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達(dá)子
- 本文共2823字,閱讀時長大約6分鐘
前言
李白寫過一句扎心的詩:以色事他人,能得幾時好?
這句話像一把鑰匙,能打開所有寵妃神話的真相,后宮里靠容顏、靠陪伴、靠狠勁爭來的盛寵,從來都是易碎品:要么敗給時光,要么輸給權(quán)力的反噬。
提到明憲宗朱見深的后宮,世人第一反應(yīng)準(zhǔn)是萬貴妃,那個比皇帝大17歲卻獨霸龍床的女人,那個傳言害得后宮無兒存者的狠角色。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在萬貴妃的跋扈陰影里,藏著一位沉默的贏家,她用她的智慧熬成了最后的贏家。
![]()
今天老達(dá)子就來帶大家走進(jìn)明憲宗的后宮,看看到底誰才是最大的贏家呢?
萬貴妃的專寵神話
萬貴妃,本名萬貞兒,山東諸城人,4歲就進(jìn)宮當(dāng)了宮女。后來就被派去東宮服侍太子朱見深,相當(dāng)于是從朱見深幼年時期就一直陪伴長大的宮女了。
朱見深18歲即位時,對萬貞兒的感情早已超越了主仆,所以即位之后他非要立這個大自己17歲的宮女為皇后。但太后周氏堅決反對,大臣們也集體上書悖倫,朱見深只能退而求其次,封萬貞兒為貴妃,卻把所有的寵都給了她。
據(jù)《明史?后妃傳》記載,萬貴妃的專寵,是壓垮皇后的最后一根稻草。
憲宗的第一任皇后吳氏,是內(nèi)閣首輔李賢選的賢后,剛進(jìn)宮一個多月,就因為看不慣萬貞兒越禮,忍不住打了她一巴掌。結(jié)果憲宗以“輕佻禮度率略”為由把她打入了冷宮。
從此,后宮沒人敢惹萬貞兒。第二任皇后王氏(也就是后來的繼后),干脆躺平:不管萬貞兒怎么鬧,她都不妒不嗔,連皇帝的面都很少見。不是不想見,是不敢搶萬貴妃的獨寵。
萬貴妃的專寵,是藏著深深的恐懼的:她曾生過一個兒子,不到1歲就夭折了,從此再也沒懷孕。眼看自己不能生育,她就變著法兒不讓別人生。
《明史》里寫得直白:“凡掖廷御幸有身,飲藥傷墜者無數(shù)”。意思是,只要后宮有妃子被皇帝臨幸懷孕,萬貞兒就派心腹送墮胎藥,害得無兒存者。
![]()
后來的孝宗朱祐樘,就是在鬼門關(guān)里爬出來的:他的母親紀(jì)氏是廣西土司之女,充入后宮當(dāng)宮女,偶然被憲宗臨幸懷孕。萬貞兒得知后,派宮女去墮胎,但宮女不忍心,謊稱紀(jì)氏得了鼓脹病(肚子大是因為生病),才保住胎兒。
朱祐樘出生后,紀(jì)氏不敢養(yǎng),交給宦官張敏秘密撫養(yǎng),直到6歲才敢告訴憲宗。據(jù)說朱祐樘小時候頭頂有一寸地方?jīng)]頭發(fā),就是萬貞兒的墮胎藥傷的。
后來,她又開始勾結(jié)宦官汪直,扶持自己的勢力。汪原本是萬貴妃宮里的小太監(jiān),因為會討她歡心,被推薦給憲宗,后來當(dāng)上了西廠提督。西廠是憲宗為了監(jiān)察百官設(shè)的特務(wù)機(jī)構(gòu),汪直掌權(quán)時,天下只知有汪太監(jiān),不知有皇帝,而汪直的后臺,就是萬貴妃。
她的家族也跟著雞犬升天,父親萬貴被授錦衣衛(wèi)指揮使,弟弟萬喜、萬通當(dāng)上都督同知,家里積累的財富巨萬(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的億萬富翁),連皇宮里的太監(jiān)都要巴結(jié)他們。
但這樣的權(quán)力,終究是空中樓閣。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春天,58歲的萬貞兒病逝。憲宗聽到消息后,當(dāng)場哭著說:萬侍長走了,我也活不長了。果然,8個月后,憲宗就跟著去世了。
繼后王氏的教科書級茍住
天順八年(1464),憲宗正式冊立王氏為后。王皇后能當(dāng)上皇后,全靠一個人:周太后。
因為吳廢后被廢后,憲宗又想立萬貴妃為后,周太后直接拍桌子否。—她要的不是皇帝喜歡的皇后,而是能守規(guī)矩、不會威脅自己地位的皇后。于是,周太后從當(dāng)年英宗為憲宗選的儲備后妃里,挑了王氏。
王氏的簡歷,簡直是周太后的理想型:出身合規(guī)、年齡合適、性格又溫順。
![]()
周太后選她的邏輯很直白:這樣的姑娘,不會跟萬貴妃爭寵,不會跟自己搶權(quán)力,甚至連刷存在感都不會。對周太后來說,皇后不是母儀天下的象征,是穩(wěn)住后宮的棋子。只要王氏不鬧,萬貴妃再囂張也翻不了天。
王皇后上位后,干了三件反常識的事,直接把萬貴妃的囂張變成了無用功。
第一件事就是她不去碰“寵”這個雷區(qū),你萬貴妃愛寵就寵,我只守著皇后的本分就行了。
《明史?后妃傳》里記了個細(xì)節(jié):憲宗每次去萬貴妃宮里,王皇后從來不會查崗吃醋,甚至連提醒皇帝要雨露均沾的話都不說。她就守著自己的坤寧宮,按祖制做該做的事,每月初一、十五,帶著六宮妃子給周太后請安。
第二件事就是學(xué)會示弱。王皇后的病,是她最厲害的防御武器。
《萬歷野獲編》里說,王皇后自入宮以來,多病少言,每天早上給太后請安,走兩步就要歇一歇,宮女得扶著她才能站穩(wěn)。有時連皇帝偶爾來坤寧宮,她都要先告罪:“臣妾身子弱,不能好好伺候陛下了。”
萬貴妃一開始還想找她的麻煩,可皇帝看著王皇后病懨懨的樣子,反而覺得她連自己都照顧不好,哪能爭寵?慢慢就放下了戒備。
第三件事就是攢人心。后宮里的宮女太監(jiān),最恨的是囂張的主子(比如萬貴妃),最愛的是和氣的主子。王皇后對身邊人,從來都是輕聲說話,多給好處。
這些小恩小惠,慢慢攢成了大人心。后來萬貴妃想找王皇后的錯處,派宮女去監(jiān)聽,結(jié)果宮女回來報告:皇后什么錯都沒有,連說話都沒大聲過。甚至有太監(jiān)偷偷告訴王皇后:萬貴妃要找您的麻煩,您最近小心點。
人心是最有效的防火墻,王皇后用善意把自己裹成了銅墻鐵壁,就算萬貴妃想搞事情,也找不到突破口。
萬貴妃的悲劇結(jié)局vs王皇后的大滿貫
生前確實風(fēng)光無限,可死后卻沒留下半點好名聲。
在民間話本里,她成了毒婦的代名詞。連《明史》都委婉寫了句萬貴妃寵而妒。可翻開《明憲宗實錄》,這些罪行根本沒有實錘:她的妒是真的(不許其他妃子靠近憲宗),但毒手是假的(紀(jì)妃的孩子是吳廢后和張敏養(yǎng)的,柏妃的兒子是得天花死的)。
她去世時,身邊只有幾個哭紅眼睛的老宮女;她的皇貴妃之位,沒換來皇后的尊榮;她的盛寵,沒換來孩子的陪伴;甚至連身后名,都成了壞女人的符號。
最諷刺的是,她拼了命想要的皇后之位,最后成了王皇后的囊中之物——而那個不聲不響的女人,從來沒和她爭過。
萬貴妃去世那年,王氏已經(jīng)在皇后位上坐了20多年。
七個月后憲宗去世,18歲的孝宗朱祐樘繼位。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跪在王皇后面前,說:母后,以后兒子給您養(yǎng)老。(《明史?孝貞王皇后傳》)
孝宗的孝,不是表面功夫,每天早朝結(jié)束,他必定先到慈寧宮給王皇后請安,親手遞上一杯溫茶。宮里有進(jìn)貢的新鮮水果,他第一份肯定送到王皇后宮里。
弘治十八年(1505年)孝宗去世,15歲的武宗朱厚照繼位,直接尊王皇后為太皇太后。武宗雖然貪玩,愛跑出去游山玩水,但每次出門前,都會親自到慈寧宮辭行,回來第一件事就是報平安:太皇太后,我回來了,沒闖禍。
正德十六年(1521年)武宗去世,嘉靖帝朱厚熜從湖北安陸來京繼位。這位外藩入繼的皇帝,對孝宗一脈沒什么感情,卻對王太皇太后保持著最大的尊敬,他特意把慈寧宮重新裝修了一遍。
![]()
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太皇太后走完了74年的人生。她去世時,嘉靖帝親自到慈寧宮哭祭,下旨輟朝十日,追謚她為孝貞純皇后,祔葬憲宗茂陵,神主祔太廟。
這是明代皇后能得到的最高榮譽(yù):和皇帝合葬,牌位進(jìn)太廟,永遠(yuǎn)享受后世的祭祀。
老達(dá)子說
萬貴妃和王皇后的結(jié)局,像一面雙面鏡,照出了后宮最真實的贏輸邏輯,《明史》里,對兩人的評價只用了兩句話:
萬貴妃:“寵冠后庭,而卒不得正位中宮。”
王皇后:“后性仁厚,嫉妒不形,孝宗即位,事之如母。”
這兩句話,道盡了后宮的生存真相~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