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別克至境L7價格有望打入20萬以內(nèi),但沒想到昨晚正式上市價格起步價竟然低至16.99萬,21.59萬都能上頂配艾維亞版了,我坐在臺下忍不住隨著眾人驚呼:“牛X。”這何止是有驚喜,這是驚喜爆了棚,也把九月這場瘋狂的新車大亂斗推向了高潮。
![]()
印象里中國汽車市場從來沒有哪一個“金九銀十”如今年這般熱火朝天,整個九月各大車企以一種近乎瘋狂的方式,向“金九銀十”和即將到來的國慶中秋雙節(jié)獻上了“賀禮”——超過80款新車或改款車型扎堆上市,其密度之高、范圍之廣,堪稱歷史之最。其中有一周上市車型達到30余款,汽車媒體人不是在飛機上就是在去機場的路上,有的甚至一周都回不了家。
從新勢力到傳統(tǒng)豪強,從自主品牌到合資車企,各類新車型如雨后春筍般涌現(xiàn),涵蓋轎車、SUV、MPV,價格從5萬-50萬不等,這些密集上市的活動背后,是車企對存量市場的殘酷爭奪。在整體增長放緩的大環(huán)境下,每個新客戶的獲取都意味著競爭對手客戶的流失。這場零和博弈中,晚一步上市就可能錯過整個銷售旺季,因此只能跟著卷。
l80款新車的“眾生相”
對車企而言,國慶中秋雙節(jié)是刺激銷量的絕佳機會,必須把能上的車型全部推上市。據(jù)粗略統(tǒng)計,9月單月已經(jīng)有超過80多款新車密集上市,從2026款起亞嘉華(參數(shù)丨圖片)、上汽大眾途觀L PRO開胃,然后便是一場接一場的線下或者線上發(fā)布會,嵐圖夢想家、比亞迪海豹07 DM-i,極狐T1、享界S9T、吉利銀河M9、奇瑞風云X3L、蔚來全新ES8、方程豹鈦7、全新智己LS6、全新問界M7、尚界H5、捷途X70L、理想i6、長安馬自達EZ-60、沃爾沃XC70、至境L7......從燃油款到純電旗艦,不一而足、令人眼花繚亂。
![]()
這些新車型要想在這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就得不斷推出差異化的產(chǎn)品,但現(xiàn)在又能有多少真正差異化的車型?無非就是在外觀造型上打造出更具辨識度的前臉,比如捷途X70L的大燈形狀融合了捷途的“J”;內(nèi)飾上則通過不斷升級配置或者你更注重質(zhì)感與舒適性的提升,我的則強調(diào)豪華感、運動感,至境L7講的就是豪華感,比如后排百萬級同款懸浮座椅以及27揚聲器音響等越級配置。
![]()
這還不算完,為了在信息的洪流中多吸引一絲目光,車企們使出了渾身解數(shù)。從邀請頂流明星站臺、代言到車企老板親自下場直播,比如長安馬自達EZ-60邀請?zhí)鹦慕讨魍跣牧璐浴⒔萃綳70L邀請不老男神王耀慶代言、至境L7則邀請了朱一龍;從終身免費保養(yǎng)到三電系統(tǒng)終身質(zhì)保......
![]()
這些花樣百出的營銷手段背后,目的只有一個: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用最直接的方式,把銷量刺激起來。因此這80余款新車“眾生相”的背后,都有一個共同的殺手锏:價格。這些新車全都是先給出一個指導價,然后在指導價的基礎上給出各種優(yōu)惠政策、節(jié)日禮包,再給出一個超級置換價、或者限時搶購價再或者什么超級補貼價,反正不管這個名詞如何包裝,傳達出的核心都只有一個:降價。
無論是6.38萬的孟子義同款繽果S、先享價11.99萬起的長安啟源A06,還是11.99萬起的馬自達EZ-60、16.99萬起的至境L7,或是12.28萬起的iCAR全新超級V23、17.98萬起的方程豹鈦7......這些都足以證明國內(nèi)汽車價格大戰(zhàn)并未停歇,而有愈演愈烈的趨勢。在這過度內(nèi)卷的時代背景下,反內(nèi)卷的呼聲終究只能成為呼聲。明知過度內(nèi)卷將損害行業(yè)健康發(fā)展,車企卻不得不飲鴆止渴。
![]()
l內(nèi)卷是活下去的“入場券”
眾所周知,無休止的價格戰(zhàn)最終會損害整個行業(yè)的利潤根基,導致研發(fā)投入縮水,無異于飲鴆止渴,那為什么大家還要爭先恐后地擠上這座獨木橋?
答案很現(xiàn)實:為了留在牌桌上。
以目前國內(nèi)主流車企年度目標銷量的完成度來看,截至8月份,只有比亞迪、吉利、上汽、一汽和長安這5家車企在今年前8個月完成既定目標的六成。即使是銷量斷層領(lǐng)先的比亞迪,其今年前8個月的銷量為286萬輛,也不過完成了年度460萬輛銷售目標的62%。除了奇瑞之外,其余多數(shù)車企目前完成率均尚未過半。
![]()
年度KPI不是兒戲,它關(guān)系到上市公司的股價、經(jīng)銷商的信心等等。當銷量跟不上,最簡單、最粗暴也最見效的方法,就是推出“更有競爭力”的新車,用更具沖擊力的價格,去搶奪有限的客戶。價格戰(zhàn)成了維系現(xiàn)金流、保住市場份額的最后手段。
![]()
這就像一場沒有硝煙的軍備競爭,你可以選擇不跟,但代價可能就是市場份額的急劇下滑,最終被市場邊緣化甚至出局。所以,內(nèi)卷不是戰(zhàn)略而是戰(zhàn)術(shù),是車企們在市場寒冬里為了“活下去”而不得已采取的無奈之舉,是活下去的“入場券“。
然而,以價換量的策略終究不是長久之計,短期的價格刺激固然能換來銷量的脈沖式增長,卻換不來品牌的長期忠誠,也筑不起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消費者對降價已經(jīng)“麻木”,甚至還想著“等等黨永遠更香”,當高配低價成為行業(yè)標配,最終能打動他們的是什么?是更低的能耗、更可靠的品質(zhì)、更安全的守護和更貼心的服務。這些價值戰(zhàn),才是讓行業(yè)真正健康發(fā)展的戰(zhàn)略。
![]()
l擎動點評
這個秋意漸濃的九月,80多款新車是中國汽車市場活力與韌性的證明,也是當下車企極度內(nèi)卷與焦慮的寫照。價格戰(zhàn)這把雙刃劍,在帶來短期銷量的同時,也在消耗著行業(yè)長期發(fā)展的根基。價格戰(zhàn)之下沒有贏家,汽車的終局,終究要回到造車的本質(zhì)上來,這條路沒有捷徑。
![]()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