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狂賺10億,樊登講書是知識救贖還是割韭菜?
![]()
你敢信嗎?有人坐在家里,念幾本書,錄個音頻,兩年時間,狂攬10億。
不是電影,不是段子,是真事。
主角叫樊登,一個其貌不揚的陜西漢子,
央視前主持人,如今的知識付費“土皇帝”。
2013年,他和幾個朋友湊錢搞了個“讀書會”。
名字樸素,叫“樊登讀書”。
誰也沒想到,這玩意兒后來成了印鈔機。
他不寫書,不講課,就干一件事:替你讀書。
![]()
每年讀50本,每本講40到60分鐘,做成音頻+PPT,年費365。
聽起來不貴,第一批用戶搶瘋了。
因為——我們太忙了,忙到連翻書的時間都沒有。
而他替你讀書,兩年賺10億。
翻了下公開信息,樊登讀書背后的公司——上海黃豆網絡,
網上有人傳2021年和2022年樊登讀書總收入50個億,賺翻了!
但后來樊登澄清,沒那么多,是10個億。那也是一筆巨款呀!
狠的是,網友說它的毛利幾乎是70%。
![]()
也就是說賺一塊錢,成本才花兩三毛,這生意,簡直比印鈔還省力。
他一本課程錄完,成本很低,賣1萬份和賣100萬份,收入天差地別。
而用戶呢? 截至2023年底,注冊用戶超6000萬,付費會員超2000萬。
相當于每7個中產,就有1個為他掏過錢。
這不是讀書,是集體焦慮的變現。
你以為樊登只是個“讀書博主”?
太天真了。
他最牛的地方,是把“用戶”變成了“代理商”。
2018年起,他搞“城市分會”。
你交幾萬塊,就能當“樊登讀書地方負責人”,有資格拉人頭、辦活動、發展下線。
![]()
入門費3萬起步,高階代理10萬+。
這些人不僅要賣會員,還得組織讀書會、搞培訓、拉社群。
這像不像傳&銷?不,它合法,叫“知識代理制”。
全國幾千個分會,像毛細血管一樣,自動幫他收割流量。
他坐在上海,幾乎不用操心運營。
一個二線城市代理,靠發展300多個下線,
一年傭金拿了80多萬。
![]()
而樊登呢?幾乎零成本擴張。
這哪是知識付費?
這是用“讀書”包裝的分銷帝國。
對比羅振宇、李誕,他贏在哪?
同樣是知識IP,差距一眼看清。
羅振宇的“得到”,太精英。滿屏都是經濟學家、哲學家,普通人聽著像天書。
李誕呢?從脫口秀起家,內容娛樂化,用戶粘性低,笑完就忘了。
樊登呢?專攻普通人最痛的點:職場、育兒、夫妻關系、創業。
他講《可復制的領導力》,一句“管理不是管人,是搭系統”,讓無數小老板醍醐灌頂。
![]()
他講《非暴力溝通》,“別一上來就指責,先說感受”,多少夫妻聽完開始改口。
他不講深奧理論,而是把書“翻譯”成中國式人情世故。
聽他的課,就像聽大哥嘮嗑,句句戳心,立馬能用。
他賣的不是知識,是“改變人生的幻覺”。
別以為樊登高枕無憂。
抖音上,一群95后博主殺出來了。
“1分鐘講完一本《窮查理寶典》”
“3句話get《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
免費!免費!免費!
![]()
用戶還愿意花365買年卡嗎?
樊登急了。
他親自下場抖音直播, 每周三場,講書+帶貨。
推出“極速版”,9.9元試聽7天。
還跟東方甄選合作,搞“讀書+好物”聯名。
更狠的是:他開始盯上企業客戶。
“樊登企業版”上線,公司采購,員工免費聽。
一單幾十萬,輕松入賬。
某上市公司一口氣買了5000個賬號,一單收了幾百萬。
他知道,個人用戶快見頂了,必須找新奶牛。
對于他的這種模式,網友吵翻了:他是救星,還是騙子?
關于樊登,兩極分化嚴重。
支持者說:“我老公以前打游戲到凌晨,現在聽樊登講書,家庭和睦了。”
“980換50本書的精華,比一頓飯貴點,值!”
![]()
“他讓我第一次覺得,讀書真的能改變生活。”
反對者罵得更狠:
“全是雞湯!聽他講書,越聽越蠢!”
“把《百年孤獨》講成夫妻溝通技巧,侮辱原著!”
“本質是割韭菜,制造焦慮,然后賣解藥。”
還有人扒出:他講的很多書,斷章取義,過度簡化。
![]()
比如《反脆弱》,他只說“要擁抱變化”,卻忽略了塔勒布對系統性風險的警告。
《窮查理寶典》他只提“多元思維”,卻避而不談人性貪婪。
你聽的不是書,是樊登的“二手感悟”。
![]()
2024年7月,樊登在一場訪談中哽咽:
“有時候半夜醒來,我會自責。
我是不是讓太多人以為,聽我講書,就等于讀了書?
我是不是助長了這個時代的‘懶閱讀’?”
這句話,戳心。
我們太急了。
急著升職,急著賺錢,急著變優秀。
![]()
于是我們找捷徑——聽別人講書。
可真正的閱讀,是思考,是質疑,是反復咀嚼。
不是別人嚼碎了喂你,你就以為吃飽了。
樊登提供的是“快餐”。好吃、快、方便。但吃多了,營養不良。
回頭看,樊登的成功,不是因為他多牛,而是因為我們太焦慮。
怕被淘汰,怕孩子輸,怕跟不上時代。
![]()
于是我們瘋狂學習,報課、打卡、聽書。
可一年下來,真正改變的,有幾個?
數據顯示:中國成年人年均讀書不到5本。
而其中,真正讀完紙質書的,不足10%。
大多數人,只是“聽過”書,聽過,就等于知道了,知道了,就等于成長了。
這是一種自我欺騙。
![]()
樊登的崛起,是一面鏡子。
它照出我們的浮躁:我們不要深度,只要速度;不要思考,只要答案。
真正的成長,從來不是靠“聽別人講書”完成的。
它需要:靜下心,翻開書,做筆記,在深夜里反復琢磨一句話,在生活中一次次試錯、調整。
但這個時代,沒人愿意等。
所以樊登贏了。他贏在“快”,也輸在“淺”。
最后問一句:你聽樊登講書,是為了成長,還是為了安慰自己?
如果是后者,365買的不是知識,是心安。
![]()
真正的閱讀,沒人能替你完成。
關燈,翻書,動腦,才是成長的開始。
沒人能替你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