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探索始于2016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的指導意見》(人社廳發〔2016〕80號),確立了15個試點城市(如上海、廣州、成都等),正式啟動長護險制度試點工作。2020年,國家醫保局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新增14個試點城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方實踐模式。
在服務供給上,長護服務“下鄉難”一直是業內公認的事實,“買不到服務”“買不到優質服務”的情況較為普遍。“我參加了長護險,但怎么享受照護服務?”,據調研,這是農村居民在參保時核心的疑惑點,很多群眾由于不理解,對于參加長護險心有怨言。還有一些長護護理服務機構負責人曾坦言道“為村里的失能老人提供服務不容易,居住的比較分散,來回路程也遠,經營的成本太高”。對此,如何為農村失能老人提供優質、可及的長護服務需要各地進行積極探索。
這一地給出了實踐答案——
統一部署推進試點工作開展
近年來,江蘇醫保部門認真落實國家“挖掘現有醫療資源、豐富長護服務供給”要求,按照“試點先行、逐步推開”原則,積極探索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長護服務,出臺《關于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開展長期護理服務的意見》,支持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失能人員提供高質量長護服務,加快補齊基層長期護理服務供給短板。在全省13個統籌地區部署“推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轉型發展提供長護服務”試點工作,與徐州市共建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長護服務工作聯系點,進一步提高長期護理服務的可及性、便利性。
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試點
充分挖掘現有基層醫療資源潛力,通過盤活閑置資源增設長護病區、新建擴建成立護理院以及提供居家上門照護服務等多種形式,鼓勵基層醫療機構發揮專業優勢,為失能人員提供優質長期護理服務。
![]()
徐州新沂市棋盤鎮中心衛生院針對傳統的診療科室服務人群不斷萎縮、高齡和失能群體逐年增加的新形勢,于2021年開始探索整合院內資源,利用閑置病區和床位設立長護專區。衛生院院長王剛說,2022年10月運營以來,共收住失能老人85人,既解決了人員房屋等資源閑置問題,還實現了運營結余30.19萬元。
南通啟東市志良護理院適應鄉鎮區劃調整后不再承擔基層醫療衛生服務功能的新形勢,依托當地合作鎮衛生院志良分院的醫療資源,于2023年9月納入長護險定點服務機構。護理院負責人葛健表示,護理院將醫養結合理念貫穿服務全流程,根據失能人員的身體狀況和護理需求,提供個性化長護服務,同時也帶動了周邊鄉村群眾就業增收。
引導基層醫療機構提升服務水平
通過加強長期護理服務質量監管,引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規范提供長期護理服務。及時將符合條件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舉辦的護理院納入長期護理保險定點協議管理,同時加強對入住失能人員服務管理。進一步加強對定點機構的政策宣傳培訓,不斷提升定點機構及評估人員履約的自覺性和規范性。截至目前,江蘇已有135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納入長護險定點協議管理,累計服務失能人員3106人,1007名失能人員在院享受長期護理服務。
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建設不僅是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戰略舉措,也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實現全民共享發展成果的重要途徑。通過長護險制度建設和完善,最終實現“失能有所護、護理有質量、負擔可承受”的目標,讓每一位失能老人都能享有尊嚴體面的晚年生活,切實增強全體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來源 | 江蘇省醫療保障局 中國醫療保險
編輯 | 徐冰冰 陳嘉蕾
熱點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