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記者走進大埔縣三河鎮,瀝青路面平坦整潔,古色建筑間墻繪亮眼,韓江岸邊綠樹成蔭——自入選省“百千萬工程”首批典型鎮以來,三河鎮下足“繡花功夫”,在環境整治、產業發展等方面多點發力,實現鎮域風貌與經濟實力的全面蝶變。
“以前電線像蜘蛛網,現在線路整齊、墻面有畫,住著舒心多了!”談起圩鎮環境的變化,三河社區居民張女士感慨地說道。近年來,三河鎮以美麗圩鎮“七個一”建設為抓手,高標準推進“三線”整治,采用“四網融合”模式累計立桿49根、布放皮線26萬米、安裝光交(分)箱41個,成為梅州市首批典型鎮中唯一在省通信管理局實地核查獲評“優秀”的鄉鎮。
![]()
![]()
環境提升不止于“凈”,更在于“美”。依托汀江、梅江、梅潭河匯流的韓江源,該鎮打造1.2公里美麗河道,串聯母親雕像、明清古建筑、明代城墻等景觀;建成集景點三維展示、特色推介于一體的圩鎮客廳,并在全鎮布局文體廣場、小公園等設施,讓居民“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休閑空間。
環境“顏值”的提升,為產業發展搭起了舞臺。在打造“美麗圩鎮”的過程中,三河鎮重點突出紅色文化的傳承與保護,充分整合五豐梅潭河碧道、紅船浮橋、三河壩戰役紀念園等農文旅資源,打造特色文旅路線。據了解,2024年,三河壩戰役紀念園成功獲評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2025年以來累計接待游客超50萬人次,紅色文旅成為古鎮“金字招牌”。
![]()
文旅火熱的同時,工業發展同樣勢頭強勁。三河鎮以三河工業園為經濟主戰場,建立“一對一”企業服務制度,以“店小二”姿態優化營商環境,引進博睿能磷酸鐵鋰儲能、大埔峽能等“打糧食”項目,推動大埔電廠、博富能等“四上”企業快速發展。2024年,三河全鎮“四上”企業及擬培育“四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達28.5億元,新增固定資產投資17.2億元。
此外,在鄉村產業方面,三河鎮通過“產業村長”聯農帶農模式,穩固1.2萬畝蜜柚產業優勢,并積極培育松茸菇種植等新產業,帶動192名群眾月均增收超1000元。同時,創新成立強村公司,構建“光伏公司+強村公司+群眾參與”合作模式,打造千畝指天椒種植基地。五豐村、舊寨村辦靈芝種植廠,匯城松茸菇采摘基地等項目建設如火如荼,助推村集體穩步增長。
“我們將繼續以‘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建設為契機,以紅色資源為依托,以項目建設為抓手。”三河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黃明宏表示,該鎮將持續抓產業、興文旅、美生態,扎實走好“工業強鎮、文旅旺鎮、生態美鎮”發展路徑,讓三河古鎮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煥發更多活力。
來源:掌上梅州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