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人工智能還只是人們茶余飯后的未來想象;如今,它已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無論是 Deepseek帶來的認知震撼,還是自動駕駛、智慧醫療的逐步落地,我們都能感受到時代的加速。
朋友朱總發來一篇華為發布的《智能世界2035》報告,我仔細閱讀后,感覺這就是一次對未來十年的全面勾勒:它不僅談技術,談產業,更觸及人類社會的治理與發展方向。
![]()
這不是一份單純的研究報告,而是一份關于人類未來的路線圖。
一、AGI:從虛擬走向物理
報告認為,真正的通用人工智能(AGI)必須走出虛擬世界,進入物理世界,走進你看得見的生活中。
當下的大模型雖然會“生成”,但缺乏深度推理和因果理解。未來 AI 要具備“感知—認知—決策—行動”的閉環能力,成為會像人類一樣感知和思考的具身化的智能存在。這一趨勢意味著:機器人、無人駕駛、醫療輔助設備,終將成為 AI 從虛擬走向現實的主要載體。
投資啟示:關注 機器人、自動駕駛、傳感器產業鏈。特別是高精度傳感器、具身智能機器人和相關算法公司的投資價值。
![]()
二、AI 智能體:工具到伙伴的躍遷
報告提出,AI 將從執行工具升級為 智能體(Agent),成為人類的“協作伙伴”。
這會改變整個社會的分工:人類來制定目標,而AI 來具體執行。未來,像 AI 協作師、Agent 訓練師這樣的新職業即將涌現。
投資啟示:AI 智能體的核心在于大模型落地,值得關注大模型應用公司、企業級 SaaS 平臺、AI 研發工具鏈的發展。
![]()
三、軟件革命:人機協同編程
隨著復雜性上升,未來的軟件開發模式將被人機協同 徹底重構。編程入口將從代碼走向自然語言,生態將從 App 走向 Agent 工作流(這無形中對蘋果將是挑戰)。
普通應用由 AI 自動生成,專業系統由人類把控,但工具鏈深度嵌入 AI。
投資啟示:留意低代碼/無代碼平臺、AI 輔助開發公司(如Code大模型)、企業數字化轉型廠商。這可能是未來 3–5 年的快速成長賽道。
![]()
四、交互方式重塑:從二維到沉浸五感
交互方式正邁向空間多模態界面(SMUI)。未來,人類與 AI 的交互將不僅僅是鍵盤與屏幕,而是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的五感融合。
這意味著 XR、腦機接口、全息顯示等產業將迎來爆發。
投資啟示:關注 XR設備、腦機接口、全息顯示、AIGC內容公司。這些公司在硬件+內容的雙輪驅動下,可能成為下一個智能手機時代的贏家。
![]()
五、生態轉型:從 App 到多 Agent 協同
移動互聯網的生態以 App 為中心,而未來則以 Agent 為中心。用戶只需提出目標,一個主 Agent 就能協調多個服務 Agent 完成任務。
商業模式將從“廣告驅動”轉向“任務完成付費”,經濟模式更加直接。
投資啟示:相關操作系統級 AI 平臺將成為新的入口。重點關注超級 AI 助手、智能操作系統廠商,可能會誕生新的蘋果、安卓級平臺型公司。
六、具身智能:新產業引擎
報告預測,具身智能將在自動駕駛、服務機器人、制造機器人、醫療陪護等領域,催生萬億到十萬億美元級市場。
它們不只是工具,而是能夠學習、適應、協作的“新勞動力”。
投資啟示:關注 自動駕駛龍頭、工業機器人公司、智能家居機器人企業。特別是新能源車與機器人融合方向(如特斯拉的Optimus、國內的智能工廠機器人)(如優必選,宇樹,智元)。
七、基礎設施革命:算力、數據、網絡、能源
未來的智能世界,底座在于四大基礎設施:
算力:2035年需求比2025年增長10萬倍,新架構(光計算、量子計算、類腦計算)將加速。
數據:從“存儲數據”到“數據即智能”。
網絡:從萬物互聯走向智能體互聯網。
能源:預計 2035 年數據中心耗電量將達 1.5 萬億度,AI 將深度參與能源管理。
投資啟示:
算力:關注 GPU/ASIC、光計算、量子計算公司。
數據:關注 云服務、數據存儲、數據治理廠商。
網絡:看好 6G、衛星互聯網、智能網絡設備商。
能源:重點關注新能源+儲能+AI 能源調度企業。
![]()
八、治理與倫理:AI 必須以人為本
報告最后強調,AI 必須以人為本,推動“AI 普惠、AI 向善”。只有在倫理和監管框架下,智能世界才能可持續。
這一點也提醒投資者:短期炒作可以帶來暴利,但長期回報必須依賴于“社會接受度”。
![]()
投資總結:把握三條主線
結合《智能世界2035》的洞察,我們認為未來十年最值得關注的三大投資主線是:
短期(1–3 年):重點關注 AI 應用層(智能體助手、低代碼、交互設備),估值彈性高。
中期(3–7 年):重點布局具身智能產業(自動駕駛、機器人、智慧醫療),成長空間大。
長期(5–10 年):配置新型基礎設施(算力、能源、6G網絡),作為底倉,享受長期紅利。
![]()
最后
未來不是一個“終點”,而是我們共同塑造的過程。
華為《智能世界2035》告訴我們:AI 革命不會是單點突破,而是系統性躍遷。對投資者而言,理解趨勢,就是理解財富的流向。
未來已來,關鍵在于——我們能不能提前布局。
最后,感謝中國科學家們的奉獻!
![]()
發聲不易,感謝點贊?轉發。
早七點準時發文
大家好,我是江南君,一個路見不平一聲吼的老boy。
做過監理,行政,金融,設計,干過培訓,超市,餐飲,投資,外貿……
喜歡寫點文字,思考點人生,管管閑事。
多年后,當后人問我對社會做了哪些貢獻時,我會自豪地說,面對事實,我做了誠實的記錄和評論。
為防失聯,加好友(67932342)
加入知識星球,每日分享干貨,提升認知!
10萬+文章
【社會】
【社會】
【社會】
【社會】
【社會】
【社會】
【時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