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咱們繼續就電視劇《雍正王朝》中的一些細節進行分析。
咱們要分析的細節是,在田文鏡徹查山西官員府庫存銀造假案陷入焦灼之際,何以李衛會“恰好”出現在山西,并且要“幫著”田文鏡渡過難關呢?
我就直接先拋出結論吧:
李衛此時現身山西,實則是他和鄔先生商量好,給田文鏡做的一個“局”。
當然了,這個局并不是為了坑害田文鏡,只不過是想利用田文鏡,實現一個目的,那就是助力鄔先生先脫離李衛到田文鏡身邊,再從田文鏡身邊“逃出生天”。
我們知道,此前鄔先生向雍正承諾自己未來的計劃,那就是找個穩妥的地方實現半隱,既能遠離雍正身邊不對雍正構成威脅,又不脫離雍正的掌控,以免鄔先生泄露雍正當初為上位而暗中謀劃的那些機密。
就當時而言,把鄔先生安排在李衛身邊是再合適不過的。
一方面,李衛不僅是雍正最信任的大臣,會絕對服從、執行雍正的任何命令。另一方面,李衛打小跟著雍正,是雍正的心腹,鄔先生所掌控的那些情況,李衛都門清,不會有任何違和感。再者,李衛文化水平不高,有鄔先生在旁輔助,還能幫助其在官場快速成長,成為雍正需要的人才。
而且,李衛對鄔先生向來敬重,鄔先生被安排在他身邊,不會受任何委屈。
在當時來說,沒有比這個更完美的安排了。
不過,隨著李衛的官越做越大,他靠近雍正的機會也越來越多,無論是鄔先生還是李衛,都漸漸地對這個狀況感到不滿,都想改變這個局面。
站在鄔先生的立場來看,李衛官越大,那么平時他被雍正過問、召見的機會就越多,鄔先生被雍正關注、詢問的機會也將增多。保不齊哪天雍正腦回路改變,勾起一些不好的回憶,直接就讓李衛把鄔先生就地“解決”了,也未可知。
長期寄居在李衛門下,這種與日俱增的不安全感,如同懸在鄔先生頭上的一把利劍。
站在李衛的立場來看,鄔先生在自己身邊,何嘗不是一顆隨時會爆的雷。雍正本就對鄔先生猜忌很重,萬一哪個細節李衛沒處理好,進一步著了雍正的忌,必然會受牽連。
所以,對于讓鄔先生盡快離開李衛身邊,李衛和鄔先生倆人是心照不宣,目標一致。
但是,如何把鄔先生“送”出去,送哪里,才是真正需要考究的。
如果讓雍正察覺到是李衛主動想把鄔先生送走,或者是鄔先生自己的意思,那么雍正必然會疑心更重。
如果把鄔先生去到了不合適的地方,那么雍正更會大怒。
時機、方式、目的地,這幾者必須恰如其分、缺一不可。
錯了哪個環節,這件事都會辦砸了。
也就在這個時候,田文鏡在山西辦案陷入困境。
這個情況,頓時讓李衛和鄔先生看到了事情的轉機。
如果讓鄔先生去到田文鏡身邊,那是再合適不過了。
因為田文鏡也是雍正非常器重的朝臣,雖然不像李衛那樣貼心,但絕對是雍正的嫡系。如果鄔先生去到田文鏡身邊,輔助他干事,那等同于就是在幫助雍正。即便雍正聽說了,也不會有什么異議。
田文鏡不如李衛那般和雍正關系特別親近,鄔先生被雍正關注的機會自然會大大減少。
將來,鄔先生就可以尋找機會離開田文鏡,實現“全隱”。
不過,這其中最為關鍵的環節是,這個意圖不能由李衛、鄔先生倆人表露出來,而是必須得由田文鏡主動提出,這樣才能在雍正那邊過關。
眼下,田文鏡辦案陷入困境,正好為這件事順利進行找到了合適的理由。
因為李衛之前就對諾敏短時間內追回山西府庫欠款存疑,他本著為雍正分憂的目的,和鄔先生出現在山西,幫助田文鏡推進案情的突破,完全在情在理。
當鄔先生幾句話,為田文鏡點破山西案件中的要害之處時,這也就由不得田文鏡不愿意接納鄔先生了。
聊到這里,我們會明白為什么李衛在見到田文鏡后,會打著為鄔先生謀職業為由頭,積極向田文鏡安利鄔先生,并且很直白地標出了“轉會身價”——八千兩白銀。
這其實是為了將戲演得更逼真點。
在田文鏡和旁人看來,鄔先生是為了賺取那點高工資,才會在田文鏡的力邀之下,“勉強”答應,去田文鏡那邊上班,屬于人之常情。
接下來,鄔先生去到田文鏡那邊,也就順理成章了。
果然,不出李衛所料,雍正在得知這個情況后,并沒有繼續深究下去,而是默許了。
只不過,田文鏡恐怕是直到見到雍正,并被問及鄔先生下落之時,才明白自己是妥妥地被李衛、鄔先生給算計了。
他不光給李衛接了盤,暗中送助攻幫鄔先生“解了套”不說,自己還白白搭進去一大把銀兩。
真是當了冤大頭還不自知。
(全文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