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8月,趙坤亭大哥開始無緣無故地頻繁干咳。吃了止咳藥,也輸了液,但兩個月過去,情況一點沒見好轉。10月份,家人帶著他先后在鎮上和縣里的醫院檢查,從最初的“肺上有陰影”,到縣醫院CT顯示右肺上葉有5-7厘米的占位,不好的預感越來越強烈。
當趙大哥自己拿著檢查報告,做完氣管鏡確診為右肺鱗癌時,他反而表現得很平靜:“我當時想得開,覺得沒啥大不了的。”這種豁達的心態,成了他后來面對疾病的重要支撐。
![]()
為了治病,趙大哥去了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按照醫生的方案,先化療再手術。第一次化療后病灶有所縮小,全家人都看到了希望,但第二次化療效果就不明顯了。2019年12月3日,趙大哥接受了“右肺癌根治術”,術后又堅持完成了兩次化療。這一系列治療下來,原本身體不錯的他也感到吃不消了。
“這一頓折騰下來,我感覺身體就不行了!沒勁兒,走不動路,動不動就感冒。”趙大哥回憶說。2020年3月22日的復查結果更讓人擔憂:CT顯示有右胸積液和心包積液。
“當時我女兒很早就在網上查袁院長的信息了。”趙大哥的女兒看到父親術后身體越來越差,十分著急,很早就開始在網上尋找各種方法。偶然間,她看到了袁希福老中醫的信息,更讓她動心的是那些康復患者的分享視頻——里面的人和父親情況類似,但如今看起來氣色很好,精神頭十足。
檢查結果出來的第二天,3月23日,女兒就帶著父親趕到了鄭州。當時的趙大哥心里也沒底:“我當時心想這也不知道行不行,但得了這個病,就想著試試吧。”
![]()
變化比他預想的要快。“吃了幾付藥后,感覺腿有勁兒了,上樓梯也不喘了,走路也不那么費勁了。”這種實實在在的改善,讓趙大哥有了信心,之后的用藥也一直堅持著。
2020年6月1日復診時,他已經能樂呵呵地說:“感覺和正常人沒啥區別了,現在在家看孩子呢!”8月份復查,好消息傳來:CT顯示胸腔積液明顯減少。3個月后再查,胸水已經消失,報告顯示無明顯異常。
當然,過程并非一帆風順。2021年4月復診時,CT提示右肺上葉病灶較前增大,醫生懷疑轉移。一家人緊張地又返回鄭大一附院檢查。揪心地等了3個月后復查,結果是虛驚一場。經過這次波折,趙大哥更加堅定了堅持下去的決心。
往后的日子變得簡單而踏實。“之后我年年復查,年年都沒事!”就連2022年疫情高發期,趙大哥的身體狀況依然保持得不錯:“全家就我沒事,還得我給他們做飯!”
![]()
2024年,趙大哥在開封參加了一場抗癌康復經驗交流活動,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如今的他,雖然因為手術切除了兩葉肺,走快了會喘,但各項指標正常,還能在家里的菜園種種菜,享受著平凡生活的點滴美好。
從確診肺癌時笑著說“沒啥大不了”,到六年后在菜園里忙碌,趙大哥的經歷告訴我們,良好的心態和科學的方法同樣重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