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家還沒幾件“當年寶貝現在雞肋”的東西?那些曾經咬牙買的“時髦貨”,如今要么在角落吃灰,要么扔了可惜留著占地方,活脫脫成了“時代的眼淚”。
首當其沖的就是潘多拉手鏈。2015年那陣,這玩意兒火到專柜排長隊,小姑娘們省吃儉用買條光板鏈,再配幾個珠子,半個月工資就沒了。“每顆珠子都有意義”的說法聽得人熱血沸騰,朋友圈里全是曬手鏈的,恨不得戴滿整條胳膊。結果呢?鍍銀的鏈子戴倆月就發黑,沉甸甸的戴著寫字都累,現在珠子上的圖案磨沒了,首飾盒里一扔就是好幾年,有人調侃:“這哪是串回憶,是串著我的血汗錢。”
![]()
科技產品更是重災區。有人當年花5000塊買的iPad2,剛到手時走路都帶風,配鍵盤套、貼鋼化膜,寶貝得像祖宗。結果三年不到就歇菜,系統更新后卡成PPT,新軟件裝不上,看視頻都得緩沖半小時。“現在二手市場50塊都沒人要,堆在角落跟其他電子垃圾作伴,想想當時省吃儉用的樣子,真想給自己兩巴掌。”
![]()
咖啡機和跑步機,堪稱“家用智商稅雙巨頭”。買咖啡機時幻想“每天一杯手沖拿鐵,精致生活拿捏了”,結果新鮮勁一過,磨豆、清洗、打奶泡折騰半小時,咖啡豆比外面買的咖啡還貴。現在機器在廚房落灰,只有客人來才假裝用一下,有人笑稱:“它存在的意義,就是證明我曾經想過精致。”跑步機更絕,買時信誓旦旦要瘦成閃電,結果三天熱度一過,就成了家里最大的晾衣架,“衣服掛得越多,越能證明我的健身夢有多破碎”。
![]()
還有某巴克貓爪杯,當年被炒到三四百,半夜排隊搶回來,結果發現中看不中用。裝水沒多少,洗的時候縫隙里全是臟東西,粉色漆掉得一塊一塊,現在閑魚掛99都沒人問。“當時覺得擁有它就是人生贏家,現在看它就像看個笑話。”
其實啊,誰還沒為沖動消費交過學費?那些壓箱底的“寶貝”,與其懊惱,不如當成回憶——至少咱也趕過時髦,對吧?下次再看到“非買不可”的東西,先問問自己:“這玩意兒,三個月后我還會用嗎?”說不定能省下不少智商稅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