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滾動播報
(來源:中國社會報)
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當金秋的暖陽灑滿京城,2025年北京“敬老月”活動如約而至。連日來,一場場以孝親敬老為主題的精彩活動在社區、公園、文化場館等輪番上演,讓京城的大街小巷洋溢著溫暖與活力。這場覆蓋全市的敬老愛老助老行動弘揚了孝親敬老傳統美德,為共建老年友好社會注入了溫暖力量。
![]()
▲近日,北京市懷柔區渤海鎮北溝村組織鄰里互助員到103歲老人李鳳蘭家中走訪。本報記者 安 娜 攝
![]()
▲10月29日,北京市大興區舉辦“敬老月”活動。圖為老年朋友相聚在懷舊場景區。羅 悅 攝
舉辦養老大集
給老人送去“一站式”銀齡服務
日前,在位于北京市西南護城河畔的金中都遺址公園內,一場別開生面的養老大集在青磚城墻下熱鬧開張。公園廣場上,數十家展位蜿蜒鋪展,為老年人打造了“一站式”養老服務體驗長廊,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感受養老服務的便捷與溫暖。
記者在現場看到,養老大集劃分了“健康義診”“互動體驗”“養老金融”“法律咨詢”“服務推介”等專區,通過“政府搭臺、企業唱戲、群眾受益”模式,集中展示西城區在科技助老、金融服務、權益保障、健康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和成效。在健康義診區,專業醫療團隊為老年人提供血壓監測、中醫問診等服務;在養老金融區,銀行顧問通過案例講解,提升老年人防詐騙能力;在法律咨詢區,律師團隊針對遺產繼承、贍養糾紛等熱點問題提出專業建議;在服務推介區,養老服務機構工作人員熱情地向老年人介紹老年助餐、醫養結合等服務項目。前來逛大集的老年人在各個展位間穿梭,或駐足聆聽,或現場體驗,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活動現場,西城區民政局解讀了《西城區養老服務提質增效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明確以“構建居家養老多樣化、社區養老專業化、機構養老特色化、醫養康養相結合、事業產業協同發展的首都功能核心區特色養老服務體系”為目標,持續提升區域養老服務水平。“未來,西城區將持續圍繞老年人‘居、享、頤、康、智、醫、融、護、安、樂’十大需求,深入實施‘十養工程’,全力構建更具品質、更有溫度的老年友好型社會,將可感可及的專業養老服務送到老年人身邊。”西城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打造體驗展廳
讓老人在家門口體驗智慧養老
在朝陽區勁松中街的一處臨街建筑內,幾扇大大的落地窗如同畫框,將內部溫馨而充滿科技感的畫面展現在行人眼前:暖色調的裝修風格營造出家的親切感,智能機器人一會兒靈活跳舞、一會兒打太極,還不時向窗外招手致意。
這個位于朝陽區養老服務指導中心一樓的開放空間,既是朝陽區老齡友好智慧體驗中心,也是居家適老化改造的公共樣板間。10月25日,它正式向公眾敞開大門,成為朝陽區展示智慧養老新形態的窗口。
記者走進面積為280平方米的體驗空間,如同置身于一個精心設計的“家”:廚房、客廳、臥室、衛生間等生活功能區一應俱全,還融入了很多貼心的適老化設計和智慧科技養老產品。跟隨引導機器人,記者與幾位老年居民一同開啟了一場智慧養老“家庭”的探索之旅。廚房內,可升降的櫥柜設計讓老人輕松拿取高處物品,嵌入式富氫水機可通過科技手段凈化水質。衛生間內,智能馬桶為老人起身提供助力,可折疊收納的智能助浴器讓老人坐著就能沐浴,墻上的助力扶手還兼具小夜燈與緊急報警功能。臥室內,彌散式制氧機持續釋放清新氧氣,毫米雷達監測設備實時守護老人安全,床邊放置的便攜式洗澡機可以實現“出水即吸”。客廳內,有根據人體工學設計的按摩搖椅,有針對腳部與手部的專用按摩器,還有可移動電視機……
參觀完智慧體驗中心,69歲的劉女士感慨不已:“以前總覺得科技離老年人很遠,今天我才發現,原來科技早已融入了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我們打造老齡友好智慧體驗中心,旨在構建促進互動的橋梁:一方面,為老年人提供了解適老化產品和科技助老產品的平臺,消除他們對‘智慧養老’的陌生感;另一方面,為科技企業提供產品和應用場景展示窗口,幫助其了解用戶需求和建議,推動產品迭代升級。‘科技改變生活’不是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我們希望越來越多的老年人能夠到這里來親身體驗、暢所欲言,讓科技真正服務老年人生活。”朝陽區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推介旅居康養
有一種養老生活叫“詩和遠方”
“衡水市距離北京270公里,雄商高鐵衡水南站建成后,從北京出發,不到一小時就能到衡水。歡迎北京老年人到衡水走走、看看!”“東營市是黃河入海口城市、國際濕地城市,擁有1500平方公里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歡迎老年朋友到東營旅居康養,我在黃河口等你!”“懷來縣緊鄰北京,京張高鐵29分鐘就可直達。這里森林覆蓋率為51.8%,地熱溫泉含有28種微量元素,還盛產葡萄,誠邀您前來共享康養幸福生活!”……近日,北京市地壇公園內,紅墻黛瓦與秋日晴空相映成趣,東城區民政局在這里舉辦旅居康養推介活動,來自河北省衡水市、山東省東營市等11個城市的民政部門和養老機構負責人化身熱情的“推介官”,向北京老年人發出旅居康養邀請。
活動現場文化韻味濃郁,一本時光護照、一套精致的印章以及此起彼伏的吆喝聲串聯起了整個流程。老人領取時光護照后,可前往30余家養老機構的推介展位參觀,在了解旅居康養服務的同時,蓋上各具特色的文化印章,為這段“旅程”增添別樣趣味。各個展位前,工作人員傾情推介自家的特色服務。有的機構主打“健康養生”,工作人員熱情介紹:“我們這里依山傍水、空氣清新,春天可住山城醫養區,盛夏可住田園民宿區,秋冬還可泡天然溫泉,每一個季節都讓您住得舒適、安心、有滋味!”有的機構注重“文化養老”,工作人員娓娓道來:“我們成立了音樂社、攝影社等20多個文娛社群,可以讓您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享受閃閃發光的生活。”來自山東德州的一家養老機構特地為北京老年人推出了三天兩夜、五天四夜的體驗套餐,工作人員風趣地說:“歡迎叔叔阿姨們到我們德州吃扒雞啊!”現場氛圍溫馨而歡樂……
今年76歲的李先生饒有興致地詳細詢問了每一家養老機構的服務內容,從居住環境到飲食起居,從醫療服務到娛樂活動,認真地對關鍵信息進行了記錄。不一會兒,他便收集了滿滿一袋子的宣傳材料。“趁著現在身體還不錯,我想換個地方養老試試。回家以后,我和老伴商量商量,看看哪里更適合我們。”李先生笑著說。
搭建供需平臺
推動養老資源精準對接民生所需
秋日的昌平,層林盡染、如詩如畫。在緊鄰北六環的九華山莊內,昌平區養老資源推介會暨養老行業交流峰會拉開帷幕。政府部門代表、養老企業精英、科研機構專家等齊聚一堂,共商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高質量發展新路徑。
記者在現場感受到活動氛圍的熱烈。資源推介、合作簽約、行業交流等環節環環相扣,為養老機構、科技企業、服務供應商等養老產業鏈上下游主體搭建起合作橋梁,推動技術研發、產品創新與市場應用的高效聯動。昌平區民政局發布《養老資源圖譜》,將轄區優質養老機構、醫療資源等清晰呈現,為老年人繪制了一幅便捷的養老資源“導航圖”;推介一批可建設、可運營的養老設施資源,吸引更多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推出“京智融享—浦愛銀發”為老服務平臺,集線上預約照護、健康數據監測、養老政策查詢等功能于一體,為老年人提供觸手可及的智慧養老新體驗。昌平區養老行業協會分別與醫療機構和商業企業聯合會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打通綠色就醫通道,聯動商超、餐飲企業等推出“銀齡專屬優惠”“適老商品配送上門”等服務。養老科技企業分別與政府部門和養老機構簽訂合作協議,推動臥床老人智能翻身儀、便攜式健康監測終端等智能照護設備在養老機構應用。
活動期間,以“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共建老年友好型社會”為主題的主論壇以及“多元產業視角的銀發經濟新機遇和新動能”“整合與創新,驅動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金融助老 生活更美好”等分論壇相繼召開。各方代表圍繞核心議題展開深入探討,從政策解讀到實踐案例分享,從技術研發到市場應用推廣,全方位、多角度地為養老事業與產業的發展出謀劃策。
金秋時節,北京市各區民政部門、相關委辦局、養老機構、社會組織、金融部門等,在市老齡委的統籌指導下,創新形式、豐富內容,開展特色鮮明的“敬老月”活動。從養老大集的“一站式”服務到智慧展廳的科技體驗,從旅居康養的“詩和遠方”到供需平臺的精準對接……一系列活動的開展,營造了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濃厚氛圍,詮釋了“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學、老有所樂、老有所為、老有所安”的民生溫度,繪就了一幅孝親敬老、共建共享的溫暖畫卷。(本報記者 安 娜)
![]()
▲11月5日,北京市通州區民政局舉辦“運動伴銀齡,敬老暖人心”老年趣味運動會,100多位老人齊聚一堂,盡展銀齡群體的活力與風采。王 震 攝
![]()
▲近日,北京市順義區勝利街道幸福西街社區舉辦“情暖重陽,映照幸福”主題活動,邀請攝影師為老年人定格幸福瞬間。閆兆松 攝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