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刷抖音,誰還沒為這幾樣東西心動過?
一扇能看雪山的窗、一個私湯溫泉池、或者酒店里一場非遺體驗……光是看看,就讓人想立刻請假出發。
這些讓人上頭的視頻,往往都帶有同一個標簽——#住進風景里,它在抖音的播放量已經超過345.5億。
越來越多的人,真的會因為刷到一個好看的轉角、一扇能框住風景的窗,就決定“為一家酒店,專程去一座城”。
酒店,對大家來說早就不只是睡一覺的地方。它正在變成治愈打工人的“情緒療愈所”、能拍大片的“社交貨幣”,甚至本身就是旅行的目的地。
最近,抖音生活服務聯合中國旅游協會、邁點研究院首次發布《2025年心動酒店趨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DT商業觀察》結合《報告》和社媒觀察,聊聊這屆消費者是怎么從“出門訂個房”變成“為房出個門”的。
越“特色”越受歡迎:生活方式型酒店成行業增長新引擎
如今的酒店行業,正在上演“冰火兩重天”。
一邊是傳統酒店業績整體表現平緩:行業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酒店的入住率和平均房價是2023年同期的95%,平均每間房的收入則為2023年同期的90%。
而另一邊,特色酒店卻火到不行。
在市場整體平穩的背景下,主打“沉浸式體驗”的生活方式酒店,反而逆勢增長。來自抖音生活服務的數據顯示,2024年抖音特色酒店數量相較2022年增長了73%。2025年以來的增長則更加亮眼,以今年五一和暑期為例,平臺上特色酒店的核銷訂單量分別同比增長133%、83%。
為什么這類酒店能跑出來?
這不是市場的偶然回暖,而是這屆消費者真的變了。
他們不再單純比較性價比,而是把“能否讓我心動”作為首要考量,愿意為好的體驗、美的風景和能共鳴的情緒買單。
抖音用戶@石慧 通過抖音團購入住了杭州湘湖逍遙莊園酒店,被“一步一景”的酒店環境和唐風建筑所打動,決定天氣涼快一些還要再去住幾天。
像她這樣的愿意為體驗駐足、為心動復購的人,不在少數。
根據邁點研究院2025年6月的品牌指數,養生酒店(品牌指數 +9.99%)、社交酒店(+8.87%)等主題類型漲幅顯著,說明大家越來越愿意為“特色”掏錢。
其實“生活方式酒店”(Lifestyle Hotel)這概念上世紀80年代就有了,指的是通過設計、在地文化和社交空間,滿足大家個性化體驗和精神需求的酒店。
但它從一個小眾概念成為大眾消費熱點,還是這幾年的事。
其中,抖音等短視頻平臺扮演了破圈推手的角色,通過短視頻的視覺沖擊力和直播的沉浸感,把那些藏在山水、古鎮里的特色酒店推到了消費者面前,讓人刷到就停不下來,點贊收藏的同時恨不得立刻出發。
這屆消費者,住酒店就圖這6種“心動”?
當消費者開始為了一扇能看雪山的窗、一個帶私湯的院子,甚至一次酒店里的非遺體驗,專門訂酒店時,他們早就不滿足于睡一覺,而是要住進一種“向往的生活”里。
順應這種趨勢變化,抖音生活服務正式推出「心動榜酒店」,這份榜單聚焦“能帶來真實美好、驚喜連連的酒店體驗”,并把大家這種“憑感覺下單”的行為拆解成了6大心動標簽:
能拍大片的#無價窗景
治愈身心的#自然療愈
躺平帶娃的#親子友好
沉浸式的#當地風情
有故事感的#文化探尋
工作休閑兩不誤的#品質商旅
這六大標簽并非憑空而來,它們恰恰呼應了當下旅居的五大趨勢:周末微度假、躺平遛娃、反向旅游、精神療愈和社交打卡。
說白了,大家住酒店早就不為“睡一覺”付錢,而是在為某一種甚至更多的“心動”買單。
無價窗景——為一扇窗,奔赴一座城
一扇能看日照金山的窗、一個直面海浪的陽臺、一片能躺平看星空的屋頂、推窗見綠……這些都成了大家選擇酒店的新理由,也催生了“為一扇窗,赴一座城”的旅游新變化。
就像用戶 @阿雪 說的:“選酒店首先把沒有窗景的排除在外,然后如果窗外只是停車場或者樓群,再便宜我也拒絕。出去旅游,推開窗當然希望就能看到當地的獨特風景,不拘于是雪山、森林或者海……再妥協也至少得有花草掩映。”
這不是矯情,是一種新型剛需。數據顯示,72%的人愿意為絕美風景支付更高價格,這一比例位居所有心動因素之首。
自然療愈——住酒店,就是為了什么也不干
在酒店做什么?
回答TOP1是睡覺(86%),就連發呆(49%)也遠遠甩開健身(40%)、看書(28%)……
換句話說,住酒店,是希望在酒店的獨立空間里,收獲徹底的精神放松和情緒恢復,圖的就是“自然療愈”。
具體到設施需求,56% 的消費者期望酒店配備溫泉,49%希望有SPA 館、按摩理療場所。
對酒店的療愈需求在一線城市人群中格外迫切,61%的大城市人群期望酒店有溫泉,52%希望配備SPA設施,顯示出高壓環境下,都市人正將酒店視作不可或缺的精神ICU。
親子友好——躺平帶娃,才是真度假
親子家庭,已成為酒店市場最愿意花錢的群體。他們挑酒店的標準就一個:是不是真·親子友好。這正好對應了“躺平遛娃”的新趨勢。
2025年親子度假市場規模已經沖到3000億,消費邏輯就一條:花錢買省心。
《報告》的數據也印證了這種需求:
75% 的有孩家庭會優先選擇“親子友好型酒店”,85% 的人認為帶孩子方便(如有兒童樂園、托管服務)非常重要。
![]()
家長們也愿意為此支付更高溢價,《報告》顯示,50% 的家庭接受每晚500-1000元的價格,23% 甚至愿意支付1000-3000元/晚。
2024年五一期間,抖音親子酒店訂單量漲了174%。這哪是在酒店遛娃,分明是爸媽去酒店享受“自我救贖之旅”。
當地風情——反向旅游,住進地方文化里
當熱門旅游地人山人海、連鎖酒店又千篇一律,越來越多人開始“反向旅游”,他們不約而同選擇了那些充滿當地風情和文化探尋感的小眾酒店。
《報告》顯示,41% 的消費者有過“反向旅游”的經歷,他們不執著于大城市的燈紅酒綠,而是前往三四線潛力城市、五六線縣域/鄉鎮,沉浸式體驗當地的風土人情,住進有地方特色的酒店。
更有24%的人坦白:我就是為了一家特色酒店才動身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一趨勢中女性展現出更強的決策主導性。
37% 的女性旅行者會先決定心儀的特色酒店,再規劃周邊行程,比例是男性的3倍。此時的酒店不再是旅行的配套設施,而是觸發旅行靈感、定義旅行風格的核心。
抖音上反向旅游 話題累計播放超3.1億次,很多小城好酒店因此出圈。
文化探尋——有故事的酒店,更值得發朋友圈
消費者對酒店的要求越來越高:不能只是舒服,還得“有文化”,有故事的酒店,才值得發朋友圈。
非遺手作、古籍閱覽、建筑群、在地藝術展……這些內容正成為酒店吸引用戶的殺手锏。
《報告》顯示,在選擇酒店時,體驗當地特色風俗、非遺文化的需求占據前二,做手工等活動的需求也緊隨泡溫泉和SPA/養生場所之后。
換句話說,酒店不再只是服務空間,更是文化空間,越來越多人愿意為文化體驗付費。
品質商旅——出差,也可以不將就
如今的打工人從不委屈自己,差旅也要有“小確幸”。
他們拒絕“沉悶、標準化、除了睡啥也沒有”的傳統商務酒店,轉而追求“高效辦公+深度睡眠”的復合型體驗。不僅要位置便利、Wi-Fi順暢、辦公區舒適,也對床品質量、枕頭選擇、健身房配置甚至大堂設計、餐品豐富程度有了更高要求。
在經常出差的黎女士眼中,商旅酒店“便捷舒適、出品穩定是關鍵”。
在心動榜查看“品質商旅”下的酒店,各大酒店賬號都在從不同角度展示自己的“雙枕選擇”“靜音樓層”“智能辦公設備”“免費接送機服務”“叫醒服務”等細節,這些曾經被忽視的體驗,如今成了打動差旅人士的關鍵。
換句話說,一大批人正在重新定義差旅生活,它不應只是奔波與疲勞,也可以兼顧效率與療愈,甚至成為日常中的一段品質時光。
消費者心中的“好酒店”,標準變了,玩法也變了
當傳統酒店還在舊賽道內卷——比床品支數和泳池大小時,抖音上有一批人早就用點贊、收藏投出了新答案,他們不只為床有多好睡而買單,更為酒店有多“好拍”“好玩”“好發呆”而付費。
數據證明,這屆消費者很吃這一套:
2025年1-7月,抖音無價窗景類酒店的搜索量猛增41.2%,自然療愈相關內容點贊率提升22.5%,文化探尋主題酒店的搜索量也增長了31.7%。
此外,“六大標簽”相關的生活方式酒店交易金額也同步飆升。《報告》顯示,2025年1-7月,“親子友好”“自然療愈”等標簽商家交易額增幅超170%。
這表明,搜索量和點贊率的增長并非虛火,而是實打實的生意增量,被種草的用戶真的會去。
抖音能做成這件事,靠的不只是流量,是一整套讓人“刷著刷著就訂了”的生態:
內容上,旅行、親子、酒店測評等各類達人,甚至明星、酒店老板和主理人,都從不同視角真實展示酒店體驗,讓你還沒出發、就已經在腦海里住過了一遍。此外,許多適合社交分享的酒店,尤其容易激發抖音用戶的創作熱情,產生大量爆火的UGC內容。
就拿2025年新開業的麗江既見·象罔隱奢度假酒店來說——它開在文筆山半山腰,抬頭直面玉龍雪山,低頭俯瞰整個麗江城和文筆海,而且離麗江古城也就幾公里,算得上“出則繁華,入則寧靜”。酒店剛起步就玩得很溜:初期精準合作帶貨兼品宣的達人,視頻播放破200萬,一支視頻就帶動了100萬+的成交。
下單體驗上,“預售+日歷房”模式,既服務凡事事先規劃的J人,也照顧說走就走的P人;“X+Y組品”套餐(比如房+下午茶/SPA/非遺體驗)則讓用戶一鍵打包“住宿+體驗”,更貼合情緒消費的需求。
成都青城宋品酒店,作為華住集團的高奢品牌,酒店主打宋式文化體驗與私湯別墅特色,通過融合西蜀建筑風格與宋代文化元素,為顧客打造叉手禮、特制檀香、道家主題宴等沉浸體驗的同時,塑造出府邸宅院氛圍。
數據顯示,2025年1-7月,特色生活方式酒店日歷房訂單占比同比提升81.76%,驗證了這一組合拳的有效性。
更深層的價值在于,抖音生活服務并非只做“流量中介”,而是為生活方式酒店構建了“內容種草-交易轉化-口碑沉淀”的全鏈路經營體系。
越來越多酒旅企業正主動融入這一生態,開始運用“短視頻+直播+團購+日歷房”的組合策略,在平臺內完成一站式轉化。
不少酒店已經玩明白了:華住會曾用“直播+日歷房”十多天賣了8000萬;杭州國際會議中心洲際酒店也發現,抖音能精準幫他們觸達目標用戶;既見·象罔雪山隱奢酒店更直言——對有特色的酒店來說,抖音不是銷售渠道,更像是激發需求的神器。
說到底,酒店業的游戲規則已經徹底變了:從前拼的是硬件,現在拼的是誰能創造心動瞬間。誰握住了“心動力”,誰就拿到了消費者的投票。
回到最初的問題:當大家愿意為了一扇窗、一個浴缸、一次酒店內的手作體驗付費時,酒店的角色到底是什么?
它不再只是旅途中的落腳點,而是城市微度假的載體、在地文化體驗的接口、都市人情緒療愈的容器。
抖音生活服務心動榜酒店背后的六大心動標簽,也意味著比起功能性住宿,未來的酒店,更應該成為細分的生活方式提案者。
至此,酒店業的競爭邏輯從過去比拼床品規格、泳池大小的硬件參數,轉向爭奪用戶心動瞬間的“心動力”競爭。
誰能為用戶創造值得分享和回憶的體驗,誰就能在互聯網生態中搶占內容傳播紅利,在新消費時代贏得持續增長的密鑰。
(*封面和頭圖素材來源抖音達人@湯憶TANG)
作者/孟萍萍@cq2731443
編輯 /林美汕@MICLIN000
設計/戚桐琿 運營/蘇洪銳
企劃/潘志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