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就在朝鮮即將舉行建黨80周年盛大閱兵的關鍵時刻,金正恩突然派出“心腹”直奔北京。一個月內兩次踏足中國,朝鮮外相崔善姬的行程釋放了重要的信號,一場牽動中朝美韓的博弈正在加速醞釀……
環球網消息顯示,前兩日,一架印有朝鮮國旗的伊爾-76專機降落在北京,這次來訪的是朝鮮外相崔善姬。
要知道,就在不久前,金正恩剛親自乘坐專列來華觀摩九三閱兵,當時崔善姬就有隨行,中方以最高規格接待。
兩國領導人談了什么雖未公開,但緊接著崔善姬再度訪華,短短一個月內,從陪同領導人出席九三閱兵到獨自帶隊磋商,這種訪問頻率在朝中交往史上堪稱罕見。
金正恩九月初的訪華行程,被外界視為中朝關系升溫的標志。而崔善姬此次乘專機而非專列,既為效率,也顯緊迫。
![]()
日本NHK注意到一個微妙細節:專機抵達后并未直奔釣魚臺國賓館,而是先駛向朝鮮駐華大使館。這種安排像極了2018年朝美談判前的預熱動作——當時朝鮮代表同樣先在大使館閉門數小時,才展開正式會談。
分析稱,崔善姬此次北京之行,主要有2件事要辦:
首先是朝鮮十月閱兵,此次訪問的時間點恰好卡在閱兵之前,很難不讓人聯想:朝方此行,或許正是為了親手遞出一封“重量級邀請函”。
10月10日朝鮮建黨80周年閱兵已進入倒計時,這場展示“火星炮-18”與核戰術背包的盛會,既是軍事秀場更是外交擂臺。
由于西方封鎖,能登上觀禮臺的國家屈指可數,中國代表團的出席級別一定程度上將會影響慶典的成色。
王毅外長在與崔善姬的會談中強調“中朝傳統友誼歷久彌堅”,被韓聯社解讀為中方高層出席的強烈信號。若成行,將不僅是禮儀性互動,更是向外界傳遞中朝戰略協作的明確信號。
![]()
其次,崔善姬此行,或許還藏著另一重任務——10月底至11月初,韓國慶州將舉辦APEC峰會。
目前,特朗普已經確認出席。韓方此前已釋放信號,希望邀請金正恩參會。若成行,這將是一次史無前例的外交突破:朝鮮領導人首次踏上韓國土地。
但對朝方而言,此舉風險與機遇并存。
一方面,朝鮮領導人若出席APEC,將極大推動朝韓關系破冰;但另一方面,朝方也需評估潛在的政治與安全風險。
在此背景下,與中方提前磋商,既是為借鑒多邊外交經驗,也是在關鍵決策前協調立場。
中俄朝三方領導人9月初在北京碰面,若是十月在平壤再度聚首,將顯著改變區域力量對比。這種高層互動不僅象征三國協作的深化,更可能推動半島問題重回對話軌道。
此外,不能忽略的是,朝鮮對美態度也確實正在發生微妙轉變。
![]()
聯合國大會期間,朝鮮外務省副相金先敬在紐約與多國代表進行了“非正式接觸”;金正恩更在內部講話中罕見提及:“與特朗普先生的交往不乏愉快時刻。”
這些信號與其說是示好,不如說是為可能的元首會晤鋪設臺階。
但今天的朝鮮早已不是2019年那個急于解除制裁的弱勢方。過去三年間,朝鮮試射導彈次數增長240%,新型固體燃料洲際導彈可直接覆蓋美國本土。
朝鮮問題專家撰文指出:“金正恩已經意識到,核武庫比談判桌更能帶來尊重。”
特朗普重返白宮,其“交易式外交”雖可能暫時緩和局勢,卻難以撼動朝鮮的根本戰略。韓國媒體認為:“朝美現在既怕激怒對方又不想先服軟。”
正是在這種僵局中,北京的價值愈發凸顯。
崔善姬與王毅會談通稿中那句“深入交換意見”,實際上暗藏三重玄機:
![]()
第一重是“安全背書”。朝鮮很清楚,沒有中國的參與,任何半島安全架構都是空架子。中朝邊境的穩定、經貿通道的維持,乃至聯合國安理會的一票否決權,都是平壤難以替代的“支柱”。
第二重是“外交杠桿”。面對可能重啟的朝美對話,朝鮮需要中國這個“保險繩”——既能防止美國臨時變卦,也可在談判陷入僵局時提供轉圜空間。
第三重則是“戰略協作”。在朝鮮近期與俄羅斯軍事合作引發西方警惕的背景下,崔善姬此行也被視為對中朝關系穩固性的再確認。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在半島問題上的立場正在呈現新特征。相比過去強調“無核化”的單一目標,近期中方表態更側重“均衡解決各方關切”。
這種轉變與其說是接受朝鮮擁核,不如說是基于現實的安全治理新思路——當核武存在已不可逆,重點應轉向危機管控與和平機制構建。
10月的亞太將迎來兩場隔空聯動的大戲:平壤的閱兵式與慶州的APEC會場。這背后,藏著三個即將揭曉的答案:
![]()
其一,中朝是否會借閱兵展示更高層級軍事合作?其二,特朗普與金正恩能否復制“板門店奇跡”?韓媒預測,兩人或借APEC間隙在非軍事區舉行簡短會晤,但達成實質性協議的概率較低。
其三,半島新危機管控機制能否建立?中國提出的“雙軌并行”方案(同步推進無核化與和平協議)雖遭遇阻力,但朝鮮外務省近期文件首度提及“替代性安全安排”,顯示立場可能松動。
事實上,朝鮮的閱兵,從來不只是軍事展示,更是外交謀略的延伸。從金正恩親赴北京,到崔善姬緊急訪華,這一系列動作背后,是朝鮮在復雜局勢中尋找支點的努力,也是中朝關系在新時代的深化試探。
而中國在這場博弈中,既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也巧妙運用自身影響力,為區域穩定注入確定性。這種“穩而不僵、親而有度”的協作,或許正是和平最需要的壓艙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