活躍程度達到近年峰值,與此前的規避態度形成鮮明對比。主權財富基金的動向更具風向標意義,《景順全球主權資產管理研究》顯示,近六成受訪者計劃未來5年增加中國資產配置,數字科技、先進制造等成為核心方向。這種配置調整本質是對“市場錯誤定價”的修正,正如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所言,投資者關注重心已從“降低風險”轉向“錯失機會”。
對創業投資者而言,外資的配置邏輯提供了三重實操啟示。首先是錨定估值與盈利的匹配度,避開單純追逐概念的陷阱。外資增持的核心標的中,既有中科曙光這類承擔全國80%智算中心建設、液冷訂單占比達32%的硬科技企業,也有恒生電子這種金融IT市占率28%、養老金智能投顧規模突破800億的細分龍頭(抖音視頻數據)。這印證了價值投資的核心——真正的機會在于“成長確定性”而非“題材稀缺性”。創業投資者在評估項目時,同樣應聚焦“估值-盈利”匹配度,優先選擇具備技術壁壘且商業化路徑清晰的標的。
其次是把握政策與全球規則的共振點,這是產業投資的重要抓手。外資對綠色科技的青睞,正是看中中國在新能源領域的政策連續性與全球減排規則的協同效應。國家能源局綠色液體燃料試點與IMO航運凈零排放框架的疊加,已催生明確的產業機遇。類似邏輯同樣適用于AI領域,當全球AI算力需求爆發時,浪潮信息憑借47%的全球AI服務器市占率承接大額訂單,印證了“政策支持+全球需求”雙驅動模式的有效性。創業投資者需建立“政策解讀-全球對標-產業落地”的分析框架,在規則變革中尋找先發機會。
最后是理解資本流動的周期性,建立逆向布局思維。2021年外資撤離時,A股優質科技企業估值被過度壓制,而如今創業板指數50%的漲幅,實則是對前期錯殺的修復(《海峽時報》數據)。這種市場波動恰恰給理性投資者提供了窗口。正如富達國際在歐洲股票獲利了結轉而增持中國資產,本質是基于不同市場周期階段的資產切換。創業投資者同樣需要跳出短期情緒干擾,在行業低估期布局優質項目,在泡沫期保持審慎,這種逆向思維正是穿越周期的關鍵。
從人民幣匯率升至7.1的階段性高點(2021年11月以來最強),到境外機構持有境內人民幣金融資產突破10萬億元(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外資回流已形成趨勢性力量。但這并非終點——中國A股與港股合計約130萬億元的市值規模,對比49萬億美元的美國股市仍有提升空間(抖音圖集數據),而AI、先進制造等領域的產業突破,正持續創造新的價值增長點。
對創業投資者而言,外資的動向從來不是跟風的信號,而是理解市場本質的鏡子。當估值回歸理性、產業夯實基礎、政策明確方向時,資本自然會用腳投票。這場外資返場潮最終揭示的真相是:市場短期由情緒驅動,長期卻永遠忠于價值。在追逐熱點的喧囂中,那些堅守產業本質、敬畏市場規律的投資者,終將在資本的潮汐中站穩腳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