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現階段的家長,都執著于這一件事,內卷雞娃。
在他們看來,只要我雞娃,給孩子投入大量的資源,孩子就有可能成龍成鳳。
這個“有可能”的概率,在這個年頭,貌似有點低。
只要我們關注這些年大學生的就業情況,就會發現,大學生的就業率,基本都不太高,完完全全是“畢業就失業”。
以至于很多人都調侃,外賣行業和快遞行業,正在成為“知識密集型行業”。(涌入其中的大學畢業生越來越多了)
雞娃到最后,大學生變得不值錢,說明了這些問題。
![]()
02
市場規律:物以稀為貴,物多不值錢。
如果屏幕前的你,是80年代、90年代或者00年代的大學生,那你一畢業,基本都可以到公家單位、國企單位上班,端鐵飯碗。
那個年代的大學生,乃是名副其實的天之驕子,到哪都是受歡迎的。
為什么?因為那時候大學還沒有擴招,大學生的數量特別稀少,就跟熊貓一樣,所以物以稀為貴。
后邊,大學逐漸擴招,到了今天,更是瘋狂擴招,基本人人都能上大學(包括大專)。這個時候,大學生就變得不值錢了。
其實很好理解。100個人里邊,只有1個大學生,那大學生就是值錢的。
但是,100個人里邊,有50個大學生,那大學生就是不值錢的。
這是“供給和需求”的市場鐵律。
![]()
03
資源越來越少,人越來越多。
近些年的大學畢業生人數,那是屢創新高,動不動就一千多萬人。
你想想,每一年都有上千萬的大學生畢業,市場哪有那么多的資源、崗位,去容納他們呢?
說得再直白一點,我們每一年產出的大學畢業生人數,比大部分發達國家的總人口還要多。資源,夠分嗎?肯定是不夠分的。
你看四大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就容納了差不多上億的人口。大學生繼續涌入其中,還有出路嗎?沒有出路。
這個時候,肯定有人會說,不到北上廣深打拼,難道他們就不能回到老家嗎?
只能說,大部分人的老家,都是落后的小縣城,那里根本就沒有任何就業的崗位。
以至于,很多人都瘋狂卷學歷,考公考編。幾千人爭一個崗位,比買彩票中獎的概率,還要低。
![]()
04
一個很現實的情況:人人都XXX,等于人人都沒有做XXX。
人人都內卷,等于人人都沒有內卷;人人都雞娃, 等于人人都沒有雞娃。
可以這樣理解。每個父母都給孩子報補習班,那孩子所學的東西,就會“趨同”。到頭來,大家的情況都差不多。
隨著孩子讀完書,大學畢業,學歷和知識水平都差不多的他們,就只能拼家庭資源、家庭背景、父母關系等等。
比如說,A是211的高材生,父母都是有關系的有錢人;B是211的高材生,父母都是底層的窮人。
你覺得,隨著他們大學畢業,他們誰的前途,會比較光明呢?
毫無疑問,是A可以找到穩定、收入高的工作,前途比較光明。
內卷到最后,就是拼爹拼媽。所以說啊,這瘋狂的內卷,如果不停下來,那受害的,只會是大部分的普通家庭。
![]()
05
寫到最后
在很多父母(尤其是沒讀過書的父母)的看來,只要我的孩子讀了大學,就算有出息了。
可這些父母沒有想過,讀大學,只是一個過渡的階段,而畢業后能不能找到好工作,能不能賺到錢,才是最關鍵的。
如果讀了大學,畢業后還是失業,只能回家啃老,那讀不讀大學,又有什么意義呢?
不是說讀書不好,而是說內卷環境下的雞娃,只會培養出一大堆“不值錢”的大學生。
有一個調侃,3000塊月薪找一個水泥工不容易,但找一個大學生特別簡單。
這不就是妥妥的諷刺嗎?
文/舒山有鹿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