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電影《731》的公映引發了廣泛討論,其中石井四郎提出夜櫻計劃,充分暴露了他作為軍國主義戰爭狂人,妄想用細菌武器幫日本征服世界的野心。
![]()
一 “夜櫻計劃”:軍國主義最后的瘋狂賭注
電影中石井四郎提及的“夜櫻計劃”,乃是借鑒了日本在二戰末期真實存在的,但未實施的細菌戰襲擊美國西海岸本土的計劃。比較接近的原型,1945年3月26日,日本海軍與731部隊共同策劃,宗旨在用細菌武器攻擊美國本土的“夜櫻作戰”(又稱“櫻花作戰”)。
很多人好奇,如果日本晚投降一個月;或者美國不向日本本土投放兩顆原子彈,日軍繼續抵抗,731,美國西海岸是否能成為人間煉獄?二戰歷史是否由此改變?,美國西海岸是否能成為人間煉獄?二戰歷史是否由此改變?
本文結合歷史檔案與學術研究成果,深度解析日軍731部隊鼠疫細菌武器,襲擊美國西海岸本土計劃實現的可能性。
![]()
1 夜櫻計劃”的背景
抗戰之后,日軍在中國戰場上如浙江衢州、湖南常德一帶發動過細菌戰,深知細菌武器的威力。在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之后,為了盡快取得太平洋戰爭的勝利,日軍曾經想在太平洋戰場上對付美軍。
如1942年3月菲律賓的巴丹半島戰役上,日軍空軍曾經想在該島嶼十個地點,投放大約200斤、約1.5億只攜帶鼠疫桿菌的跳蚤,但日本海軍和陸軍攻破了美軍和菲律賓軍隊的防守,取得了巴丹島戰役的勝利,自然取消細菌戰襲擊美軍的念頭。
在1944年7月的塞班島戰役中,日軍本來也想空軍投放細菌武器,但攜帶跳蚤的潛艇被美軍的劍魚號潛艇,在父島一帶被擊沉,自然細菌戰的陰謀沒有得逞。
在硫磺島戰役期間,日軍曾經嘗試使用過生物武器,但據后來日軍飛行員回憶,由于種種原因飛行都沒成功。
![]()
1945年,日軍在太平洋戰場上節節敗退,在二戰中處在窮途末路的狀態,但狂熱的軍國主義分子還想垂死掙扎,天皇和日本軍部號召日本民眾為軍國主義侵略野心而戰,準備玉碎計劃,以死殉國。
731部隊的長官石井四郎也還沒有死心,妄圖把自己多年研發的細菌武器作為扭轉戰局的“終極武器”,“夜櫻計劃”就是這一瘋狂構想下的產物。
2 “夜櫻計劃”細菌襲擊美國本土的目標
石井四郎的夜櫻計劃就是打算與日本海軍合作,共同用細菌戰襲擊美國本土。具體來說,就是由日本海軍聯合艦隊前司令—小澤治三郎中將指揮,由731部隊的軍醫中將石井四郎提供細菌武器支持。構想用 5 艘伊 - 400 型潛艇組成 “神龍特別攻擊隊”,每艘搭載 3 架 “晴嵐” 攻擊機。
![]()
小澤治三郎中
之后,5艘新型伊四百型潛艦先橫越太平洋,攻擊美國的南加州。在每一艘潛艇,裝載3架載鼠疫跳蚤的晴嵐攻擊機。潛艇先會在圣地亞哥附近浮出水面,之后讓飛機或使用帶鼠疫病原體的氣球炸彈或者陶瓷細菌炸彈,襲擊美國加州、圣地亞哥等城市。
石井四郎看重鼠疫這一細菌武器的殺傷力,因為在人類歷史上曾三次世界大流行鼠疫,累計不少于1.35億人死亡。他的構想,就是先在美國南部海岸區域爆發和感染鼠疫,打擊美軍在太平洋戰場的作戰士氣。
這一次“夜櫻計劃”,對于日本空軍飛行員和潛艇的作戰人員來說,基本上是一次送死的、有去無回神風式作戰的單程任務。因為行動過程中必然會暴露自己,必然會被美軍襲擊,然后葬身于異國他鄉。
3 “夜櫻計劃”執行日期
石井四郎和日本海軍的合作,標志著細菌戰被提升至國家戰略層面。根據美國國家檔案館解密文件和日本歷史學家碇義朗的著作《伊400潛水艦空母》,該計劃于1945年3月26日正式定案,預定于同年9月22日執行。
![]()
石井四郎
電影《731》中,描述石井四郎對研發的細菌武器威力自信滿滿,甚至放言:“終有一日,我們的細菌將飄過大洋,讓埃菲爾鐵塔下無人行走,世界都會是大日本帝國的!”
二、紙上談兵:先進的潛艇與飛機難掩致命缺陷
電影中石井四郎振振有詞的臺詞,也的確是令人感到這一位狂熱軍國主義分子征服世界野心的可怕!但這一切都是藝術加工!
1. 潛艇數量不足:家底已被掏空
先從承載夜櫻計劃的伊- 400 型潛艇來說,伊- 400 型潛艇乃是二戰時候,世界最大的潛水航母,排水量達 5223 噸,航程可達 69450 千米,續航力達3.75萬海里,可隱蔽接近美國西海岸;“晴嵐”攻擊機專為特種任務設計,投彈技術成熟。
![]()
伊-400型潛艇
再加上731部隊在中國湖南常德、浙江衢州等多次實戰中,使用過陶瓷細菌炸彈,證實具有較大的殺傷力;又如1944年日本曾向美國投放9000余個氣球炸彈,部分成功抵達本土。石井四郎的“夜櫻計劃”似乎具有可行性。
但我們經過一番分析,如果日本沒有在1945年8月投降,美國也不會遭遇從東北731實驗基地研發的鼠疫生化武器大屠殺!
先分析,日本伊- 400 型潛水艇雖然先進,但二戰歷史上建造該潛艇的計劃卻是嚴重受挫。原本日本是計劃建造18艘該型號的潛艇,可是國力有限,在1945年8月僅僅完成了3艘(伊 400、伊 401、伊 402),其中一艘伊 402 還被緊急改造成燃料補給艦,難以參與作戰計劃。
這一切意味著,如果按照“夜櫻計劃”的最理想狀態,日軍只能出動2 艘作戰潛艇,也只能達載 6 架 “晴嵐”攻擊機,攻擊武器僅為計劃規模的 40%,是很難確保計劃能成功完成。
![]()
伊——400潛水艇內部結構圖
最致命,由于戰爭把日本打窮了,掏空了家底,承擔投放細菌武器重任的“晴嵐”攻擊機生產同樣遭遇重創:1944 年 12 月名古屋地震和 1945 年 3 月美軍空襲摧毀了主要戰斗機的生產設施。這樣,包括原型在內生產的“晴嵐”攻擊機僅28架,可用在作戰的不足20架,很難達到對美國西海岸發動細菌戰的作戰機要求。
2 反潛網絡:美軍早已布下天羅地網
在另一方面來說,伊 - 400型潛艇雖然具備搭載攻擊機的能力,但在實際作戰中存在許多問題。潛艇是需要長途跋涉數千海里,才能抵達美國加州的西海岸。
但美軍也不是吃素的!為了取得太平洋戰場勝利,在日本到美國的太平洋海底中,已經建立了完善的反潛體系,包括反潛巡邏機、驅逐艦和潛艇等。日本潛艇要躲避美軍嚴密的反潛網絡,突破封鎖的概率極低。
如1945年4-5月,美國的“淚珠行動”抵御了德軍潛水艇,試圖接近美國東海岸。當時,美軍 42 艘驅逐艦和 4 艘護航航母組成的反潛網迅速響應,在惡劣天氣條件下仍擊沉 5 艘潛艇,自身僅損失 1 艘驅逐艦,這證明美軍對本土海岸防御的重視程度遠超日軍預期。
![]()
美國的“淚珠行動”
如果“夜櫻”計劃真正的實施,日軍伊- 400 型潛艇上30 分鐘的飛機發射準備時間,在美軍反潛巡邏體系下幾乎等同于自殺。因此,日軍自己的評估報告也承認:
“潛艇在北美西海岸暴露 15 分鐘以上即有極大概率被發現。”
這證明日軍“夜櫻計劃”成功概率是低的。
3 航程短板:“晴嵐”飛不到目標就會墜海
即使日軍潛艇能抵達美國西海岸,但在實際作戰的過程中又暴露嚴重問題。如伊- 400型潛艇在淺水區機動困難,而美國西海岸的圣地亞哥附近海域多暗礁,潛艇必須在遠海地方釋放飛機。
![]()
晴嵐攻擊機
于是,作為裝載細菌武器的“晴嵐”攻擊機必須飛行更遠距離,才能投放細菌炸彈。但該機型實際作戰半徑僅 1188 公里,扣除往返航程后,留給投彈的操作時間是非常有限的。也就是說,“晴嵐”攻擊機在美國西海岸,可能還沒飛到投放細菌炸彈的目標地點,飛機就沒油熄火了,任務就完成不了
同時,細菌炸彈的投放效果也受到飛行高度、速度和氣象條件等多重因素的影響。即使日軍飛機飛到美國西海岸的目標區域,也很難保證投放能引發大規模疫情。
更為嚴重的是,“晴嵐”采用是熱田 30 發動機,可靠性極差,在訓練中多次出現空中熄火,日軍飛行員私下叫為“空中打火機”,諷刺發動機效能差。
一個歷史例子可以證明。在二戰末期的1944年7月,日軍曾派遣一支潛艇編隊前往澳大利亞海域執行類似任務。但在途中,該潛艇就被美軍“劍魚”號潛艇發現,并且擊沉。這一切,都充分暴露了日本潛艇在太平洋海戰中,遠程作戰中的脆弱性。
![]()
美軍戰后在愛知永德工廠繳獲的“晴嵐”,如今保存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博物館內
三 天時地利:美國西海岸是細菌戰的“絕緣體”
美國西海岸的地理環境和氣候因素,決定日軍實施細菌戰很難收到理想的效果。日軍曾經評估美國西海岸舊金山灣區、圣地亞哥、洛杉磯港口、西雅圖地區為優先的打擊目標。在日軍看來,這些地區的人口密集、港口繁忙、容易引發連鎖的公共衛生危機。
1 美國氣候,日軍細菌戰難以實施
但是,日軍在美國投放細菌炸彈,不一定取得理想的效果。日軍能在中國中部和東部,如湖南常德和浙江寧波、衢州一帶發動細菌戰,也是由于中國南方地區氣候濕潤、環境適合細菌傳播,容易引發疫情。
但是美國西海岸的氣候,相對來說是比較干燥。在干燥的環境中,鼠疫桿菌等細菌容易失去活性,跳蚤等傳播媒介的生存和繁殖也受到一定限制。美國西海岸海風的吹散。這也使鼠疫桿菌傳播比較分散,難以達到疫情爆發的效果。
![]()
2 美國完善公共衛生體系:杜絕細菌戰滋生土壤
除了日軍自身裝備和作戰能力的問題外,美國醫學的發達,也使石井四郎的“夜櫻計劃”難以實施。
與抗戰時候的中國城市農村公共衛生體系落后不同,1945年美國西海岸乃是發達的工業地區,已建立完善的公共衛生體系,僅洛杉磯市就有 12 家傳染病醫院和 500 余名公共衛生官員。一旦爆發鼠疫疫情,患病病人立即被迅速隔離和治療,還有完善的消毒措施,阻止疫情的擴散。
而且,1943年青霉素已經投量生產,在當時美國已經普及抗生素,公共衛生體系與隔離機制。即使疫情爆發,大概率會被迅速控制。
![]()
二戰時候的青霉素
3 日軍細菌戰在美國,不切實際幻想!
日軍在東南亞的細菌戰經驗顯示,鼠疫細菌在運輸過程中的存活率通常不足 30%。從日本海域潛艇經過太平洋,抵達美國西海岸的航行需要數周時間,沿途中很多鼠疫細菌死亡,實際能用于攻擊的活體鼠疫細菌將大幅縮水。
為此,日軍情報部門曾悲觀預測:
“在歐美國家實施細菌攻擊,效果可能不及中國戰場的十分之一。”
從這里可以證明,石井四郎“夜櫻計劃”細菌武器屠城美國西海岸,簡直是不切實際的幻想!
![]()
四、歷史沒有如果:失敗的根源是反人類的罪惡
1945年,美國在日本廣島和長崎兩個城市投下兩顆原子彈,給日本造成了巨大的沖擊波和震撼。
于是,石井四郎的“夜櫻計劃”最終也流產。后來,美國人為了換取731部隊得細菌武器研究資料,豁免了石井四郎和其他731成員的罪行,這一計劃長久也沒被人知。
現在,我們繼續討論,如果日本真的在美國西海岸本土上實施“夜櫻計劃”,美國作為世界先進的工業大國,完全有可能舉全國之力,對日本本土進行更猛烈的核打擊,甚至全面入侵。
再換一個角度來說,如果日本在美國本土上發動細菌戰的“夜櫻計劃”,只能傷害平民區,并沒有波及軍事區。同時攻擊平民做法將徹底踐踏國際法,使日本淪為全世界的公敵,加速其孤立和滅亡,對日本來說也是得不償失!
![]()
現在,又假設如果美國沒有在1945年8月投原子彈,戰局拖到九月,局勢會怎么演變?
如果沒投原子彈,美軍也想盡快結束二戰,原定登陸日本本土的“沒落行動”(Operation Downfall),計劃在1945年11月1日登陸日本九州。
雖然面對美軍本土登陸,日本依然有海軍殘余艦隊和航空兵力可以抵抗,731部隊八月初依然在哈爾濱基地弄細菌武器研究,也可以發動針對美軍的細菌武器襲擊。
但是,日本發動二戰,已經拖垮了日本的國力。為了戰爭,日本已經資源耗盡,財政虧空!在1945年8月時候,日本由于燃料極度短缺,工廠面臨停產的境遇,空軍連常規空襲都難以維持。
![]()
日軍G8N“連山”轟炸機
如日軍比較先進的G8N“連山”遠程轟炸機僅試產數架,無法承擔跨洋轟炸的任務。鑒于日軍空軍氣球轟炸美國本土的例子,美國也加強西海岸防空警戒,設立了“氣球炸彈監測網”。再加上蘇聯出兵中國的東北,兩面夾擊,更加無國力去跨洋向美國投細菌炸彈。
可以證明,在當時日本國力下,也很難實行細菌戰轟炸美國本土的“夜櫻計劃”。
結語
“夜櫻計劃”因日本的投降而中止,但是它存在卻揭示了日本軍國主義的極端瘋狂野心。當石井四郎作為以為醫學博士,卻違背醫學服務人類的科學倫理精神,為日本軍國主義野心殘害人類。
![]()
日本神風敢死隊
由此可以看到,真正阻止“夜櫻計劃”失敗,不是計劃本身致命的技術缺陷,卻是科技倫理的喪失和反人類的本質!
今天全世界人類,依然面臨新型病毒、基因編輯、合成生物學帶來的安全挑戰。我們必須銘記未執行“夜櫻計劃”之教訓,令科學技術發展走上人類倫理的道路,維護世界和平與安全!#731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