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動小手
點個 關注 ~
近期,動漫微短劇(漫劇)相關行業大會密集召開。
在 9 月 23 日的鄭州微短劇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動畫微短劇的平臺方、技術方、創作方代表齊聚,圍繞行業現狀、痛點、機遇展開深度探討。從政策規范到平臺生態,從技術革新到創作實踐,多方視角共同勾勒出行業發展的清晰藍圖。
從動漫微短劇行業發展的全局視角來看,當前行業正處在“爆發增長與規范提質并行”的關鍵窗口期,大會上政策端、平臺方、技術層、創作側的多元聲音,勾勒出了行業從“野蠻生長”向“生態成熟”躍遷的清晰路徑。
![]()
01
政策端——明確規范與扶持,錨定行業健康方向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司副司長楊錚在大會中明確了動漫微短劇的發展邊界與支持方向,為行業定調。
1. 定義與分類:
從管理層面將動漫微短劇界定為“網文、平面漫畫或原創劇本的視頻化再創作”,并分為三類——深度使用 AI 的“ AIGC 類微短劇”(如《三星堆未來啟示錄》)、主流形態的“漫畫類微短劇”、低門檻的“表情包類微短劇”(沙雕漫劇)。
2. 直面行業問題:
當前存在“價值觀偏差、低俗內容回潮”、“高產能沖擊審核能力”和“未成年人保護風險”三大痛點,亟待解決。
3. 管理與扶持雙管齊下:
規范層面:9 月 8 日下發《關于動畫微短劇的管理提示》,將其納入微短劇管理范疇,要求“先審后播”,明年 2 月底前實現全量審核,重點清理“極端復仇、低俗擦邊”內容;
![]()
扶持層面:推動平臺發布扶持計劃,鼓勵“群眾參與創作”,從 PGC (專業生產內容)向 UGC (用戶生產內容)延伸,目標讓動漫微短劇成為“百姓文化生活常態”,同時要求扶持計劃向個人創作者、草根群體傾斜,提供“傻瓜式工具、合規素材庫、入門教學”。
02
平臺端——構建生態、賦能創作,激活市場潛力
會上,三大平臺代表分享了各自的布局與實踐,從用戶運營、審核機制到扶持計劃,全方位激活行業活力:
1. 抖音:2 億潛在用戶藍海,建立全流程管理與長效推薦
抖音集團短劇版權中心戴粵海透露,截至今年 7 月,動畫微短劇雙端(付費+廣告)收入增長 4 - 5 倍,供給量增長 3 倍,潛在用戶規模達 2 億——由“ 2.5 億網文用戶+ 6 億真人短劇用戶+ 4000 萬漫畫用戶”三股力量構成。
◎審核機制:2025 年初建立“全流程內容安全管理體系”,落實“每劇必審、每部備案”,從源頭規避風險;
◎長效推薦:不止推“爆款”與“新內容”,還會根據用戶畫像推送 1 - 2 年前的優秀老作品,助力內容實現長尾價值。
2. 紅果短劇:三大扶持計劃+審核升級,助力內容提質
紅果短劇總編輯樂力指出,今年漫劇在“短劇化敘事+AI賦能”的背景下產能、規模呈現出數倍增長的態勢,平臺同步推出支持措施與審核機制:
◎審核升級:9 月起對新增漫劇強化未成年人保護審查, 10 月底前完成存量內容回掃;
◎扶持計劃:開放 6 萬部番茄小說原創IP(覆蓋35個品類)、對月產能超 5 部的機構提供成品采購、為精品項目提供保底資金,且將“果燃計劃”納入漫劇扶持,優質項目可獲數十萬至上百萬資金支持。
![]()
紅果漫劇政策
上下滑動查看所有內容
3. 快手:AI 激發全民創作,人機協同打造精品
快手副總編輯張鵬分享了 AI 賦能實踐:
◎全民創作:旗下AI平臺“可靈 AI ”全球創作者達 4500 萬,推動全球 AI 視頻創作人數破 1 億;
◎精品案例:打造全球首部 AI 單元劇《新世界加載中》(含 3 部動畫作品),上線 40 天全網曝光 13.7 億,證明“人機協同”可突破創作邊界。
03
技術端——AI降本增效,重塑生產流程,創意仍是核心
AI技術是動漫微短劇爆發的核心驅動力,是行業內降本增效的利器,但行業共識是“技術為工具,而非目的”:
1. AI的降本增效成果:中文在線 AI 動漫部總經理清風用數據說明了目前AI提效的具體細節——傳統流程需 11 個高人工環節, AI 參與后可以將時間成本縮至 3 個環節。月產能可以從“幾百分鐘”躍升至“超 1300 分鐘”,成本從“大額前期投入”降至“ 1 - 2 萬元”,制作周期從“幾十周”縮至“幾周”,且人才依賴從“ 5 年以上經驗”放寬至“應屆生/ 1 - 2 年經驗”。
![]()
2. 質感提升:AI 未來研究院院長丁智生認為, AI 雖能實現“ 2 幀補畫到 4 - 5 幀補畫”的質感提升,但不能替代全流程,仍然需要三維建模、動畫師插畫師等專業環節,否則會出現“ AI 遺忘、邏輯斷裂”;“凡是能被 AI 替代的,都不是未來需要的藝術家”,核心創意仍需人力把控。
04
創作與受眾——聚焦題材突破,錨定 Z 世代核心需求
創作方與數據方共同揭示了當前行業的內容偏好與受眾特征:
1. 受眾核心:北京金影科技王思涵指出,Z 世代是漫劇核心受眾,假期播放量顯著高于工作日,且偏愛“碎片化內容”與“新題材”,如“規則怪談”( 5 年前無此題材,現成為熱門)。
2. 題材現狀與突破方向:魔王動漫社創始人徐意表示,當前題材聚焦玄幻、都市情感,因“個人創作者多、成本低,傾向先講清故事”;未來還可以拓展以男性為主要受眾的“機甲科幻、科幻末日”與女頻向的“規則怪談、末世類”等類別,打破題材窄化。
05
行業痛點與人才培養——破解版權難題,培養“懂技術+有審美”的人才
1. 版權痛點與應對措施:徐意提到,由于門檻低,“沙雕漫領域盜版、搬運嚴重”;丁智生表示 AI未來研究院正聯合北京電影學院等起草《動畫微短劇( AIGC )團體標準》,規范版權界定與行業競爭,從制度層面破解難題。
2. 人才培養方向:行業達成共識—— AI 時代需“懂技術+有審美”的人才,而非“只會操縱工具”者。徐意指出,“學 3 年畫與學 3 個月畫的差距在審美判斷”, AI 能快速出圖,但“選最優圖”需長期積累;丁智生在會上提到,“凡是AI能替代的,不是未來的藝術家”,他強調院校與企業需培養“主導 AI 、傳遞審美”的核心力量。
在各方觀點的討論下,一個共識是行業未來將呈現從“技術平權”邁向“審美競爭”的整體趨勢,逐步走向精品化與大眾化并重的發展路徑。在當下,漫劇正在告別簡單動態化的粗糙模式,轉向注重故事內核與情感表達,實現從“高產能”到“高精品”的升級。
短劇內行人認為,長遠來看,動漫微短劇的價值定會超越“娛樂載體”:它既是 AIGC 技術落地的重要場景,讓“人人都是創作者”成為可能;也是新大眾文藝的重要形態,能承載中華文化傳播、社會正向價值傳遞的功能。
未來,隨著政策的持續護航、平臺生態的不斷完善、創作創意的深度挖掘,行業必將從“量的積累”邁向“質的飛躍”,真正成為文化產業中兼具商業潛力與社會價值的新增長極。
歡迎聯系短劇內行人
深度專訪、內容約稿
![]()
點贊在看哦~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