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茅臺鎮赤水河邊,望著不遠處那座花了八億建起來的廢水處理廠。它安安靜靜立在那兒,倒像個沒被碰過的寶貝,可金屬廠房反射著高原的太陽,晃得人眼生疼,透著股子冷意。大門鎖得緊緊的,把重慶企業家唐顯策八年的日子和所有身家,都攔在了外頭。
![]()
如今,“投資八億建廠卻被強行接管”的事兒被媒體扒了出來,仁懷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才發了通報,說成立了專班要徹查。這份遲了三年的回應,說著要“依法平等保護各類經營主體的合法權益”,想平了大家的疑問。可我總想起唐顯策那句帶著氣又沒轍的話:“這和明搶有啥區別?”
事兒一開始本挺順。當地政府招商時熱熱鬧鬧,唐顯策的重慶泰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才來的——這兒靠酒出名,正需要人建廢水處理廠護著青山綠水,企業也想干番事掙點錢,跟倆口子過日子似的合拍。唐顯策當時還盼著,這廠子不光能治污水,或許還能把生意里那些說不清楚的彎彎繞繞捋順些。
![]()
廠子是一磚一瓦、一螺絲一螺絲擰出來的,可等最后一顆螺絲上好,正準備開工,事兒突然就變了。聽說是仁懷市工業和商務局的人拿著解除合同通知書過來,跟闖場子似的,把投資方的人趕出去,硬是把剛建好的廠子接了過去。更讓人想不通的是,法院都說那份解除合同通知書沒法律效力。道理明明擺在那兒,可現實里的勁兒卻更硬,三年了,唐顯策他們連自己廠子的門都進不去。
一千多個日子,對唐顯策來說,是八億投進去打了水漂的急,是近億的預期利潤沒影的疼,更憋屈的是,明明對錯清楚,卻沒地兒說理去。
![]()
仁懷市的通報里,把這堆亂事兒叫“歷史遺留問題”。這四個字沉得很,常被用來遮遮拖拖拉拉、不作為的底,把企業的疼和訴求都蓋在時間里。通報里也說要“對侵害企業家正當利益的行為嚴肅追責問責,對采取非法手段謀取不當利益的行為依法查處”,話說得挺硬氣,像把雙刃劍,既對著可能胡來的權力,也要看調查的人有沒有膽子、公不公正。還說要造“市場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可這事最讓人琢磨的就是:能讓投資者放心、市場規矩算數的環境,到底靠啥撐著?是招商時說得好聽,還是法律文書真能管用?再不就是出了問題,能不能徹徹底底、明明白白查清楚給個說法?
![]()
現在剛成立的調查專班,所有人都盯著。查出來的結果,不只是唐顯策那八億的事兒,更關系到仁懷市,甚至更大地方,往后想吸引投資人時遞出去的“名片”——是讓人覺得“來了就跑不了”,還是讓人敢信“歡迎來,我們說話算話”?網友“咸魚—條”說的“不給個交代,后面還怎么招商引資?”,大概也是不少看客的心思。
![]()
這座八億的廠子,就像塊試金石,試的是這地方到底尊不尊法治,守不守商業上的規矩。我走的時候,赤水河還在流,空氣里釀酒的微生物還在忙。可那廠子安安靜靜的,啥時候才能聽見機器轉起來的聲兒?那聲兒該是掙錢的聲,是承諾算數的聲,更該是好的營商環境里,最好聽的聲。現在,這些都指望著剛成立的“專班”了,沒人想這調查又是一個新的圈圈,只盼著能把這三年的僵局給結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