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慶農業豐收·享美好生活”盧氏縣2025年中國農民豐收節開幕式在橫澗鄉代家村珍稀食用菌生產基地圓滿舉行,旨在慶祝第八個中國農民豐收節,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充分展現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發展成就。縣委書記胡志權,河南省林業科學院院長楊偉敏,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高養杰,浙江大學中原研究院院長助理董亞飛,縣委副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王磊,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濤,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衛軍強,副縣長辛海珍,縣政協副主席李波出席開幕式。
![]()
金風送爽,碩果飄香,開幕式現場氣氛莊重而熱烈。王磊在致辭中表示,舉辦豐收節不僅要展現盧氏縣農業農村發展的豐碩成果,為勤勞高歌、替豐收喝彩、給農民點贊,更要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和“三農”戰線工作者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匯聚起全面實施鄉村振興的磅礴力量。全縣上下要以舉辦農民豐收節為契機,以“慶豐收”凝聚共識,以“曬豐收”展示成果,以“助豐收”破解難題,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全縣廣大農民朋友和“三農”戰線工作者要繼續當好田野上的“追夢人”,在科技興農中闖新路,在產業發展中開新局。希望社會各界一如既往地關心支持盧氏“三農”事業,讓盧氏的土地更加肥沃、鄉村更加宜居、百姓生活更加幸福。
楊偉敏在講話中說,2023年河南省農科院和盧氏縣人民政府開啟院縣共建科技合作以來,在農業增效、產業升級、科技服務等領域,探索出了一條“院所出技術、縣域搭平臺、群眾得實惠”的合作新路。本次集中展示的10余項科技成果,每一項都凝結著雙方的智慧與汗水,映照著科技服務縣域的生動實踐,也印證了院縣共建是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助力鄉村振興的有效路徑。
高養杰在講話中表示,中國農業科學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和盧氏縣合作以來,在品種改良、綠色栽培、智能裝備、品牌提升等領域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支撐,研究所將始終堅持科技興農、創新富農,以實實在在的合作成效,讓更多農業科技創新成果在盧氏這片熱土上開花結果,共同譜寫盧氏縣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嶄新篇章。
當天,上海市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河南省農業科學院食用菌研究所、盧氏縣食用菌產業技術研究中心簽訂了《伏牛山菌業種質資源保護與研發利用項目合作協議》;浙江大學中原研究院、河南安蘭莘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訂《盧氏縣智能裝備研發及零廢工廠工藝提升項目合作協議》;鄭州大學電氣與信息工程學院、河南安蘭莘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智能機器人技術委托開發項目合作協議》;重慶瑾和爍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河南安蘭莘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白玉菇產品銷售合同》;河南省農科院食用菌研究所、河南金海九牧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簽訂了《盧氏縣食用菌深加工產品研發項目合作協議》;縣農業農村局、三門峽謝福種豬養殖有限公司、東明鎮人民政府簽訂了《盧氏縣種豬繁育基地建設合作框架協議》。
胡志權宣布:“‘慶農業豐收·享美好生活’盧氏縣2025年農民豐收節開幕!”
![]()
開幕式后,胡志權等領導還來到我縣名特優新農產品及農業發展成果展前參觀指導。據悉,共有19個鄉鎮和43家院縣共建企業參加了本次農民豐收節展出,現場設置農特產品展臺80個,展出盧氏核桃、獼猴桃、黃精、綠殼蛋等農副產品60余個品種。
此次活動搭建了成果展示、經驗交流與合作對接的廣闊平臺,進一步激發了廣大農民群眾的創造熱情和投身鄉村振興的積極性。未來,我縣將持續深化院縣合作,聚力產業發展,將豐收的喜悅持續轉化為推動農業高質高效、鄉村宜居宜業、農民富裕富足的強大動力,奮力譜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壯美畫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