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新喜
2025年9月19日,特朗普開啟“閉關鎖國”模式,簽署公告,將企業為H-1B簽證申請人支付的費用從低于5000美元提高至每年10萬美元。這讓印度人破防了。在美國政府宣布提高H-1B簽證年費的消息傳出后,從印度新德里到美國紐約肯尼迪國際機場的單程機票價格在短短兩小時內從3.7萬印度盧比左右飆升至最高8萬印度盧比,漲幅超110%,部分票價甚至超過11萬印度盧比,且銷售火爆。
![]()
為何會這樣,要從H-1B簽證談起,H-1B簽證是美國為高技能外國專業人才設立的臨時工作簽證,每年發放約8.5萬個。它一直是美國科技巨頭雇傭外國技術人員的主要通道,在過去,H-1B簽證相關的直接費用包括:申請人注冊抽簽需支付215美元,雇主為外籍員工提交I-129表格的費用為460美元或780美元。如今,這一費用大幅提升。
![]()
如果說H-1B新政是為普通技術人才設置壁壘,那么“黃金簽證”(Gold Card)計劃,便是一條為財富鋪設的紅毯。
根據行政令,外國人向美國財政部支付100萬美元,或由企業贊助繳納200萬美元,即可獲得這張“金卡”,性質與綠卡類似。
![]()
長期以來,每年8.5萬個配額的H-1B簽證,是全球工程師和科學家進入美國的“主航道”,簽證有效期為3至6年。因申請人數眾多,數量嚴重超標,其最終歸屬往往需要“抽簽”決定。而特朗普的新政,則要將這場“運氣游戲”徹底變為一場“有錢人才能玩的游戲”。
![]()
這場資本游戲對印度籍海外人才造成暴擊印度。無論是每年10萬美元還是直接向美國財政部支付100萬美元,將很多印度人的美國夢拒之門外了。據悉大量持該簽證在美國工作的印度籍員工正抓緊返美,以保留自己的簽證并免繳申請費。
但許多美國人不樂意了,大量美國網民涌向各大機票預訂網站惡意訂票,阻止在美國工作的印度籍員工購機票返回美國。這讓印媒怒了。
![]()
據《印度斯坦時報》2025年9月21日報道,美國“4Chan”論壇的一批用戶抱怨美國的H-1B簽證使得外國人大量進入美國,搶走了美國人的工作機會,于是他們借助網絡交流“占票心得”,鼓動更多人鎖定盡可能多的航班座位 。
![]()
一名響應該行動的美國網民稱自己借助工具霸占了100個座位,還有參與者曬出截圖顯示印度返回美國的機票價格不斷上漲 。印媒斥責此舉是在“針對H-1B簽證持有者中占比最高的印度人”,擾亂了印度人的出行。據報道,印度赴美機票2小時暴漲超過110%。
![]()
這些美國網民為何不希望看到印度籍員工返美,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在部分業內人士看來,美國大幅提升移民美國的門檻, 是一種閉關鎖國,因為美國是一個依靠引進移民人才推動科技發展與創新的國家,而H-1B專業工作簽證長期以來直接支撐了硅谷乃至全美高科技領域的創新與增長。
谷歌、Meta、特斯拉等巨頭每年依賴該項目引進數千名海外高端人才,特別是在人工智能、半導體、生物技術等領域,外籍科研人員占比極高。
H-1B簽證年費飆至10萬美元,被吐槽“美國夢”明碼標價。然而,一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是,71%的H-1B簽證發給了印度公民。
根據華爾街見聞給出的官方數據,2024 年,8.5 萬個獲批簽證中,印度技術人員占比超過71%,而中國申請者僅獲 11%,被印度裔遠遠甩在身后。
![]()
美國勞工部深入調查后披露,超 40% 的 IT 崗位被持 H-1B 簽證的印度人牢牢把控,而美國本土白人在這片高薪技術天地里,每前進一步都難如登天。
![]()
根據今年3月環球網報道,美國前駐印度大使埃里克·加塞蒂打趣稱,“如果你不是印度人,那就無法在美國成為首席執行官。”
![]()
雖是笑言,但加塞蒂并非沒有事實依據——《財富》500強企業中,超10%的掌舵者都是印度移民。這種現象在美國科技領域更常見,目前微軟、谷歌、IBM、Adobe等公司的首席執行官(CEO)都是印度裔。
![]()
曾有美國人逛Costco超市時猛然發現,熙熙攘攘的顧客大多是棕褐色皮膚,只有幾個白人面孔點綴在其間,他不禁驚呼:這簡直是印度人對美國人的大替換,印度人才是美國真正的威脅。

為什么印度的移民會這么多?甚至霸占了其他國家科技精英進入美國的崗位。原因在于,印度裔的移民方式是“鏈式移民”,我們有句古話叫一人得道雞犬升天,放到印度鏈式移民這里恰如其分,一人獲得簽證,便能拉動整個家族赴美,如滾雪球般,讓印度人口在美國呈幾何級數增長。
這些印度裔來了之后,就開始了全鏈條占領。印度裔高管手握企業決策權,制定傾向印度裔的招聘政策,為其后續拉人鋪就綠色通道;中層則靠同鄉、校友網絡緊密交織,形成印度人推薦印度人的封閉鏈條,外人難以插足;底層依靠外包公司,海量承接低端技術崗位,從基礎層面穩固占領態勢。
![]()
占領之后,印度裔移民就開始對美國進行全面吞噬與滲透,從硅谷科技公司到華爾街金融機構,從高校科研團隊到智囊部門,印度裔如毛細血管般,悄然扎根美國社會各個角落。
不排除從美國科技精英與白宮內部,都看到了這種情況,在2024年開始的美國企業界CEO“被解職”潮中,不乏印度裔。數據顯示,在羅素3000指數中的企業里,有191名CEO離職,其中74人是被解雇或被迫離開的。社交媒體上也多了對印度裔高管的吐槽和爭論。不少美國網民認為印度裔在公司內部拉幫結派,嚴重降低工作效率,導致公司經營狀況每況愈下。
![]()
根據環球網報道,此前一名律師在X平臺上指控其妻子公司印度裔CEO的帖文引發廣泛討論。該文指責這位印度裔CEO在接管公司后,以印度裔高管為核心重組領導團隊,還以疫情為由,實施降薪并停止了所有晉升渠道。該CEO還以老員工為目標,進行了15%的裁員。這名律師認為,相關工作被外包到印度,破壞了公司的文化,也沒有換來業績提升,反導致客戶抱怨服務質量下降。
此前圍繞H-1B的爭論也分化了特朗普政府內部及其支持者。一些與“讓美國再次偉大”(MAGA)運動一致者認為,該項目主要讓印度男性奪走高薪的科技和工程崗位。如今這一簽證新政策迎合了MAGA群體訴求。
![]()
印度裔人才是這場風暴中受沖擊最嚴重的群體,有此前拿到赴美工作簽證的網友表示,在亞馬遜,他有同事就是印度的,原本印度很多到美國留學的都是在國內借的高利貸,以后在美國工作的機會太少了,這些人倒霉了,還貸壓力大了。
目前,《今日印度》 發文斥責該行為“針對印度公民”,擾亂正常出行,并強調印度占美國H-1B簽證持有者的72%(近40萬份簽證中約28.8萬份)。
未來10萬美金的年簽門檻是或將大部分印度籍人才擋在門外,H-1B簽證被印度人霸占71%的比例這種情況將一去不返,一邊是特朗普政府靠簽證政策“創收”,一邊是美國網友用鉆空子方式“保衛本土就業”,魔幻現實大戲中,印度籍員工倍感受傷,也激怒了印媒。所謂“美國優先”最終成了“內耗優先”,而真正的人才流動規律終會證明:封閉與排斥從來不是解決問題的答案。
作者:王新喜 TMT資深評論人 本文未經許可謝絕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