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沒錢確實決定了一個人的出身,但在學習這件事上,似乎不能說因為一個孩子家里窮,就不讓他考清華和北大,這樣做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可要是到了考研階段,大家確實得理解,有些導師帶學生的時候,是有自己的考量的。
如果他們在選擇學生時會考察學生的家境,其實也只能試著去理解這種情況。
![]()
為何導師偏愛“有錢學生”?窮不是問題,就怕學生自己“不懂事”
現在不少研究生私下交流時,都會提到一個挺現實的情況,就是有些導師已經不再隱晦,會直言不諱地跟學生或是在交流中說起自己選人的傾向。
要是遇到兩個分數差不多的學生,一個家境普通甚至偏窮,一個家里經濟條件好一些,這些導師往往會傾向于選擇有錢一點的學生。
他們給出的理由聽起來也有幾分 “現實考量”,比如覺得家境好的學生不用太操心生活開銷,能更專注地投入到科研里。
![]()
不用一邊做實驗一邊還得想著怎么兼職賺生活費,也不用因為湊不齊項目里一些小額的耗材費用而分心。
還有的導師會覺得,家境好的學生在人脈和資源上可能更有優勢,以后做項目要是需要對接一些外部資源。
或許能提供些幫助,哪怕只是前期調研時能更方便地去不同地方收集資料,不用因為差路費而受限。
![]()
甚至有導師直接說,帶學生其實也需要投入不少精力,要是學生總被生活壓力絆住腳,難免會影響研究進度,反而得花更多時間去協調。
不如選個能全身心撲在學術上的。這話聽著有些直白,甚至讓不少家境普通的學生覺得委屈。
可在一些導師看來,這就是從實際研究需求出發的選擇,也讓越來越多準備考研的學生不得不開始正視家境在考研擇校選導師時,可能帶來的影響。
![]()
但是最直接的理由還在后頭,其實對窮學生來說,錢并不是最大的問題
關鍵在于很多窮學生沒見過世面,做事不夠成熟懂事。比如老師有時候要帶學生一起出差,可有些學生連訂酒店都不會。
在大城市也完全沒有生活經驗;陪老師去參加學術會議時,表現得唯唯諾諾,一點都不大方;老師需要他做一些禮節性的溝通,或是學術方面的陳述之類的事,他也做得不夠好,這就讓老師感到非常頭疼。
再加上有錢人家的孩子,不只是生活條件好,父母還會用更高的認知去培養下一代的認知。比如有的學生,讀研的目的和未來規劃都清晰明確。
![]()
根本不用導師多操心;可對窮學生,老師總會擔心他不夠懂事——比如他的家長有時候素質不高,可能還會給老師造成麻煩;
他自己也可能理解不了老師一些話的言外之意,那就更不用說能不能給老師帶來額外的資源和幫助了。
其實讀研本身就是件很現實的事,你能給老師帶來的好處越多,老師在向院士道路前進時才能更順利一步。
![]()
只有在兩人都能得到益處的情況下,老師才會愿意選擇這樣的學生,作為自己未來的得意門生。
之前有個女生還講過自己的經歷,她的父母是小城市的,執意要請她的導師吃飯。可實際上,導師壓根就看不上她的家境。
也不覺得她父母能提供什么有價值的幫助。這種情況其實也讓這個女生特別尷尬,既覺得沒幫到導師,又怕導師因此對自己有看法。
![]()
所以大家也不用因為自己的家境情況就感到窘迫,與其糾結于出身帶來的差距,不如把精力放在努力提升自己的認知和能力上。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