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11月6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發布會,介紹 “十四五”時期山東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十四五”以來,聚焦兒童、殘疾人和老年人需求,山東持續健全福利保障政策,整合服務資源,多措并舉推動社會福利由傳統的“兜底保障型”向“適度普惠型”轉變。
在兒童福利方面,深入推進兒童福利機構優化提質和創新轉型,探索開展兒童福利機構“開門辦院”,對外拓展服務范圍,強化醫療、教育、康復和社會工作一體化服務。在全國率先建成覆蓋省市縣鄉村的五級工作網絡,通過購買服務方式,廣泛開展關愛照護、心理疏導等服務項目,服務孤困兒童13.3萬人次。建立特殊監護困境兒童保障關愛制度,將6400多名兒童納入關愛服務體系。創新開展“護佑健康”大病保險項目,惠及孤困兒童14.3萬人次;深入實施助學工程,助力5000多名孤困兒童圓夢校園、成長成才。
在殘疾人福利方面,全面開展殘疾人“兩項補貼”“跨省通辦”、全程網辦,建設山東省殘疾人“兩項補貼”信息系統,7部門13類數據實時共享,身份證、戶口簿、殘疾人證3類電子證照自動調取,通過大數據比對及時提醒、靠前服務。目前,全省共保障困難殘疾人57.6萬人、重度殘疾人134.6萬人。依托城鄉社區各類服務機構、殘疾人“如康家園”等資源,全省136個縣(市、區)全部開展“精康融合行動”。
在老年人福利方面,全面落實老年人優待政策,16市全部建立高齡津貼發放制度。廣泛開展“暖心到家”服務項目,分級分類開展老年人探訪關愛,惠及89.2萬老年人。扎實實施特殊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程,累計投入3億元、改造15.8萬戶,有力提升了老年人居家養老的舒適性、安全性和便利性。在全國率先開展困難重度失能老年人集中托養,有效保障了困難失能老年人“愿進全進”“應養盡養”。
(大眾新聞記者 齊靜)
來源:大眾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