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誤以為中風是“猝然而至”,毫無征兆。實則不然,人體會提前發出信號,只是常被忽視。身體以它的方式預警,我們卻未及時察覺。下面這 3 種常見異常,看著像小毛病,卻可能是中風信號,多留意、早檢查,能少些風險。
身體若出現3 種異常,別不當回事
這 3 種情況都有個關鍵特點 ——“突然出現”,和累了、沒睡醒的感覺完全不同,可對照觀察:
![]()
突然單側手腳沒力氣,拿東西總掉: 比如做飯時突然握不住鏟子,或走路時一條腿沒勁兒、往一邊歪,得扶東西站穩。這種無力不是 “歇會兒就好” 的累,而是身體 “不聽指揮”,尤其只出現在單側時更要留心。有位阿姨早上拖地,右手突然使不上勁讓拖把滑落地,她以為沒睡醒,結果中午左腿也發沉,去醫院才知是中風早期信號。
說話突然不清楚,別人聽不懂: 不是偶爾 “舌頭打卷”,而是想表達卻 “說不明白”。比如想叫 “老伴” 卻發模糊音,說 “我想喝水” 被聽成 “我想吃飯”。有人會以為是 “老了記性差”,其實是大腦管說話的地方出了小問題。有位叔叔想讓家人拿報紙,說三遍都沒人懂,最后只能比劃,就醫后才知是中風信號。
看東西突然模糊,像有東西擋著: 不是 “眼睛干澀” 的模糊,而是突然 “視野缺一塊”。比如看電視時覺得屏幕一側少塊區域,眨眼睛、揉眼睛都沒用;或看書時一行字中間突然有幾個字看不見。這種情況可能只持續幾分鐘,但別當 “眼睛疲勞”。有位阿姨看手機時突然看不清屏幕右側,以為是手機問題,換了手機還這樣,就醫后醫生說幸好來得及時,這是中風預警。
![]()
出現信號別慌,先做 3 個小動作再送醫
自己或家人突然出現上述情況,別慌,花 1 分鐘做 3 個簡單動作,能幫醫生更快判斷,避免耽誤時間:
讓對方笑一笑,看兩邊臉是否對稱: 讓他自然微笑,觀察嘴角有沒有一邊高一邊低,或臉頰是否一邊下垂。若笑時臉 “歪了”,比如一側嘴角往下掉,就要警惕。
讓對方抬抬胳膊,看能否舉平: 讓他把兩只胳膊伸直、掌心朝上,保持 5 秒。若一只胳膊舉不起來,或舉到一半就掉,哪怕輕微晃動,都要注意。
讓對方說句簡單的話,聽是否清楚: 選 “今天天氣很好”“我想吃米飯” 這類常用話,讓他完整說一遍。若說得含糊,或漏字、錯字,比如把 “天氣” 說成 “天記”,就需重視。
做完這 3 個動作,只要有一個沒通過,就趕緊送醫,路上盡量讓對方坐著或躺著,別多走動。
![]()
這些 “隱形信號” 易被忽略,其實在提醒你
除了上面 3 種明顯情況,還有 2 個 “不顯眼” 的信號,很多人當小毛病,實則也是中風預警,別忽略:
頻繁頭暈,是 “天旋地轉” 的暈,不是蹲久站起的暈: 比如早上起床坐起時,突然覺得房子在轉,得扶床頭穩住;或低頭系鞋帶時,突然暈得想嘔吐。這種暈和 “蹲久站起眼前發黑” 不同,后者歇 10 幾秒就好,這種可能持續幾分鐘,還可能伴惡心。有位爺爺總以為是血壓高,吃降壓藥沒好,就醫后才知是中風早期信號。
手腳發麻,不是 “壓久了” 的麻,而是沒原因頻繁出現: 比如坐著看電視時,突然覺得指尖發麻像有小蟲爬;或躺著睡覺時,一條腿麻得厲害,活動 10 多分鐘還沒緩解。這種麻和 “壓胳膊睡覺醒了麻” 不同,后者動一動就好,這種會頻繁出現,有時還伴 “手腳發沉”。有位阿姨以為是頸椎不好,貼膏藥沒用,檢查后才知是大腦供血有問題,也是中風預警。
![]()
其實不管是明顯信號還是隱形提醒,都不是 “一定會中風”,只是身體在說 “我不舒服,要檢查”。不用慌也別自己嚇自己,發現異常及時就醫檢查,早了解情況、早調整。平時多留意自己和家人的身體變化,就是對健康最好的保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